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基,生平、里籍均不详。所作散曲中云:“献书北队挟策南州”;“半世磋跄,忘怀诗酒”;“多玉偷香,寻花问柳。放浪行,不自羞”。可能为其自我之写照。明·朱权《大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六鲍溶越女词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一作晩】不敢思君子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弄玉词二首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皇声天仙借女双翅猛五灯绕身生入烟去无影三清弄玉秦公女
却说王继鹏弑父杀弟,并将仇人一并处死,喜欢的了不得,遂假传皇太后命,即日监国。到了晚间,没一人敢生异议,便登了帝座,召见群臣。群臣皆俯伏称贺。继鹏改名为昶。册李春燕为贤妃。命李仿判六军诸卫事。仿为弑君首恶,心常
○宋书多徐爰旧本沈约于齐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次年二月即告成,共纪、志、列传一百卷,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今案其《自序》而细推之,知约书多取徐爰旧本而增删之者也。宋著作郎何承天已撰《宋书》,纪、传止于武帝功
光绪十八年。壬辰。夏四月。己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以拏获匪首。予江苏瓜州镇总兵吴家榜等奖叙。 ○庚寅。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记注 ○辛卯。上御黄幄
一四一、刑部残题本一四二、浙江巡抚萧起元残揭帖(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到)一四三、江宁巡抚周国佐揭帖(顺治十年十月初五日到)一四四、江南总督马国柱残奏本一四五、礼科给事中季开生揭帖(顺治十一年二月日到)一四六、「海
起太平兴国八年六月,尽十月六月乙酉朔,以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为右散骑常侍,以职方员外郎髙继申为两浙诸州转运使。丙戌,河南府言:“洛水涨五丈馀,坏巩县官寺、军垒,民庐舍殆尽。”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边珝卒。珝字待
唐悦良 字公度。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叔瑞祺。业商。已婚。初学于上海妥玛汉布学校。及圣约翰大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教育及心理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普林斯顿大学。习市政。民国四年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一宋 吕本中 撰襄公十有八年春白狄来左氏传春白狄始来公羊传曰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刘氏意林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相朝者考礼正刑一德以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二十七宣公【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毋敬嬴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周【匡王五年鲁宣公二年匡王崩弟定王立】郑【穆公二十年鲁宣公三年穆公卒灵公夷立宣四年灵公弑
昨日得二十五函,更發此函,心中無限欣悅,不覺瑣瑣詹言也。雲何喜耶?喜吾弟能以所學會友,孔門生趣將自此發動。昔以洙泗之傳,期諸漱溟與弟,果不負所期哉﹗陳學源君,相見于南京內院,頗多時日,今猶不倦所學,誠難得也。曾義甫君,與弟同赴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一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上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十三人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福州安国慧球禅师杭州天龙重机禅师福州仙宗契符禅师婺州国泰瑫禅师衡岳南台诚禅师福州白龙道希禅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
锦江禅灯卷第十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三十六世 破山明法嗣 大隋澹竹密禅师 内江姚氏子。生而颕异。刚毅不群。好面折征难。因见木鱼堕地。忽打脱底蕴。寓天童八载。如鳞在渊。歉烧尾耳
联灯会要卷第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三世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 襄州庞蕴居士(凡十五) 衡州衡阳人也。士问石头。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士口。士於此有省。后问马大师。大师云。
《小窗自纪》是晚明文学家吴从先所著的一部清言小品著作,全书四百余则,以修身养性为主,兼顾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天地宇宙发表看法和评说,与《小窗艳纪》《小窗清纪》和《小窗别纪》共称为吴从先“四纪”。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