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

教多显谈,宗多密(隐密地)说。宗之显(显谈)者,如达磨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马祖云:“即心即佛。”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则与《法华》、《楞严》诸大乘经,毫无异致。总之六祖前多显(显谈),六祖后多密(隐密地说)。愚人不知宗、教语言同异之致,每见宗师垂问,教家不能加答,遂高推禅宗,藐视教典。佛经视作故纸,祖语重愈纶音(纶音即圣旨)。今之欲报佛恩,利有情者,在宗则专阐宗风,尚须教印。在教则力修观行,无滥(混滥)宗言。良以心通妙谛,遇缘即宗。柏树子,干屎橛,鸦鸣鹊噪,水流花放,欬唾[1]掉臂[2],讥笑怒骂,法法头头[3],咸皆是宗。岂如来金口所说圆顿妙法,反不足以为宗耶?何须借人家扛子,撑自己门庭?自家楩(pián楩木)楠(楠木)豫章[4],何故弃而不用?

  [1] 欬kài唾:言笑,谈吐。

  [2] 掉臂:甩胳膊,展手。

  [3] 法法头头:种种法,种种路头。

  [4] 豫章:嘉木名。

须知法无胜劣,唯一道而常然。根有生熟,虽一法而益别。然则教外别传之说非欤?曰:言教外别传者,令人于指外见月也。又宗家提持[1],超越常格之外,名为教外别传。然此四字,埋没多少豪杰,今为道破。对教说,则曰教外别传。机锋转语等,亦是教。对宗说,则曰机锋转语外别传。庶(或许)不至辜负佛祖,徒造口业矣。若真佛教不能传佛心印,则已得别传之迦叶(shè),阿难,马鸣,龙树,当另宏别传之法,何用结集三藏,注经造论为哉?宗须教印者,如木须从绳[2]则正也。(宗教不宜混滥论)

  [1] 提持:提携护持,指禅宗祖师随缘应机使用的种种特殊的提示方法。

  [2] 木须从绳:木材的曲直必须要用绳墨来规范。

猜你喜欢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佚名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佚名
  阿育王经 第五卷·佚名
  卷第九·智旭
  卷二十三·佚名
  卷第三十四·李通玄
  信本际品第八十·佚名
  竹 阴 闲 话·太虚
  剩录序·元来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忆先品第二十二·佚名
  总目卷第二·智旭
  卷第二十八·永觉元贤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下·智顗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曲品叙·祁彪佳

    予素有顾悞之僻。见吕郁蓝《曲品》而会心焉。其品所及者,未满二百种;予所见新旧诸本,盖倍是而且过之。欲嚽评于其末,惧续貂也,乃更为之,分为六品;不及品者,则以杂调黜焉。品成而叹曰:词至今日而极盛,至今日而亦极衰。学究、屠沽

  • 第四十一出 见月·洪昇

    【仙吕入双调过曲·双玉供】【玉胞肚】〔杂扮四将、二内侍,引生骑马、丑随行上〕〔合〕重华迎待,促归程,把回銮仗排。离南京不听鹃啼,怕西京尚有鸿哀。【五供养】喜山河未改,复睹这皇图风采。〔众百姓上,跪接介〕扶风

  • 卷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 宋 陆游 撰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佑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

  • 卷一百十五·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八 江总【二】 诗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以下五言】 翠渚还銮辂瑶池命羽觞千门响云跸四泽动荣光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虹旗照岛屿凤盖绕

  • 序·佚名

    元诗若干卷合古诗歌行律诗若干首宁波孙原理采辑陈孟诚编选定海邑丞张侯中达校正其子再昌再隆请锓梓侯俾予叙诸篇端予谓侯之诗已板行于时脍炙人口孟诚以科第进宰古田而归尤精于诗原理亦精于诗者也用心若是予可已于言哉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十二月庚寅朔 上视大祀牲于南郊○兵部奏旧例不系应捕而能擒盗者冠带总旗一名以上升署一级余丁给赏盗木处决者给赏今锦衣等卫所副千户并冠带总旗舍人校尉余丁等不系应捕而所擒获盗有已处决者有瘐死及充军者方

  • 卷三十六·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六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宋公族废兴【鱼石之乱 子罕之贤 华向之乱乐大心辰地之乱 桓魋之乱 大尹之乱 内附景公灭曹】成公十五年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

  • ·庚戌岁试手谕·丁曰健

    童试功名虽小,为国家取士之始,而亦上天劝赏阴隲之权;为考官者取黜之间,鬼神监之。此本学政之所以每届考试,必昭告于城隍也。尝有为子弟钻谋,徼幸成名,不久或丧身败家;此逆天之报,求荣反以自害。何如安分读书,自然

  • 郭英乂传·刘昫

    郭英乂,是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的季子,年少时继承父亲家业,学习武艺,在河、陇期间受封,凭借军功多次升为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年(756),肃宗在朔兴兵,英 乂由于是出自将门被任用,升为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

  • 卷三百三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宗元佑元年三月守庆州范纯粹乞以弃地易被虏之人疏曰臣自元丰元年在陕西路备员监司适当军兴之时至七年乃得还朝

  • 卷八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十一【礼器图四】案五音生於黄锺黄锺为宫而管九寸九之则其数八十一三分宫去一而下生徵其数五十四三分徵益一而上生商其数七十二三分商去一而下生羽

  • 附 录·王充

    《论衡》佚文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燔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

  • 卷二十九·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九天子之孝课农桑【臣】按经文言五等之孝既毕即发天经地义民行之防所谓天经者邢昺疏以为日月星辰以时转运于天所谓地义者邢昺疏以为地有常利山川原隰动植物产人事因之以为晨羞夕膳也经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略说大轮一字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告诸宿曜天并诸眷属言。汝等谛听。此妙吉祥童子。真言仪轨灌顶曼拏罗法护摩仪则。汝等一切不得违犯。彼

  •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窥基

    大乘窥基撰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初中有二。一明经因起即谓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后九百年。上请慈尊为开中道说。瑜伽十七地中边分别论等并弥勒所谈。并如广章说。有少差异如别纸。二明论因起者。摄大乘云

  • 量处轻重仪末·道宣

    第十三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贮器。及俱夜罗器(此方译为随钵器。即钵内所宬者也)剃刀律并断轻(其例有三。初衣。二器。三革履。事通五众)。一现成衣服(初明出家所服。后明非出家所服)谓三衣覆膊只支裙衫帔服坐具诸杂衣裳等

  • 谈辂·张凤翼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三卷。明张凤翼撰。见《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今存有《百陵学山》本、《快书》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卷中多杂议,然也有一部分传闻杂记,具小说味。这些杂

  • 鬼手·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孙了红所著小说。有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在一处俱乐部里,喷着浓烈的土耳其烟,述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的开头,很带着一点恐怖性。笔者且把钢笔尖挑开这故事的幕布,介绍于读者之前。这是一个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