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县郑太夷京卿孝胥《海藏楼诗》,茹藻而不露,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范无错明经当世,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 
- (元)钱惟善 撰送杨仲贤之金华县典史分题得金华洞吴兴郡曹掾左幕向金华云气藏山寺溪光入县衙仙人同采药茂宰共栽花洞府予能到骑羊弄碧霞寄髙平田长老余不溪上杨家寺云径迢迢九里松旁舍泉香新酿酒前峰月出始闻钟天龙未散 
-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五十二明 梅鼎祚 编鬼歌曲辞【謡语附】【鬼歌诗者斯为志怪述异耳彼其取精已多游?为变着於声响覃及歌吟?宙大矣抑岂必尽诬诞哉今亦摘録以庶夫存而不论焉】紫玉歌【捜神记曰吴王夫差小女名玉悦童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项笃寿 撰高明高明字上达江西贵溪人也童时割股愈母疾以孝闻景泰辛未进士拜监察御史巡都城所议狱多着为令巡按河南罢去不职吏甚多天顺改元率诸御史劾兵部尚书陈汝言怙势乱法汝言下狱死明直声益振都察院狱囚忽刼狱走 
- 三九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筹备领回书籍办法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奏明事。窃臣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押 
-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宏 五峯先生	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自幼志於大道尝见杨中立於京师又从侯师圣於荆门而卒传文定之学晚岁尝被召旨不幸寝疾不克造朝而卒	先生优游南山之下余二十 
-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四十二月甲申大将军伯费扬古至自军是日上仍驻跸萨尔虎拖会清晨费扬古将到上遣皇长子皇三子皇八子往迎费扬古至上出幔 
- 	史记序考证	史记集解序裴駰○【臣照】按监本此序列於第四先索隐序次索隐後序次补史记序然後刋列此篇此篇之後则刋张守节论史例论注例论字例论音例音字例发字例諡发解七篇又不刋张守节正义序纷然淆乱絶无义例今依时代 
- 李鸿章禀批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批:该道所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本大臣详加披览,叙述具有条理,如《职官》、《食货》、《兵》、《刑》、《学术》、《工艺》诸志,博稽深考,于彼国改法从西,原 
-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上哲宗乞寛王觌之罪   范纯仁臣昨与吕公着等并今日与文彦博等两次帘前奏陈乞寛王觌之罪盖欲假借台谏使人敢言其间虽有不当亦须稍垂寛宥以彰朝廷容谏之美况 
- (壬戌)二年清嘉慶七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詣孝元殿,行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甲戌,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二十八人。○以任希存爲吏曹參議。1月4日○丙子,命安東府使韓用鐸改差。右議政徐龍輔啓言 
- 目虽明不能见其睫,蔽于近也,登高而望远,视非加察,而捽若指掌。人之识量相万,岂不信欤?懵者暗于当事,智者烛于先机。如鉴所悬,维高莫掩矣。夫前人已事,卓尔有立,其辩妍媸、规得失、料成败,超超乎鉴无遗照者。余不敏,窃愿于此借鉴焉 
-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於其城内。新造一舍。种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未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其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世尊与刍众游行至 
-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兴光住品第三  金刚藏曰。佛子菩萨大士。已得究畅第二住地。便入第三。寻当思惟。性行十事。何谓为十。一曰志性清净。二曰性行明达通利。三曰消灭淡泊其意。四曰心怀无垢瑕秽。五 
- 六卷。明蓝仁撰。蓝仁,字静之,福建崇安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文苑传》载元末,杜本隐居武夷山,蓝仁与弟蓝智同往师之,授以四明任士林诗法。蓝仁遂谢科举,一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随 
- 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 凡十卷。陈·真谛译。为印度小乘论部经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记经、天地记经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解说佛教之宇宙论,说明须弥山说(梵Sumeruva^da )之原委;即叙述天地世界之建立,及有情世间之相。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