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夫须诗话(夫须)

闽县郑太夷京卿孝胥《海藏楼诗》,茹藻而不露,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范无错明经当世,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一则极其才思而才思极,一则不极其才思而才思亦自无不极也。

海藏楼诗风骨高绝,一篇之中,往往无精语可见,而气韵自尔不凡,此最难到。其最足指目者,如《微月》云:“残霞红满天,微月澹不耀。岂知人定后,耿耿方相照。”《盟鸥榭雨夜独坐》二首云:“江声定奇绝,气涌如排山。忍寒吹灯坐,得意风涛间。”“风江已自豪,妙杂秋雨响。寥不可名,闭目试一往。”《霜夜》云:“酒薄才堪助断魂,灯清犹自伴微温。窗前天共边愁阔,莫傍星河望故园。”《望月怀沈子培》云:“天风海色飒成围,独倚三更万籁稀。不觉肺肝生白露,空怜河汉失流晖。东溟自窜谁还忆,北斗孤悬讵可依。今夕太虚便相见,屋梁留照梦中归。”《入山》云:“云白山青青,望可数百里。我从山背来,对境心数起。”《待月》二首云:“峰明月未上,流碧满庭除。空山独吟人,百虫来和余。”“夜色不可画,画之以残月。幽人偶一见,复随清景没。”

昔岁在都门,有友人视余一诗,纪严氏妇杀奴事,云录之近人某某集中。其名氏久已忘之,其诗则犹在箧衍中也。荡奇崛,远在黄两当之上。急录之以实我诗话:“琉璃厂边残月白,沙土园中血流赤。两凶手刃色不动,是何女子智且勇。妇严氏,吴县人。兵部司务清泰女,幼随父宦居都门。夫张钰,同乡土。客京师,业商贾。有张八者钰肆佣,钰家梁妪潜与通。妇觉议遣妪,以钰外出姑含容。妪心忐忑恐事泄,计塞妇口败妇节。辛丑闰月十九夜,钰往三河未回辙。妇独与儿眠左房,妪纳所欢绐妇出。妇见八,心惊猜。厉色叱问尔何为?八已被酒睨而ㄉ,奴来与主相欢谐。直前拥妇妇力拒,詈声哭声彻邻宇。妪摇手言奈何许。八捉厨刀指妇语:若不予从若安逃,若儿请先餐吾刀。撩衣作势阚如虎,妪前夺刀以身阻。谓八勿用强,谓妇勿声张。声张丑难濯,不若相从且谋乐。妇默久之应曰诺。八欲入妇房,妇曰儿在床。妪拦妇入右房坐,八眼眈眈出馋火。妪去外厢八身裸,促妇登床妇不可。汝但先寝无吾催,吾视儿去当即来。残灯欲儿未寤,紧束衣襦缚穷。脍刀佩刀身挟藏,愿以妾命酬寒。从容秉烛还右房,手酌秫酒劝八尝,八就妇手累尽觞。颓然昏睡鼾大作,妇出脍刀项边斫。梦中疾呼格刀落,鲫鱼翻身陂池跃。灯光一闪尸压衾,佩刀陡插狂奴心。妪叩闼,唤张八,何太嬉,而叫聒?妇徐怀刀开户延,妪入含笑床帏搴。赫然死人赤体眠,妪出不意魂飞天。乘妪魄褫刃之毙,艾娄猪死犹侣。钰闻遽归心胆寒,妇曰无忧妾诣官。诣官自首呈血刃,杀所当杀律勿问。杨君请作纪事诗,我诗徵实凭谳辞。呜呼!今夏海疆寇氛逼,弃城撤防走何亟。纤纤之手能杀贼,嗟尔须眉愧巾帼。”

寄禅和尚敬安,诗名满天下,住锡吾郡太白山。戊申之岁,创立僧教育会。文书旁午,仍复不废吟咏。所著《八指头陀诗集》,湘潭王湘绮先生为之叙。其五言古诗大抵出入于六朝、初唐间,风格最高。近体亦清圆流利。余最爱其咏梅二语云:“偶从溪上过,忽见竹边明。”真足与逋老“雪后园林”一联抗手也。

古今咏梅诗多矣,然超远得神之作,正复不能多觏。苑传诵者,若老之“疏影暗香”一联,虽体亻疑入微,然未离色相。要是下乘亻戋语,至若高季迪之“雪满山中”、“月明林下”二语,伧俚之气,直不可耐,吠声聒耳,夫何为哉!惟逋老“雪后园林”二语及东坡“竹外一枝”七字,庶足称传神妙品。余尤赏者,则老杜之“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二语,空灵窈澹,又出林、苏之右,信乎诗能吐属之不凡也。然后人亦有迥出者,明宋其武(之绳)云:“于人疏落似无意,写尔高空正自难。”近时林谷暾(旭)云:“芳波照影知谁见,斜日攀条却独来。”吾友应叔申(启墀)云:“失喜横波一枝见,萧然照眼数花明。”皆所谓神出古异,澹不可收者,亦安见古今人之果不相及邪?

