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胤传

崔胤字垂休,是宰相慎由的儿子。

考中进士,升官至中书舍人、御史中丞。

喜弄阴谋,附依权势。外表看起来简朴谨慎,实则内心险诈狡猾。崔昭纬多次荐举他,由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其时王珙兄弟争河中之职,派胤为节度使,不能赴任。半年后,仍以中书侍郎职留京辅政。及至崔昭纬犯罪被杀,胤被贬为武安节度使,陆..执政。其时王室孱弱,南、北司各树党羽结交藩镇,内部相互排挤。胤一向与朱全忠要好,倾心与之联结。全忠上言胤有功劳,不宜安置在京都外,故而召回仍为宰相而驱逐陆..。

光化初年,昭宗自华州返都,力求抚平内部,而崔胤暗中为朱全忠撑腰,使他拥兵四出讨伐。皇帝厌恶他的做法,贬他为吏部尚书,又倚重陆..为宰相。适逢清海缺统帅,于是任胤为清海节度使。

当初,崔昭纬之死,都是王抟等人揭发其罪状的,胤连累遭贬,心中记恨。待到与王抟同为宰相,胤建议罢黜所有宦官,王抟不支持并劝说皇帝慢慢来。如今皇帝又把他外调了,就把王抟对皇帝说的话告诉全忠,要他揭发弹劾王抟依附宦官共谋害国,其罪该杀。其时崔胤在湖南,皇帝召回,仍居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兼领度支、盐铁、户部使,而赐王抟自尽。

中尉宋道弼、景务..等人也都被诛。从此崔胤权震天下,虽宦官亦皆侧目屏息。

到此,胤四次拜相,人称“崔四入”。

中尉刘季述将皇帝幽禁在东内,拥戴德王执政。刘季述虽深恨胤,但惧怕全忠的强悍,不敢杀胤,只是罢免了他的政府职务。胤催促全忠发兵西进,责问季述幽禁皇帝的罪状。全忠派张存敬攻河中,掠取晋、绛。神策军大将孙德昭常表现出对阉人软禁侮辱天子的事十分愤懑,胤指使判官石戬与德昭交游,窥察其心。德昭每次醉酒后必哭,胤探得他的心事后,就要戬去劝说:“自从刘季述废天子,天下人从未忘记,武夫义臣都切齿痛恨。此次谋反,只是季述、仲先罢了,别人慑于他们的权威,并未参与谋划。

如果你能诛杀这两个混蛋,迎皇上复辟,岂不功成名立?如果不早打算,这功怕会被别人抢先了呢。”德昭认为对,戬于是把胤的计谋告诉他,德昭同意,胤割断衣带与他盟誓。不久就杀了季述与仲先。论功升胤为司徒,胤辞谢不就,仍使辅政,归还被夺的政职。皇帝感胤之恩,每次接见他不称其名而呼其字,胤所得宠遇无可比拟。

天复元年(901),全忠已攻陷河中,进逼同州、华州。中尉韩全诲因胤与全忠要好,担心会诱导全忠来清君侧。于是要求皇帝罢胤的政职,没等到皇帝同意下令,就急匆匆地把皇帝挟持到凤翔。

胤恨皇帝被挟持,不肯跟去,召全忠领兵来迎回天子,令太子太师卢渥率群臣欢迎全忠。起先,全忠到华州,派幕府裴铸奏事,皇帝不得已,只好听任他来朝。至此,胤为他策划,用兵威慑行营。皇帝下诏促他回镇。同时诏令卢渥等人西来。

全忠上表说:“过去写诏书都由宰相执笔,如今得知不是陛下的本意,臣已被他误引。现军队已经入关,请求能与李茂贞相约消除误会,共同迎接銮驾回京。”

茂贞却弹劾道:“崔胤畜养玩命之徒,竟然支用专利之款,又令亲信陈班与京兆府募兵保卫其私宅。天子出巡,派五位使者去召他,他安卧不动,只是上表辞谢。”当时皇帝见了全忠的表也很生气,于是下诏书严责崔胤,命他为工部尚书,免除其政职,胤出京居于华州。

当初改元天复后,宦官们对崔胤委屈听命,无事不先和他商议。每次皇帝与他在宫中议论军政大事,往往谈到天黑。胤建议除绝所有宦官,令宫人掌管宫内事宜。韩全诲等探知后,一起到皇帝面前乞求哀怜。皇帝于是诏令胤以后有所奏请时,都用书面密封,免被窃听。

