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又名《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医经类著作。佚名撰,一作北宋刘温舒撰。一卷。温舒有《素问入式运气问奥》已著录。通常认为此系唐后之人因 《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托名撰成,以补《素问》之遗。其中以论述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升降前后、迁正退位、刚柔失守等问题为主,并论及运气太过或不及所产生的病证及刺法等,对疫病的传染性也在篇中明确论及。后世一些版本的《黄帝内经素问》,已将该内容补入,以成完璧。对研究《内经》运气学说及疫病学说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元刻本,清光绪十年(1884)陆懋修抄录白云观道藏本(五卷),碧琳瑯馆丛书本。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百家针灸歌赋·佚名
  玄虚子鸣真集·佚名
  易学滥觞·黄泽
  三洞枢机杂说·佚名
  神峰通考·张神峰
  医学指归·赵术堂
  老子指归·严遵
  医灯续焰·王绍隆
  格致余论·朱震亨
  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佚名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佚名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陈致虚
  道德真经集解·赵秉文
  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佚名
  扶天广圣如意灵签·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483_1 【江南暮春寄家】李绅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   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卷483_2 【奉酬乐天立秋

  • 朱藻·唐圭璋

      澡号野逸。   采桑子   障泥油壁人归后,满院花阴。楼影沉沉。中有伤春一片心。   间穿绿树寻梅子,斜日笼明。团扇风轻。一径杨花不避人。

  • 陵阳诗钞·吴之振

    韩驹利济桥亭诗【朝奉郎张公,得其先父遗碑。以附家集。从诸公索诗,予为作此。】大夫官业世所惊,老觉轩冕非真荣。斯文自属吾党事,正恐无路逃虚名。生犹不见皇甫谧,死岂肯投刘禹锡。茂陵一幅入汉宫,世间共怪无遗帙。哀哉若人

  • 卷五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二典礼贡士谒文宣王赋【以题    唐为韵】黎 逢圣人没而敎在明王兴而道宣命上公以陈信展大礼以登贤觞酒豆肉金镛筦悬致克禋以如在当质明而不愆祁祁诸生必恭敬止廓广庭以容众峩高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八十八·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二月。庚申。谕内阁、前因御史英震家人林六有干预保奖情事。谕令该御史交出送部讯办。兹据刑部奏称。屡次片催。迄未送部。直至本月。始据该御史以林六已于上年十二月闲病故呈报。林六是否病故。抑

  • 八 长庆寺·周作人

    鲁迅在小说《怀旧》中说及张睢阳庙,原是指塔子桥的唐将军庙,不过事实上还有点出入。唐将军附属在长庆寺里,只有一间庙,一座坟,不能摆下几桌酒席,所以实际上或者要间壁的穆神庙才能应付,那里在清末曾经办过小学堂。长庆寺是坐

  • 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六八旗大臣年表二十七直省大臣年表八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第六十(阙)·墨子

    (阙)

  • 发墨守·郑玄

    汉 郑玄撰古者郑国处于留发曰郑始封君曰桓公者周宣王之母弟国在宗周畿内今京兆郑县是也桓公生武公武公生荘公迁易东周畿内国在虢郐之间今河南新郑是也武公生荘公因其国焉留乃在陈宋之东郑受封至此适三世安得古者郑国

  • 卷二十九·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後五阴。此阴自灭不至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

  • 大乘正宗分第三·朱棣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   【王日休曰

  • 最后之□□·李叔同

    最后之□□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瑞今记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上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世禅复二。一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二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悉在禅中。若能深

  • 黄帝阴符经疏·李筌

    黄帝阴符经疏,原题「少室山李筌疏」。三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据考此书并非唐人李筌之作,而系宋人取李筌《阴符经序》与袁淑真《阴符经疏》(亦名《阴符经集解》)拼合而成。

  • 隋唐两朝志传·罗贯中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

  • 铜鼓书堂词话·查礼

    词话。清人查礼撰。一卷。查礼原名为礼,又名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官至湖南巡抚。有《铜鼓书堂词》。此编收词话十五则,主要评述宋代词人的作品。查礼推许“雅正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