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甲戌春秉瑛奉伯父養於儀徵官署即擬刊伯父詩囊橐蕭然三年未果都轉德州盧公謀選遼東三老集錄稿中什二三去因檢三年中居真州所作隨意付剞劂廬江陳葑池侍御秉瑛同年友也讀而驚之索觀全集秉瑛以未有雕本對戊寅春調任昭 
- 宋 晁补之 撰古阳关【寄无斁八弟宰寳应】草草蛩吟噎暗栁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濶有飞鳬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樽夜景共佳节玉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八秋类五言古杂诗          【晋】左 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緑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嵗暮常 
- 生平简介 阮阅(生卒年不详)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作《郴江百咏》。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时号阮绝句。事迹参见《桐江集》卷四、《诗话总龟考 
- 外史氏日:开创多尚武,而守成则尚文;乱世多尚武,而治平则尚文;列国多尚武,而一统则尚文;自昔然矣。然而弛备者必弱,忘战者必危。自古右文之朝莫如周,成周之初,三监胥靖,四夷宾服,而周公之戒成王日:"其克诘尔戍兵,以陟禹之迹,以行于天 
- 薛胄,字绍玄。少小聪明颖悟,每次读到罕见的书籍,都能通晓其中的内容。常常慨叹注释的人不领会圣人著书的深刻含义,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一步阐发书中的大旨。读书人听了没有不称赞的。性情慷慨大度,立志建功立业。  隋文 
- 一小注谓“深求隐僻,如邹衍推五德,后汉谶纬之说”,大属未审。章句于“隐”下添一“僻”字,亦赘入。隐对显而言,只人所不易见者是,僻则邪僻而不正矣。五德之推,谶纬之说,僻而不正,不得谓隐。凡言 
- 宋 洪咨夔 撰定公下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宝玉大弓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传记宝玉大弓不同其为鲁镇器一耳有国者守是世传之镇器而为盗有将何以保社稷事宗庙况前日窃之不见其主名今日 
- ——借外包装通行天下 【原文】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2)。阍人为君在(3),弗内也(4)。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5)。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6)。”曾子后入,阍人辟之(7)。涉内霤(8),卿大夫皆辟 
-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三善现,作者清净即身界清净。身界清净即作者清净。何以故?是作者清净与身界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作者清净即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即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二释十三僧残第一戒(佛在舍卫。迦留陀夷欲盛身瘦便念弃失。诸根悦豫。佛诃制戒)。标名言故者对下开通不作意也。释相中初科。准戒疏意不独此篇余篇皆尔。举之可知。喜字去呼犹好也又数也。次科为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五卷天童觉和尚小参语录序天童老人。蚤以英妙发闻汉东。道法寖盛于江淮。大被于吴越。经行所暨都邑为倾。一时名胜之流。争趋之。如不及也。建炎末。应缘补处太白之麓。海隅斗绝。结屋安禅。会 
- 此[王]殁后,于此婆罗兹加玛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五世)与贤明之奇玛婆夫(奇玛婆夫第四世或三世)有此等二人之王。(一)由此于摩诃提河畔,美乐名高之倍罗睹尼都,于奇加玛婆夫王之时代,称为阿罗伽库那罗,于义利族出身,于威光信仰之所饰,愿 
- 志怪小说集。梁陶弘景撰。四卷。又称《周子良冥通记》、《周氏冥通记》、 《周子良冥通录》。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一卷,无撰人。 《旧唐志》同,题陶弘景撰。 《新唐志》无目。 《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三 
- 二卷。清张璐撰。张氏博览 《伤寒论》诸家注本,认为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颇得要领,遂以二书注释为主,参以己见,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撰成《伤寒缵论》二卷。又以原书残佚较多,证治不全,广搜 
- 元杂剧剧本。简名《单鞭夺槊》。无名氏撰。又作尚仲贤或关汉卿撰,皆无据。末本。尉迟恭,字敬德,为隋末刘武周手下勇将,惯用竹节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被唐元帅李世民率徐世勣等围在介休城。世民爱其勇,欲招降之。敬德谓,唯 
- 古代人物文学传记。晋代皇甫谧著。作者自序说:“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又说:“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属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