首页 / 正文

摄生要录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养生书》等原文及彭祖等人原句。所录文献现已大部亡佚,本书在保存古代文献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现存《说郛养书六种》本。

《摄生要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六壬军帐赋·刘启明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王冰
  老子注·陈澧
  医门补要·赵濂
  湿热病篇·薛雪
  脉经·王叔和
  太平经·佚名
  医学发明·李杲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经·佚名
  三天内解经·佚名
  玄珠录·王玄览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佚名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佚名
  玉室经·佚名
  张聿青医案·张聿青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溪集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宣和间为太学生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不报绍兴二年廷对极言授富川簿转古县令以不肯祠秦桧父胡舜陟诬奏下静江狱防舜陟以他事

  • 卷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天象象赋           【唐】林 琨载详图籍爰寻古往功辟二仪物标万象既拆之于混沌亦闻之于惚恍虽处中而可求信居外而能想隂阳式布造化斯分江河草木日月烟云或毓灵而禀气或照曜

  • 卷三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九目録故实类题明皇按乐图【宋郑思肖】明皇按乐图【宋刘克庄】明皇合曲图【元元好问】题明皇按乐图【元黄庚】明皇按乐图【元王恽三首】明皇按

  • 原诗叙(据己畦集)·叶燮

    原诗叙(据己畦集)古书多用韵语,不独诗为然,其工拙总在理胜。后世以用韵者为诗,不必用韵者为文,且于词句中较工拙,于是遂有限之以体式声调,将历代所作断以己意,大约尊古而卑今,其所从来旧矣。凡此皆未覩乎诗之原也。嘉善叶子星期

  • 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脱脱

        ◎奸臣四   ○万俟禼 韩侂胄 丁大全 贾似道   万俟禼字元忠,开封阳武县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调相州、颍昌府教授,历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绍兴初,盗曹成掠荆湖间,禼时避乱沅、湘,帅

  • 元儒考略卷四·冯从吾

    (明)冯从吾 撰黄泽字楚望蜀之资州人父仪可随兄骥子官九江因家焉泽生有异资慨然以明经学道为志尤深研于吾道异端之辨好为苦思作颜渊仰高钻坚论以自广蜀人治经必先古注疏泽于名物度数考核精审而义理一宗程朱作易春秋二经

  • 徐温传·欧阳修

    徐温字敦美,海州朐山人。青年时以贩盐而为强盗。杨行密起兵合肥时,徐温隶属其帐下。与杨行密共同起事的刘威、陶雅等人,号称三十六英雄,唯独徐温未曾有战功。一直到杨行密要杀朱延寿等人,徐温采纳其门客严可求的计策,让杨行

  • 胡宗宪传·张廷玉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升御史职,巡视宣府、大同。皇帝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士卒聚众喧哗抗拒,宗宪单人独马前往安抚解释,同意不再迁徙,士卒这才安定下来。嘉

  •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苏舆

      火干木,蟄蟲蚤出, 雷蚤行。   土干木,胎夭卵 鳥蟲多傷。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火,則多雷。金干火,草木夷。木干火,則地動。   金干土,則五谷傷,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 蟲不為。   水干

  • 卷三十五·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卷三十四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五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三子之偏如此而孟子以圣名之何也曰三子之圣因其气质之偏而力行以造极卒至乎不思不勉之地而表里洞然无一毫人欲之私者虽谓之圣然于

  • 提要·王晳

    【臣】等谨按春秋皇纲论五卷宋王晳撰自称太原人其始末无可考陈振孙书録解题言其官太常博士考龚鼎臣东原録载宋真宗天禧中钱惟演奏留曹利用丁谓事称晏殊以语翰林学士王晳则不止太常博士矣玉海云晳撰春秋通义十二卷据三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语译最完满的东西,因物而成,看起来好像有欠缺的样子,但是它的作用却永不会停竭;最充实的东西,因物而有,看起来好像虚空的样子,但

  • 卷四百二十七·佚名

    △第二分散花品第二十七之二复次憍尸迦。汝先所问诸菩萨摩诃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当於何求者,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於色求。不应离色求。不应於受想行识求。不应离受想行识求。如是乃至不应於一

  • 卷三十二·佚名

    △如来相海品第二十九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来相海。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明净。三十二宝以为庄严。普放无量大光明网。遍照一切十方世界。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普照

  • 梵行品第十六·欧阳竟无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衆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   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   應以十法而爲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

  • 潜虚·司马光

    北宋哲学家司马光的哲学著作。仿汉代杨雄的《太玄》而作,元祐元年(1086)书将成而先卒。他以“虚”为万物本源,取名《潜虚》,有探索隐秘本源之意。他说:“万物皆祖以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

  • 沈馆录·佚名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