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非草书

书法论著。东汉赵壹撰。,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光和间辞赋家,灵帝时为上计吏入京。有文学代表作《刺世疾邪赋》,表现了痛恨权奸当道,揭露黑暗政治的忧国之心。是篇乃如今可考的较早有关书法理论专著文章。认为对草书“专用为务”,“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用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实为迂腐儒生。疾呼要学经国之术,以免“志小者必忽大”。赵氏所言草书,主要指章草。第一篇确凿无疑的书法批评专文,《法书要录》、《书苑菁华》和《全后汉文》等均载此文。其文风如其《刺世疾邪赋》一样,极具批评锋芒,辛辣而不晦,直言而中恳。

《非草书》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定命录·吕道生
  新法螺先生谭·徐念慈
  休息·王实味
  儒林外史·吴敬梓
  琅嬛记·伊世珍
  女小儿语·吕得胜
  欢喜冤家·西湖渔隐主人
  隋唐仙真·佚名
  醒风流·佚名
  宛如约·佚名
  书筏·笪重光
  南史演义·杜纲
  观音菩萨传奇·佚名
  风尘侠隐鹰爪王·郑证因
  靖江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下·吴昌绶

    仁和吴昌绶伯宛著48 祝英台近·岁除前五日立春,用梦窗韵 采幡轻,花胜巧,金缕绊双股。迎得春来,好送腊归去。宵分荐罢黄羊,微温商陆,犹听取、镫窗人语。 伴雕俎。吴盐亲擘橙香,调笙爱妆素。卧酒吞花,章台旧游路。忍

  • ●附录诸跋·确庵耐庵

      其一   右书上册为宣和奉使录、瓮中人语各一卷,耐庵取以补确庵所编同愤录也。下册即同愤录之下帙,为开封府状、南征录汇、宋俘记、青宫译语、呻吟语各一卷,合题靖康稗史。苏州谢绥之 【 家福】 得自东洋,录副见贻,且

  • ●跋·顾炎武

      右明季三朝野史计四卷,世无刊本。余借钞同郡友王石农家,藏之箧笱逾四十年,原稿已毁于火。书中纪事核实,于本朝亦无谤词。其指北为虏,揆以舜东夷、文王西夷,宜无庸避忌。大儒著作,不忍听其湮没,而又不敢窜改,恐失其真。明臣

  • 卷一百三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年九月癸未朔○湖广黄梅县耆民言县临大江旧有圩岸百二十余里洪武中尝修筑之今夏霖雨江泛溢圩岸坍塌伤民田千八百二十余顷请以阖郡丁夫修筑从之○乙酉○设山东济宁州之济安埧交阯永通县之那奴村巡检司古陇县之小

  • ●崇祯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一)崇祯十一年春正月乙丑朔,上以任丘、清苑、涞水、迁安、大城、定兴、通州各官贪纵不法,命逮入;盖内詗得也。因责抚、按不先劾溺职;且言近畿如此,远地可知。命部院申饬。丙寅,大学士王士俊罢。戊辰,吏科给事中陈

  • ·上徐松龛中丞治洋匪议·丁曰健

    查水师究恐不能得力,惟有陆路兵勇杜绝路径,尚有把握。前经出示各海口,盘获洋匪一名,赏银五十元;并饬府遴委干员分投晓谕。嗣闻匪船共有三帮,每帮十只、八只不等;徒以力御,未必能保其制胜。探闻近附嘉义树苓湖一

  • 邵捷春传·张廷玉

    邵捷春,字肇复,侯官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榜进士。后来逐步做到稽勋郎中。崇祯二年(1629),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天全六番的高、杨二氏。后来调任浙江按察使,在大考核中因故被贬官。过了很

  • 第六章 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李宗仁

    一在将校讲习所停办之后,我们这批无职军官,奉令听候另派工作。明知等来等去总不会有结果的,因旧军各有其系统,门户之见甚深,我们不易插足,且我们新式军人也不愿置身其间。而新军究属有限,更无余额可以容纳我们。所以当我的同

  • 明代的军兵·吴晗

    一军与兵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各卫所,专负保卫边疆和镇压地方的责任。军和民完全分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在明代户口中,军籍和民籍、

  • 山公九原·冯景

    原命人所云云者命也,而莫有究其所以命者,故其言不雠。祭法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屈狐庸曰“巢陨诸樊、阍戕戴吴”,是二王之命也。而邾文公则曰“死之短长,时也”,迁绎而卒,君子曰

  • 复戴季陶院长书·太虚

    季公赐鉴:昨承莅教后,晚间又荷惠书,感佩奚似!奉僧居士昨已赴普陀,然十日外当再至杭,当以尊意转达之也。宋藏会一函,昨遗案头,今再附上。虚意除法会请购十藏,分赠康、藏、青、蒙各寺外,再祈商请林主席、褚秘书长鼎力提倡,由政府购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末)·窥基

    沙门基撰经尔时舍利弗(至)三菩提记赞曰。上来第一周法说权实化上根讫。下第二周喻说权实化彼中根。大文分四。初佛以喻化。二信解品中根领悟。三药草喻佛重述成。四授记品为之授记。上根聪睿不假多陈。下根三闻无劳广

  • 汉官六种·孙星衍

    10卷。清人孙星衍校辑。包括《汉官》1卷,东汉王隆撰;《汉官解诂》1卷,东汉胡广注;《汉旧仪》(又称《汉官旧仪》)2卷,东汉卫宏撰;《汉官仪》2卷,东汉应劭撰;《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或省称《汉官典仪》、《汉官典职》、《汉

  • 棋诀·刘仲甫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名于一时

  • 金匮悬解·黄元御

    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而阳

  • 周易参同契注·储华谷

    周易参同契(储华谷),宋人储华谷注。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分《参同契》为四十章,加以注解。注文较为简明,大抵以乾坤为鼎室,以日月为运用,以六十四卦爻象解释炼丹火候升降,其说与张伯端内

  • 箭喻经·佚名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是《中阿含经》第二百二十一《箭喻经》的异译本。经中谓摩罗鸠摩罗问佛世间有边无边等义,佛为说此喻。有鬘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慢法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