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春之歌

杨沫的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时期学生运动,表现了那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日渐觉醒和分化。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林道静走过的道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她在未同群众、革命斗争结合前,只是徘徊在痛苦的歧路上,只有当她接触革命乃至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才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中揭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前途与归宿。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白莉苹、戴瑜等在白色恐怖下走着不同道路的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群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真切细腻,语言简洁流畅,通篇感情炽烈,富有艺术魅力。1959年2月,茅盾在《中国青年》第4期发表《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该文分析了《青春之歌》的思想性、艺术成就和存在的缺陷,言简意赅,全面中肯,不仅澄清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在《青春之歌》评价上的认识混乱,而且为文学作品的科学分析、评价树立了范例。

《青春之歌》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有商志传·钟惺
  五美缘·佚名
  谈薮·庞元英
  回天绮谈·麦仲华
  爱之焦点·张资平
  九云梦·金万重
  吴三桂演义·黄世仲
  女聊斋志异·贾茗
  赵子曰·老舍
  祁生天缘奇遇·佚名
  会仙女志·郦琥
  熊龙峰四种小说·熊龙峰
  约檀河之水·张资平
  觅灯因话·邵景詹
  篁君日记·沈从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诗曰:慷慨樽前发浩歌,休教世事苦

  • 山居杂诗·周作人

    一一丛繁茂的藤萝,绿沉沉的压在弯曲的老树枯株上,阿,我真做了怎样残酷的事呵!六月二十二日七长出许多新绿的大叶来了。二错看他作梅子,这却也便是他的迫切的死之歌了。六月十七日晚五见他一天一天的肥大起来,花还是火焰似的

  • 卷十二·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二(明)袁华 撰○絶句题野航壁緑水滑可染白石明可把高林落秋声谁舩系其下頋玉山园池十有六咏碧梧翠竹堂桐花落银床竹色被兰渚六合飞炎埃高堂不知暑玉山佳处玉山最佳处牕户絶纎埃门无俗士驾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蜀太后徐氏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於石共十六首丈人观早与元

  • 日闻录全文·李翀

       《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按:旌与节非一物,符节以合符为信,玺节以印封为信,则旌节以旌旗为信,又非瑞节之谓也。旌节旗类,孑孑干旌,招虞人以旌

  • 雍正上谕 一、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雍正

      【原文】  上谕: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由怀保万民,恩如四海,膺上天之眷命,协亿兆之欢心,用能统一寰区,垂庥奕世。盖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此天下一家,万物一体,自古迄今,万世不易之常经。非寻常之类聚群分,乡曲疆域

  • 朱子年谱卷一·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髙宗建炎四年庚戌秋九月甲寅先生生【行状先生讳熹字仲晦父朱氏为婺源着姓以儒名家吏部公擢进士第入官尚书郎兼史事以不附和议去国文章行义为学者师号韦斋先生吏部因仕入闽至先生始寓建之崇安五夫里今居建

  • 李玄通传·刘昫

    李玄通,雍州蓝田人。在隋朝任职,号鹰扬郎将。李唐军队进入函谷关,率领部属归唐,后授官定州总管。刘黑闼反叛,攻打定州,州城陷落而被擒获。黑闼重视他的才能,想任用他为大将,玄通叹息道:“我蒙受朝廷大恩,在中国东部总领一方军府

  • 卷七·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七     宋 黄仲炎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桓王崩七年而後葬见诸侯不恤天子之丧也僖公以夏四月葬而王使叔服先二月至鲁见天子急於奉诸侯之丧也冠屦倒

  • 卷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三王制王制者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制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其书采集秦以前古书所载而又杂取传记之说故与周官孟子不尽合程子曰孟子时载籍未经秦火然

  • 气寿篇第四·王充

    【题解】本篇论述人的寿命与承气的关系,故篇名叫“气寿”。王充认为,人寿命的长短不是上天有意安排的,而是取决于人在母胎里承受气的多少厚薄。承受气多的厚的,身体强健,寿命长,能活到百岁;反之则体弱,命短,夭

  • 序·颜元

    【颜元钞录家礼序作为礼文手钞序。】子朱子曰:「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昏、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体,固不可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虽其行

  • 卷八 治体·张伯行

    此卷论治本。盖明乎出处之义,则得时行道,务在提纲挈领,端阙治原,庶使天下知儒术之非迂疏而寡效也。朱子曰:古先圣王所以立师傅之官,设宾友之位,置谏诤之职,凡以先后从臾,左右维持,惟恐此心顷刻之间,或失其正而已。朱子曰:惟圣尽伦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王日休曰】如来。谓真佛也。第五分已言此意矣。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及转轮圣王之说也。   【李文会曰】空

  • 答 某 师 书·太虚

    某十年来所持论旨,在并宏大乘各宗,以通达其平等而标显其殊胜,平等达则障蔽除,殊胜显则信行起,义若相反,事固相成,言之间有抑扬,亦明其短长互见,无可高下而已。夫揉曲木欲令其直,必反其直而曲之而后能直。贤家判教,对大乘性相,抑之

  •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宗门杂录岩头三句 咬去咬住 欲去不去欲住不住 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

  • 见正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见正比丘疑无后世,佛借大树作喻说法,乃至为说种种譬喻,除其断,常,二见。

  • 思惟略要法·佚名

    全一卷。又作思惟要略法、思惟要略法经、思惟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述说大乘禅观之大要,略叙四无量观法、不净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生身观法、法身观法、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