宦官们越发恐惧,更加想知道胤的计谋。

于是找到识字的美女宗柔等人,安排在皇帝左右,侦察他们的计划。胤的计谋渐渐泄露出去,宦官们或哭泣或怨恨,人人自危。劫持天子的计策就这样确定了。

崔胤在华州时,多次替全忠筹划歹计。全忠率兵回驻河中,胤到渭桥迎接,向全忠敬酒,还亲自唱歌以助兴。其时李茂贞杀死韩全诲等人,与全忠言和。

皇帝急召崔胤,墨笔诏书发了四道,朱笔御札也发了三封,但胤却称有病而辞谢。

及至皇帝离开凤翔到全忠军中,胤才在路上迎接圣驾。仍任他为平章事,晋升司徒,兼掌六军十二卫等事。又下令将他的家迁居右军,赐给帷帐器用等物十车。胤奏道:“高祖、太宗时没有内侍掌军权的。天宝以后宦官权渐盛。德宗分羽林军为左右神策军,令宦者主掌,不过以二千人为限。以后参与执掌机密,以致内务百司全归中人主管。他们彼此包庇为非作歹,朝廷权威减弱。祸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恳请罢斥左右神策、宫内各司使以及各道监军。”于是宫内外宦官全部诛杀,诏命的传送宣读只用宫人宠颜等人。

皇帝在凤翔时,用卢光启、苏检为宰相,胤都把他们赶走杀掉。对跟随去凤翔的近臣陆..等三十多人也都罢斥,只有裴贽一向孤立可控制,留下共掌政事。

至此,皇帝的动静全取决于胤,没人敢说一句话。胤建议由皇子为元帅,全忠为副帅,以示褒奖他迎驾的功劳。全忠私心觉得辉王年幼可利用,所以胤有这样的建议。皇帝说:“濮王年长,派他如何?”回到宫中召翰林学士韩亻屋商量,亻屋暗中助胤,终于不能改变胤的建议。全忠东归,群臣列班直送至长乐驿,胤更远送到灞桥饯行,欢饮至二更天才回。皇帝立时召见问“:全忠一路顺利吗?”又与胤对饮,命宫女做舞剑曲,直至四更天。

胤回去,还赐两个宫女,胤坚持辞谢才作罢。这时,天子孤危无助,威严全失,胤的挟持皇帝竟到了这地步。又进官侍中,封爵魏国公。

自凤翔回京,崔胤揣度全忠有篡夺之心,自己位居宰相,担心哪一天祸发,因此想掌握一部分兵权。他假意对全忠说“:京师太靠近李茂贞,不可不防,需要募兵守卫。如今左右龙武军、羽林军、神策军徒有虚名。请每军设置四名步将,每将率领二百五十人;设置一名骑将,率领一百人。让他们轮番值卫。”派京兆尹郑元规为六军诸卫副使,陈班为威远军使,在京师市井募兵。全忠明白他的意思,表面同意。胤于是拆毁佛塔,取铜铁做兵械。全忠暗中让手下的汴人几百个来应募,又派儿子朱友伦入宿卫军。一次玩球,友伦不幸从马上跌下身死,全忠怀疑是胤的阴谋,大怒。当时,有传言说崔胤将挟持皇帝到荆、襄,而全忠也正打算胁迫皇帝在洛阳建都,担心其建议会遭到反对,于是密表揭发崔胤专权乱国的罪行,请问罪诛杀。皇帝遂罢胤为太子少傅。全忠令儿子友谅带兵包围开化坊崔宅,杀死崔胤。应募的汴州兵士都出来控制局势,市民们争相用瓦砾掷击胤尸,该年胤五十一岁。郑元规、陈班等都被杀。此乃天复四年(904)正月之事。

崔胤罢官后三天被杀。死后十天,全忠胁迫皇帝迁居洛阳,并将长安的居民都赶出东迁,拆房子的木材在渭河中顺流而东。老人孩子也赶上路,啼哭声沿路不绝,都大骂:“国贼崔胤引来朱全忠出卖社稷,使我们流离失所。”起先,全忠虽据有河南,但各强悍诸侯互相牵制,还不敢决然篡夺。及至崔胤离间宫廷,与他相结,才得步步实现野心,取皇权而成强大之势,终于亡唐天下。崔胤身被杀,宗族遭灭。世人说崔慎由晚年无子,曾遇见一个怪和尚,得到他的法术,才生了胤,取字缁郎。及胤任宰相,他叔父崔安潜曾感叹“:我们父兄辈刻苦以保持的门户,将来一定会被缁郎败坏的。”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脱脱
  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蔡东藩
  ●卷二十五。诗文六·梁章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敘·佚名
  第二十五册 天命六年八月·佚名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六十五·傅恒
  卷十四·佚名
  卷三·司马迁
  废帝纪·李延寿
  裴茂传·刘昫
  杜如晦传·欧阳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默订·李渔

