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证治汇补

杂病专著。八卷。清李用粹撰。刊行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代不详。上海人。后因家传而通医,为清代医学家。除本书外,另有《归德堂医案》,由弟子唐玉书整理成书。本书列八门,分八卷。卷一提纲门,载中风、伤风、中寒、暑、湿、燥、火等证;卷二内因门,载气、血、痰、郁证及虚损劳倦等;卷三外体门,载发热、恶寒、汗病、疟病等;卷四上窍门,载眩晕、头痛、目、耳、口、齿等病;卷五胸膈门,载咳嗽、喘、哮、呕吐、反胃等;卷六腹胁门,载心病、腹痛、霍乱等;卷七腰膝门,载痿躄、疝、脚气等;卷八下窍门,载泄泻、痢、便血、淋、遗精等。上列各门共载有八十余种病证,每种病证均以辨证、立法、方治为论述重点,其编次以病因、外候、条目、辨证、脉象、治法、劫法、用药、附证、方剂为序。作者上遵经旨,下采诸家,汇集了前人对内伤杂病的认识和经验,删其繁而存其要,补其缺而正其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补入其间,使之更臻完备。本书的特点是对每个证候的定义和病因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综合,同时,书中引文和方剂均注明出处,凡属作者本人之言,则标以“汇补”二字,此即书名之由来。本书虽说是汇集群书,然所取以金元四大家为主,尤其重视朱丹溪有关气、血、痰、郁诸证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如“中风证治”所云“风证皆痰为患,以化痰为先,初得之即当顺气,日久即当活血。……其虚者又当培脾滋肾,脾土旺而血自生,脾气运而痰自化,肾水足而热自除、肾定固而痰归经也”,即属此类。纵观全书,条理井然,论述精要,对临床应用颇有参考价值。本书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刻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会成堂重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年)万卷楼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铅印刊行。

《证治汇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陈致虚
  还丹金液歌注·元阳子
  医暇卮言·程林
  重楼玉钥·郑宏纲
  易像钞·胡居仁
  内经博议·罗美
  伤科汇纂·胡廷光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佚名
  丹阳真人语录·马钰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佚名
  易象钩解·陈士元
  罗天大醮设醮仪·佚名
  普济方·朱橚
  卜筮正宗·王维德
  京氏易传·京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薛昂夫·隋树森

    薛昂夫,名薛超兀儿、薛超吾,回鹘(今维吾尔族)人。汉姓马,字昂夫,号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先世内迁,居怀庆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县)。父及祖俱封覃国公。他曾师事刘辰翁,故约可推知其生年当在元初至元年

  • 列传第五十一·刘昫

    ○李乂 薛登 韦凑 从子虚心 虚舟 韩思复 曾孙佽 张廷珪 王求礼 辛替否 李乂,本名尚真,赵州房子人也。少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景龙中,累迁中书舍人。时中宗遣使江南分道赎生,以所在官物充直。乂上疏

  •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蔡东藩

      却说罗文干辞职后,帝制风潮,愈演愈盛。筹安会兴高采烈,大出风头,都中人士,争称杨度等六人,为筹安六君子,他亦居然以君子自命,按日里放胆做去。看官!试想这六君子有何能力,敢把这创造艰难的民国,骤变为袁氏帝国?难道他不管好

  • 第三十二回 韩信登坛拜大将 汉王起兵定三秦·黄士衡

    话说汉王依萧何之言,拜韩信为大将。命礼官选定吉日,设立大坛。汉王先期斋戒三日,祭告宗庙。到了是日,汉王身穿大服,排齐銮驾,率领文武百官到得坛下。汉王下车步行上坛,登了宝座,百官分立两旁。坛下四围排列军队,人人严装贯甲,手

  •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纪昀

    儒林传宋 【十】○宋十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道传】杨泰之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杨泰之△ 真德秀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 【按宋史误作景希考四朝闻见录云真德秀初字景元楼钥叩以字义真德以慕元德秀之为人钥取诗 注景行行

  • 伊洛渊源录卷七·朱熹

    宋 朱子 撰吕侍讲家传略公讳希哲字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也以恩补官元祐中为讲官迁谏官不拜绍圣初出知太平州坐党谪居和州徽宗召为光禄少卿出守秦祠而卒正献公居家简重寡黙不以事物经心而申国夫人性严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

  • 第八章 拗相公·林语堂

    一場政治風暴現在刮起來了,就要引起燎原的大火,會把宋室焚毀。這場風暴始於國家資本主義者,人稱之為"拗相公"的王安石,和他的反對派之間的一次鬥爭。王安石的反對派包括所有的其他官吏,也就是賢德的仁宗皇帝,在思想自由的氣

  •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蒋廷黻

    俄人到了来那流域以后,不久就感觉粮食缺乏的大困难。他们从土人听说精奇里河流域产粮甚多,这种传说形容未免过度,好像一到外兴安的山阳就是一片乐地。俄政府于1632年在来那河的中流设立雅库次克城(Yakutsk),派有总管,俄人所

  • 不苟论第四·吕不韦

    不苟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

  • 治道·吕坤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字之内,以养元气为本。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则正气培矣;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诽之语,则元气固矣。此万世帝王保天下之要道也。  六合之内,有一事一物相凌夺假借,而不各居其正位,不成清世界;有匹夫

  • 卷三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易五咸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咸内卦艮止也何以皆説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説动卦体虽是动然才动

  • 卷二十三·佚名

    △泥洹品第二十七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无猗无害彼,灭度无言说。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者,犹彼神龟畏丧身命。设见怨雠藏六甲里内自思惟。若我不藏六者,便为猎者所擒。或枭其首。或伤前左右足。或断后左右脚。或毁我尾。

  • 卷第六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于往昔时修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 续附·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唐麟德元年于京师西明寺撰述维唐龙朔元年春三月。西华观道士朝散大夫郭行真敬造。真惟。佛道称圣。咸作化于含元。宝乘灵宝。俱开津于有识。然则承俗训。一风轨于醮章。佛垂法网。是舟师于形有。自非统括

  • 涉异志·闵文振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闵文振著。一卷。今存版本有《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本书不脱宋、明以来志怪小说窠臼,在近四十则的短篇故事中,不时宣扬神不灭

  •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全一卷。宋代慈贤译。又作如意轮莲华心观门仪。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世尊于须弥山顶对诸有情等宣说如意轮观音之修法,及其念诵之次第。本经所述之念诵次第即为如意轮法次第之原始型态。全经皆由五言之颂所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