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言
例言
一
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备录古义是书一遵彚纂引据经
传及诸家义疏以证明之
一序说惟首句为古序余则经师各录所闻以缀其下先儒论之已详今惟以序首一句为主序下之言则择其合者取焉
一毛传持义正而语未详郑笺引据博而择未精今惟取其详且精者不敢曲狥也
一集传采辑诸家归于一绪大撤诗之障蔀为功后学不浅说者谓其尽弃古说独以已意行之此殊不然详求朱子说诗大防与序首不合者特十之二三耳至其训释辞义取之传笺疏者尤多固未尝尽弃古说也今于古序及集传不同之处必求禀据明确者从之其有别义可通者则列之圈外亦窃取朱子之义云
一朱子序辨大都驳斥经师傅防之说而于序首一句指驳殊少除国风刺忽刺僖刺淫外惟小雅刺幽及颂中郊禘等篇耳书中颇费考核
一考证诗义当引他经之明切者为据而史汉之与经合者亦参订焉一切竹书吕览管韩诸子之书义难信据槩不敢及
一三家之说见于薛君章句及崔灵恩集注者闲亦及之以存旧说之一二其子贡诗传申公诗说显属后人伪撰并不采登
一古今诗说最繁钱氏诗牖序所载有书可考者一百一十八部其见于汉志隋志唐志宋三朝志四朝志中兴志不可更仆数而其中卓然可传者推欧苏吕严四家而王景文之总闻钱文子之诗传曹粹中之诗说陈少南李迂仲之诗解亦如骖有靳元明迄今笃学稽古之士勃焉有作所愧耳目短浅无以尽睹前人述作之美今所采者不出数十部而取裁于欧苏吕严居多云
一采用成说或于文内指明或于句下注出不敢掠前人之美也其有无闗大义顺文写过或未见本书暗与之合不能保其必无惟知言者谅之
一音韵之学本非所习今用严氏质疑本以通韵为主其不可通者则以转通之盖五音得二变以为之旋转而无不可通之音矣又古人一字恒有数音音随义变而诗中亦有用此音不用此义者如闗雎卒章钟鼓乐之徐音五教反板六章牖民孔易郑音亦之类又不在通转之例并为添注以备考尚冀审音君子加订正焉
猜你喜欢 本命第八十·戴德 卷七 学一·黎靖德 提要·毛奇龄 卷六·吕祖谦 精神与物质·钱穆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六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六十五·道世 大智度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大般若經第五會序·欧阳竟无 梵网合注卷第六·智旭 论 王 阳 明·太虚 三唯论图释·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