    (生上)焚书有令莫横经,且避江湖作客星。今夜月明聊自饯,阳关一曲唱还听。小生自蒙高邻仗义,不受券约,假以多金,眼见得治生有赖,行囊早已办就,只在明日起行。是便是了,我乃无家无室之人,作客与在家总是一样。论起理来,今日出门,只该

  • 第五出 奸图·李渔

    〖水底鱼儿〗(丑冠带,引众上)天子陪堂,新封篾片王。人人趋奉,放来屁也香。下官朱彬是也。本姓姓江,原是京师一个小小光棍。只因在司礼监刘公公门下走动,摸着他的欢心,终日帮闲凑趣,只指望讨几封荐书,往各衙门走走,骗些银子用的。

  • 词集·秋瑾

    深院月中秋初月皎洁,喜成前调。俄为云掩,戏填此解。凭伫月,坐披风,沉香初焚小语喁。底事嫦娥羞掩态,倩云深闭广寒宫?南浦月前题喜得蟾光,长天今夜清如水。许多心事,欲诉珠帘底。才见窥窗,何事匆匆避?聊缘因是:怕看周影,勾起离人思

  • 卷三·乾隆

    卷三陇西李白诗三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原选者评。朗如行玉山。可作。白自道

  • 第二十三出 求计达情·佚名

    【风入松】(生)一段姻缘不到头,有话莫说共谁愁。★(左人右再)得红叶到御沟,无媒人不得入头。千般万样计较,不知到底乜尾梢(稍)?闷如长江水,江水不断流。一点相思怨,长挂在心头。伯卿今旦落(洛)尽头面,望卜(莫)见五娘。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绎史卷四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庆父之乱【三桓始事】吕氏春秋东野稷以御见荘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荘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驹百而少及焉顔阖入见荘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荘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荘公召

  • 钦定执中成宪卷六·佚名

    汉新书贾谊曰操徳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惑明好恶则民心化密事端则君道神凡权重者必谨于事令行者必谨于言则过鲜矣史记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

  •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父亲周信,少年时在州郡当官,历任乐乡、平舒、平成三县县令,都以清廉能干出名。周惠达自幼就有志向操守,好读书,容貌漂亮,举止有节,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看重他的。魏国的齐王萧宝夤任瀛州刺史时,征召周惠

  • 浑蠨传·欧阳修

    浑蠨本来是铁勒部族九姓中的浑姓。世代任皋兰都督,父亲浑释之,有文才武艺,参加朔方军,战功多,经多次提升,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广德年间,与吐蕃作战阵亡。浑蠨十一岁就很会骑马射箭,跟随父亲释之秋天防卫边

  • 卷第四十八·佚名

    宗室八封拜八皇叔祖宗汉检校司徒移镇制元符三年正月庚寅徽宗即位门下。朕绍国之绪。承天之休。未堪多艰。惟新厥德。用谨惇宗之义。以昭践祚之恩。皇叔祖、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彰德军节度使、嗣濮王宗汉。迪德有

  • 卷第三十九·佚名

    皇女四封拜四皇第六女特封寿庆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门下。笃天性之至爱。则仁始于亲。尊王道之丕彝。则礼先乎近。眷予幼女。早膺设帨之祥。举国旧章。爰布告廷之命。皇第六女、柔嘉异禀。温惠夙成。分宝婺之凝辉。

  • 史记索隐后序·司马迁

    夫太史公记事,上始轩辕,下讫天汉。虽博采古文及传记诸子,其闲残阙盖多。或旁搜异闻,以成其说。然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覈而文微。是以后之学者多所未究。其班氏之书,成于后汉,彪即后迁而述,所以条流更明,且又兼采众贤,群理毕备。

  • 第二章 好色必死·佚名

    吴泽云先生曰。人自赋气成形而后。最重者莫如生命。然未能养生。安知保命。既知保命。即能养生。此不易之理也。乃近世人心不古。风俗浇漓其最足戕贼人之生命者。要惟色为巨。色犹刃也。蹈之则伤色犹鸩也饮之则毙虽男

  • 卷三十三·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普说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云:“山僧教人识取自已。师僧家闻得了,却云初机学人看底事。有甚难会。你且缓缓且子细。你用何者名自已。败如古德对自已语云:‘游山玩水。’你道我会也

  • 第八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八卷翻经沙门慧沼撰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四天王观察人天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言来意者。上来九品明经正宗利益时会。自下二十一品并是流通利益末叶。正宗之内有果行境三

  • 死亡草·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草》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草The Thirteen Problems本书是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另一大侦探马普尔小姐的华丽探案集。

  • 南归·田汉

    现代独幕话剧。田汉著。初载1929年7月《南国月刊》第1卷第2期,后收入1930年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五集。剧本描写一个流浪诗人被一场战乱弄得家破人亡,他所爱恋的一个牧羊姑娘也嫁了别人忧伤死去。于是他又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