归安杨见山先生岘《迟鸿轩诗存》,仅百余篇。凝谧讠失宕,篇篇警绝。以视累尺浮词,诚有虽多奚为之叹。集中有《长白山》一首,仿《焦仲卿妻》诗,可与凤洲《钤山高》乐府相抗行。予最爱其《闻雁寄内》绝句云:“芦花似雪雁来天,失侣孤鸿剧可怜。昨夜西风吹客梦,与渠向是不曾眠。”又有《舟泊大胜关》一绝云:“大胜关上乌哑哑,大胜关下客舟哗。夜深风雨不见月,对岸杀人如瓜。”

洪稚存取汪墨庄诗“斟酌桥西旧酒楼,楼中夜夜唱梁州。枣花帘外初圆月,一度销魂便白头”一绝,以为足与张梦晋“高楼明月清歌夜,此是人生第几回”相抗衡。顷读渔洋《感旧集》,有徐伯调《缄流萤篇》云:“井干新萤数点流,美人腰细不禁秋。水晶帘外梧桐月,几度黄昏便白头。”汪诗殆脱胎于此,然而青胜于蓝矣。

往见西湖画舫中有联云:“双桨来时,有人似桃根桃叶;画船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盖集姜夔、俞国宝词句,而少加裁翦者也,为谭复堂手笔。

寄禅上人敬安,今之皎然、贯休也。道韵渊冲,挹之无尽。余初识上人,在吾邑饭佛禅院。是日为重阳前二日,风雨飒沓中,相见一握手,即汨汨谈诗不倦,至夜分始别。上人诗初学陶谢,五古多冲夷安雅之音。近岁又喜孟东野,所诣益超。尝有句云:“袖底白生知海色,眉端青压是天痕。”又云:“天痕青作笠,云气白为衣。”王葵园祭酒极赏之,称为“天痕和尚”。上人口吃,又不工书,每字点画,辄随己意为增损。然余则酷爱之,以为古拙有汉人遗意,胜于近今书家万万也。上人自撰二语云:“字不欲工,略存写意;语不欲明,略存话意。”其风趣可想。

梁节庵廉访鼎芬,诗笔超旷。十年前曾于孙和叔广文树礼处,见其所书近作。中有《洗肝亭杂诗》二首,尤渊微有气韵,兹忆而录之:“说食与梦饱,厥后同一无。何以口腹事,可缚人间姝?吾神贵自然,潜乃达之徒。愿拂衣上尘,回念心地初。”“意质非神仙,勇退亦可敬。谁谓养生贤,世网不全命。历块易一蹶,万里我不庆。深深隐沦者,天下以为柄。”

诗僧寄禅,吐属风雅。余尝以近著示之,读毕忽掀髯而叹。余问何叹,则曰:“读君诗不能无和章,又须断几茎须。吾为吾须致惜,是以叹耳。”尝言昔年为育王寺知客时,有武弁数人联骑入山,坐寺中秋水闲房,絮絮论文,状颇自负。寄禅与之语,落落不甚酬答,若甚蔑视者。日暮将行,一衣狐裘者作湖南乡音曰:余等且漫漫汆乎?“汆”土恳切,“漫漫汆”犹言缓缓行也。遂吟云:“一步一步汆。”其一人云:“汆过育王岭。”相与大笑。寄禅在旁应声续云:“夕阳在寒山,马蹄踏人影。”武弁皆惊绝,即长揖曰:“顷者肉眼不识圣僧,知为师所哂多矣。师必由儒而逃于佛者,不然何出语之神耶?”因坚问生平。寄禅曰:“过去已过去,何必问。”又问在宁波住何寺。寄禅曰:“孤云野鹤,安有定所?”拂袖遂去。武弁皆瞠然,终莫测其所由来。余于十年前,曾闻人道此,而不知其即为寄公也。

寄禅诗善用“影”字。在长沙时,有以《寒江钓雪图》索题者。寄禅题云:“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又与人游《岳麓山》,分韵赋诗,寄禅得“领”、“影”二字,援笔吟云:“意行随所适,佳处辄心领。林深无人,清溪鉴孤影。”湘人以其前曾有“马蹄踏人影”句,呼为“三影和尚”。后与易实甫(顺鼎)有《僧道斗影卷子》绝句百余首,江建霞(标)、黄公度(遵宪)辈皆有题词。又与实甫同宿山寺,实甫赋诗云:“山鬼听谈诗,窥窗微有影。”寄禅笑谓实甫曰:“君写鬼影未工。吾意易为‘孤灯生绿影’,何如?”实甫诧曰:“摩诘诗中有画,寄禅则诗中有鬼矣。”寄禅又有《麓山看红叶诗》云:“日暮苍翠外,霜枫红转净。夕阳如画工,画出秋山影。”实甫亟赏之,欲以百金易为已有。寄禅谢之曰:“黄金易尽,佳句难得。穷和尚甘以穷饿死,举却阿堵物,勿溷乃公诗兴也。”实甫大笑。

