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之翰

  之翰,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官峡州远安主簿。

  水调歌头

  献田都统

  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谪仙浪游,何事华髮作诗翁。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黔南一道、十万貔虎控雕弓。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连新曲,词句满秋风。剑佩八千几,长入大明宫。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一·彭定求
  刘仁父·唐圭璋
  郑闻·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四十八·吴景旭
  楔子·叶小纨
  玉箫女两世姻缘·臧懋循
  二集目录十·乾隆
  宋词三百首(5)·朱祖谋
  卷三十·陈起
  卷六十九·陈思
  卷三十六·王琦
  后集卷一·蔡正孙
  赵企词作鉴赏·佚名
  卷四·孙一元
  提要·胡仲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七·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七言絶句马周见太宗圗封事朝闻夕拜官新丰无复客衣寒书生未有鸢肩相只说君臣际㑹难闻旧教坊人●渭城●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今日●王賔客尽江南谁识李亀年山中别寕公归西坞一上香台㸔

  • 御选宋诗卷二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七七言古诗三韩维读杜子美诗寒灯熠熠宵漏长颠倒图史形劳伤取观杜诗尽累纸坐觉神气来洋洋高言大义经比重往往变化安能常壮哉起我不暇寐满座叹息喧中堂唐之诗人以百数罗列众制何煌煌太阳垂光

  • 黄陈诗注原序·黄庭坚

    黄陈诗注原序六经所以载道而之後世而诗者止乎礼义道之所在也周诗三百五篇有其义而亡其辞者六篇而已大而天地日星之变小而虫乌草木之化严而君臣父子别而夫妇男女顺而兄弟羣而朋友喜不至渎怨不至乱谏不至讦怒不至絶此诗

  • 卷二·吴广成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夏四月,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晋朔方王。  仁福闻庄宗灭梁,自以向拒晋师,中怀恐惧,首遣宥州刺史李仁裕奉表入贺。庄宗诏晋仁福爵。仁裕,仁福从兄也。  按:前书仁福不具官,兹特具官者,殆以后唐继统嘉其反

  • 班马异同卷二十一·倪思

    宋倪思编韩长孺列第四十八史记一百八汉书同窦田御史大夫韩安国者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雎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邹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

  •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 李斯下狱具五刑·黄士衡

    话说项梁领兵救齐,到了东阿。章邯出兵拒敌,大战一场,章邯败走。田荣收复齐地,立其兄子田市为齐王。项梁乘胜追赶秦兵,至濮阳东,又大破之。章邯引残兵逃入濮阳城中固守,遣使向二世告急。项梁攻打濮阳不下,遂引兵进击定陶。又命

  •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佚名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暂护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韦谦恒跪奏,为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五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九年十

  • 伊洛渊源録卷四·朱熹

    宋 朱子 撰伊川先生年谱先生名颐字正叔明道先生之弟也【明道生于明道元年壬申伊川生于明道二年癸酉】幼有髙识非礼不动【见语録】年十四五与明道同受学于舂陵周茂叔先生【见哲宗徽宗实録】皇祐二年年十八上书阙下劝

  • 卷五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夏四月戊辰定边将军兆惠等疏奏哈萨克锡喇等信息兆惠等奏言臣等于三月十四日过阿勒坦额黙勒至眀布拉克防合询问两路俘获人口俱称哈萨克锡喇鄂哲特等拣选马驼渡伊犂

  • 卷六·汪越

    高祖功臣年表第六〔序〕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爲統紀,豈可緄乎?〇孚遠曰:此數語無註,蓋不敢斥言漢家少恩,故爲隱語也。〔平陽〕以中涓從。〇師古曰:中涓,親近之臣,若謁者、舍人之類。涓,潔也,主居中涓潔也。〔信武〕後元三

  • 韩贤传·李延寿

    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体格健壮,颇有武功,最初随葛荣作乱,葛荣被平定后,..朱荣选拔他作自己的左右随从。..朱荣死后,..朱度律任他为帐内都督,封为汾阳县伯。后来任广州刺史。  天平初年,他被东魏朝廷任命为洛州刺史。州人

  • 卷三百三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理宗时李鸣复知枢密院事上奏曰臣比者伏蒙圣慈擢置枢筦继又从宰臣之请以兵财楮币分而为三委之执政臣以缪庸仍获

  • 卷五十建置·冯煦

    提学使司皖省旧有提督学政一缺,自科举既停,学堂日增,朝廷注重教育行政,于光绪三十一年京师设立学部。其明年夏四月,学部会同政务处奏请变通官制,奏称:"国初,沿前明旧制,各省设提学道,雍正年间改为提督学政,具见列圣建置具有深意,

  • 第一节诸教情状·吕思勉

    当晋、南北朝之世,佛教之流传初盛;牢笼旧有诸迷信之道教,亦于此时长成。适会新莽变法败绩,吾国人不复敢言改变社会组织、政治制度,而欲以空言提唱道德,移易人心,玄学因之昌盛;其易与哲理精深之佛教合流,又将己所崇信之哲理,与旧

  • 卷二十【起文公十六年尽十八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起文公十六年尽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注及与也夏五月公四不视朔注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諸眾生。起大慈普遍心。起大悲潤澤心。思惟相續。曾無間斷。福德智慧具足莊嚴正見圓滿。離諸塵垢。證法平等心無高下。隨順悟入一切智道。

  • 摄生要录·沈仕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

  • 普贤菩萨行愿赞·佚名

    梵名Bhadra-cari^-pran!idha^na ,或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ra^ja。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普贤行愿赞。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以偈颂赞叹普贤菩萨十大愿。总计七言四句六十二颂一七三六字。盖此赞为四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