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
──十四年冬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讲──
中国佛教,自宋代后,谈修行者,不外禅、净。明清以来,莲池诸师极力倡导,净独广扬。而东邻日本,净土一门亦冠余宗;信崇既多,派别遂繁,略而言之,有四大宗:一、净土宗,传教大师传自中国。二、时宗、以平时念佛应与临终时恳切相等,临终时平稳应与平时相等为旨。三、融通念佛宗,以一人即多人,多人即一人;一行即多行,多行即一行为旨。四、真宗。其后三宗,名虽各异,实皆脱胎于净土宗,惟教义微别。又四宗中,真宗最盛,分寺数在二万以上,传教师数十万以上,信崇者数千万以上,合全国其他教徒,尚难相埒。余此次适由日本参与东亚佛教大会归国,因标此题,一谈大意。
中国净土,有三要义:曰信、愿、行。略释如次: 甲、信:一、依释尊经及菩萨论,信娑婆西过十万亿佛土,确有世界名曰极乐。又依日本天文家言,此亦应理。彼云:空中世间广大,故得说言虚空无边,世界无量,西方净土,应是实有。二、信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六道轮回,永不休息!人命无常,非旦则夕,若生净土,即得诸乐而无众苦。三、信净土法门,方便稳当,胜余法门。四、信法藏比丘,因地发愿,使此净土名闻十方,庄严灿烂超诸世界,称弥陀名即得往生。五、信佛性本具,平等平等,一切众生均得成佛。
乙、愿:既坚信已,应更发愿。愿、希望义,有通有别:通愿者,四宏誓是: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之四愿,大乘行者,俱应修习。别愿者,离娑婆苦,得净土乐,念念如是,不或间断。丙、行:既发愿已,应更修行。求生净土,须持宏名,以此法门最为实在;如得三昧,即于定境见弥陀佛。本宗初祖慧远大师,曾在定中三见弥陀,然未离色相,非究竟了;故念佛人要在临终能得往生。
日本真宗,创始亲鸾,依弥陀愿,称纯他力。弥陀、无量、观无量三经,及往生论,亲鸾上人并皆为注,而特重观无量经十念即得往生义。本宗不持诸戒,但以一念念佛为行;既行是已,方能起信,信已便证,所谓一念即得往生是。
二宗根本,同生净土,中国所重,信愿行三;日本真宗,惟重在信,全赖他力。比较而言,真宗易行,虽平常念佛,但报恩为旨。若依经论,中国净土,当最中正。(王锡光记)(见居士林林刊第十三期)
猜你喜欢 第二十九卷·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二·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二二 大念处经·佚名 勉行人努力·印光 卷第一百一十三·佚名 袪世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及唤起佛教徒的自醒·太虚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卷第四·雷庵正受 三坛传戒正范卷一·读体 下卷·大珠慧海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范古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