济源李伯元(仁元)有《雨夜》一绝云:“烛烬寒房渐五更,暗风吹雨遍山城。十年前夜秋千院,阑外潇潇是此声。”伯元,道光丁未进士,官江西乐平县知县。权鄱阳,寇至力战死,一家尽死寇难。王湘绮与伯元夙交,曾为撰传,固烈士也。而此诗却缠绵婉笃若是,知从古无无情之英雄也。伯元又有《中岳庙》一诗云:“嵯峨纳群碧,莽莽见宫阙。二室接昏晓,万象共突兀。杳冥山气含,讠失荡地灵结。楼观敞肃穆,沈沈动日月。穹碑立无语,曾戴汉时雪。”(编者按:以上原载第五集)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二百四十九·彭定求
  连仲宣·唐圭璋
  第十六出 妒遣·李渔
  卷四私情四句·冯梦龙
  第二十三出 中计·姚茂良
  第二十二出 闺晤·许自昌
  随何赚风魔蒯通·臧懋循
  卷二·篁处集·朱祖谋
  卷一百三十·陈思
  卷二十六·陈邦彦
  卷一百七十二·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第九回 二相公父子相认 姜娘子夫妇重圆·蒲松龄
  卷三·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八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五十八首 【起在翰林洎元佑已巳出守钱塘作】 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

  • 竹素山房诗集附録·吾丘衍

    吾子行文冢铭金华胡长孺撰吾衍字子行太末人大父为太学生留弗归遂家钱唐子行工篆隶书通声音律吕之学读太玄经号贞白处士慕李长吉诗乐府效其体为之气韵辄与相似性旷放有髙世不仕之节自比张志和郭忠恕玩亵一世遇人巧官善

  • 卷一百三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九 ∷起阏逢涒滩十月,尽柔兆掩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隆兴二年金大定四年   冬,十月,癸亥朔,金主猎于密云;丙寅,还都。   丁卯,知枢密院事贺允中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纪昀

    宗室传五代○五代梁后唐晋汉周△梁太祖二兄太祖诸子 太祖二兄金昱 存太祖二兄曰全昱曰存皆文惠皇后出全昱存全昱广王全昱太祖即位封太祖与仲兄存俱亡为盗全昱独与母寄食刘崇家太祖贵乃归宣武领岭南西道节度使以太师

  •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

  • 黄法奭传·姚思廉

    黄法奭字仲昭,巴山新建人。年轻时精壮敏捷有胆力,一天能步行三百里,可跳三丈远。很熟悉文书章奏,精通登记的文簿,在郡中出入,被乡里人畏惧。侯景之乱时,他在乡里聚集人马。太守贺诩去到江州,黄法奭代理郡中事务。高祖打算越岭

  • 龚元祥传·张廷玉

    龚元祥,字子祯,长洲人。乡试中举,崇祯四年(1631)为霍山教谕,为人品行端正,以传授孔孟之教为己任,与训导姚允恭友善。八年,农民起义军攻陷凤阳,元祥同县令共同守御。义军突然而至,县令逃跑,元祥督率士民坚守。有人劝他逃避,他说:“

  • 三十四年·佚名

    (丁酉)三十四年清不知五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一日。〈陰曆丙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召見各國公使、領事。歲首陛見也。○總護使趙秉世奏:「明日,山陵再看審次。臣與宮內府大臣李載純、掌禮院卿閔泳駿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一如是已说摄异门。云何摄事。谓由三处应知摄事。一者素呾缆事。二者毗奈耶事。三者摩呾理迦事云何素呾缆事。谓由二十四处略摄一切契经。一者别解脱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三十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三十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荣侍郎(茂实)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缘。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

  •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杂事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九十颂。并内摄颂向有千行。若能读诵忆持者。即可总闲其义。  大门总摄颂曰(总有八颂摄)。

  • 测量法义·徐光启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 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佚名

    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仅三百余字,乃太上道君演说。谓地狱受苦之人,皆因在世时作恶悖道,杀生害命所致。如能专志持斋,转诵此经,即可解冤拔罪。篇末附广信真人颂五言八句

  • 寿亲养老新书·陈直

    四卷。宋陈直撰,元邹铉 (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 (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得该书不够完备,于是便在该书一卷

  • 朝鲜王朝实录[景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景

  • 毛诗注疏·孔颖达

    亦称《毛诗正义》。经学著作。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40卷,每卷末附核勘记。民国25年 (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此书以 隋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

  • 广大发愿颂·龙树

    一卷,龙树菩萨造。宋施护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