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温病指南

温病类著作。清娄杰撰。二卷。杰字爱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勤于医道,究心有年。因谓《温病条辨》卷帙浩繁,习医者惮以研索,外邑荒陬,知者尤鲜,每治温病仍用旧法,热药杀人,目击心伤。遂别辑篇编,并由门人肖吉甫博采旁搜,反复考订,而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撰成此书。是书本吴鞠通《温病条辨》,参叶天士《临证指南》,薛生白《温热赘言》及王孟英《五种章雅堂医撮》等删繁就简,取长补短。上卷为总论、伤寒辨及风温上、中、下焦三篇;下卷为湿温上、中、下焦三篇。卷末附温病治法要略十八则,以示温病变幻之规模,使学者得治温之门径。此书提纲挈领,力求明白易晓,以证立方,深入浅出。颇便习用。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听虚馆刊本,及一九八五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此影印本。

《温病指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厚斋易学·冯椅
  丁甘仁医案·丁甘仁
  宁坤秘笈·佚名
  黄帝阴符经解·蹇昌辰
  茅山志·刘大彬
  三宝大有金书·佚名
  冯氏锦囊秘录·冯兆张
  修丹妙用至理论·佚名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佚名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瘟仪·佚名
  黄庭经·佚名
  金箓放生仪·佚名
  易变体义·都絜
  疑龙经·杨筠松
  经效产宝·昝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八·吴景旭

      辛集中之上  宋诗  明允  石林诗话曰苏明允至和间来京师既为欧阳文忠公所知其名翕然韩忠献诸公皆待以上客尝遇重阳忠献置酒私第惟文忠与一二执政而明允乃以布衣参其间都人以为异礼席间赋诗明允有佳节屡从愁

  • 第四折 创祠·李玉

    【双劝酒】[末,胡髯、罗帽、大摆、皂靴上]官差奔忙,身充堂长。钱粮几桩,经收支放。免不得一番劳攘,只为着敕建祠堂。自家堂长陆万龄的便是。本衙门内监李老爷,与军门毛老爷,在半塘建造东厂魏爷生祠,供养长生神像,着我管工。今

  • 卷四百六十八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乙酉朔,太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劉摯為觀文殿學士、知鄆州。麻制以從摯所乞為辭。   工部言:「營造應納退材,當官量長闊徑厚,監脩或主管人就役兵限五日送受納

  • 第四十一回 折雄狐片言杜祸 看人彘少主惊心·蔡东藩

      却说吕后因高祖驾崩,意欲尽诛诸将,竟将丧事搁起,独召一心腹要人,入宫密商。这人姓名,就是辟阳侯审食其。食其与高祖同里,本没有甚么才干,不过面目文秀,口齿伶俐,夤缘迎合,是他特长。高祖起兵以后,因家中无人照应,乃用为舍人,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厠中防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防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防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

  • 顾况传·刘昫

    顾况是苏州人,擅长写诗,生性诙谐,即使像王公这样高贵的人和他交往,他也必定戏耍侮弄他们,然而因为他戏谑会写文章,人们都愿亲近他。柳浑任宰相,举荐他任校书郎。后李泌又任宰相,他自认为好友当权,自己会当大官,但很长时间后才升

  • 逯中立传·张廷玉

    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由行人提为吏科给事中。遇事敢于发表意见。行人高攀龙,御史吴弘济,南部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都由于为赵用贤罢官辩护而遭到斥退,逯中立上疏说:“这些大臣都是修有德行的人

  • 食货五·徐松

    青苒下熙宁三年三月五日,右正言娉觉上言:「切见制置三司条例司画一文字,颁行天下,晓谕官吏,使知法意,其凡有七。至于论敛散出入之弊,分城郭田野之民,忧将来之失陷,其利害灼然,人人所能知者,臣皆请置而不论。至于援引经谊,以傅会先

  • 卷九 万章章句上·朱熹

     凡九章。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历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见虞书大禹谟篇。怨慕,怨己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万章曰:“父母爱

  • 第十四章 24·辜鸿铭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志存高远,傻子只看眼前。”

  • 第41章 儒行·戴圣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先生的衣服,大概是儒者特有的衣服吧?”孔子回答说:“我小时候住在鲁国,就穿鲁国的逢掖之衣;长大了住在宋国,就戴殷代的章甫之冠。我听人们说:君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学问要广博,衣服则入乡随俗,不求与众不同。我

  • 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太虚

    ──十四年冬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讲──  中国佛教,自宋代后,谈修行者,不外禅、净。明清以来,莲池诸师极力倡导,净独广扬。而东邻日本,净土一门亦冠余宗;信崇既多,派别遂繁,略而言之,有四大宗:一、净土宗,传教大师传自中国。二、时

  • 天然和尚像·函昰

    嘉兴大藏经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天然和尚像五老峰头。白云万顷。净成楼阁。归霞倒影。坐断密移。振衣挈领。齐古德之狮紶。轶时贤之麈柄。谁堪智通。嗤减德而弗彰。独抱闲情。拥孤光而自远。砥柱洞流。楷模后学。此吾老

  • 八 集·佚名

    第一 慈品一 慈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二“诸比丘!若习于慈心解脱,修习、多习、作车乘、作基、随作、

  • 客亭类稿·杨冠卿

    诗文词别集。宋杨冠卿著。十四卷。前六卷,四六编,表、箴、启一百余篇;卷七至卷一○,杂著编,古赋、述赞、序跋等六十余篇;卷一一至卷一三,古律编,各体诗二百三十余首;卷一四,乐府编,词三十六首。冠卿别集,诸家书目皆无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杨仲良

    南宋杨仲良撰。150卷。今本缺6、7两卷及第114至119卷,5、8两卷也不全。本书根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改编。以北宋九朝各为事目,一部分事目又分子目。李焘原书中徽、钦两朝诸卷已经失传,其史事可从此书索考,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