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曲选

又名《元人百种曲》。是现存流布最广的一部元人杂剧总集。明代臧懋循辑。二十集,一百卷。懋循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他博闻强识,精通音律,著有《负苞堂集》。在《元曲选序》中说:“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认为戏曲应该“雅俗兼收”。他对那些“出入乐府,文采灿然”的所谓“名家”的作品并不重视,而认为“摹拟曲尽”,“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作品,才是曲中的上乘。他选本书的目的,是想把元人杂剧中的好作品都网罗在一起,并使当时的南曲作家“知有所取则”,以尽元曲之妙。此书成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分二十集,每集五种,共百种。所收作品数量多,占现存的元人剧本三分之一;同时,雅俗兼收,其中包括元代名家名作九十四种,如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感天动地窦娥冤》,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等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对不知名的优秀作品,可能在科介宾白上不够完整,文字不够通顺,经过他“参伍校订”、“删抹繁芜”的编次工作,并附音注,不仅科白完整,戏文也通顺易懂。明人杂剧六种,今存元杂剧约一百五六十种,大多赖此保存,为元曲流传作出贡献。有明代万历中吴兴臧氏刊本,民国七年(1918)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博古堂本影印,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世界书局版重印本。今人隋树森所编《元曲选外编》,辑录《元曲选》以外元人杂剧六十二种,对文字略作校订,并加断句。基本包括了全部元代杂剧。

《元曲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目录
(3)●序?曲论目录
(4)●元曲选序
(5)●序二
(6)●天台陶九成论曲
(7)●元曲论
(8)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9)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10)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11)郑孔目风雪酷寒亭
(12)吕洞宾度铁拐李岳
(13)王月英元夜留鞋记
(14)罗李郎大闹相国寺
(15)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16)薛仁贵荣归故里
(17)谢金莲诗酒红梨花
(18)迷青琐倩女离魂
(19)醉思乡王粲登楼
(20)㑇梅香骗翰林风月
(21)包龙图智勘后庭花
(22)布袋和尚忍字记
(23)楚昭公疎者下船
(24)崔府君断寃家债主
(25)崔府君断寃家债主
(26)裴少俊墙头马上
(27)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28)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29)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30)黑旋风双献功
(31)吕须贾大夫■〈言〈宀卒〉〉范叔
(32)死生交范张鸡黍
(33)吕洞宾三度城南柳
(34)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35)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36)杜蘂娘智赏金线池
(37)感天动地窦娥冤
(38)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39)望江亭中秋切鲙
(40)温太真玉镜台
(41)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42)赵氏孤儿大报雠
(43)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44)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45)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46)梁山泊李逵负荆
(47)沙门岛张生煑海
(48)说鱄诸伍员吹箫
(49)月明和尚度柳翠
(50)同乐院燕青博鱼
(51)包待制智赚灰阑记
(52)便宜行事虎头牌
(53)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54)半夜雷轰荐福碑
(55)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56)江州司马青衫泪
(57)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58)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59)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60)西华山陈抟高卧
(61)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62)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63)李太白匹配金钱记
(64)玉箫女两世姻缘
(65)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66)宜秋山赵礼让肥
(67)洞庭湖柳毅传书
(68)汉高皇濯足气英布
(69)尉迟恭单鞭夺槊
(70)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71)鲁大夫秋胡戏妻
(72)秦修然竹坞听琴
(73)河南府张鼎勘头巾
(74)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75)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76)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77)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78)包待制陈州粜米
(79)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80)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81)玎玎珰珰盆儿鬼
(82)冻苏秦衣锦还乡
(83)风雨像生货郎旦
(84)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85)昊天塔孟良盗骨
(86)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87)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88)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89)两军师隔江斗智
(90)孟德耀举案齐眉
(91)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92)庞涓夜走马陵道
(93)萨真人夜断碧桃花
(94)神奴儿大闹开封府
(95)随何赚风魔蒯通
(96)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97)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98)杨氏女杀狗劝夫
(99)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100)争报恩三虎下山
(101)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102)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103)花间四友东坡梦
(104)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105)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106)李素兰风月玉壶春
(107)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猜你喜欢
  吴儆诗集·吴儆
  曲藻·王世贞
  红梨记·徐复祚
  唐四僧诗·佚名
  元诗纪事·陈衍
  渔洋诗话·王士祯
  曹文贞公诗集·曹伯启
  筠谷诗集·李辕
  廿一史弹词·杨慎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佚名
  争报恩三虎下山·佚名
  子虚赋·司马相如
  迷青琐倩女离魂·郑光祖
  衡曲麈谭·张琦
  种玉记·汪廷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沈约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晋初,索头种有部落数万家在云中。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驰遣军助腾。怀帝永嘉三年,驰弟卢率部落自云中入雁

  •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七十五·赵尔巽

      鄂尔泰弟鄂尔奇、子鄂弼、鄂宁 张廷玉子若霭、若澄、若渟、从子若溎   鄂尔泰,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汪钦。国初有屯泰者,以七村附太祖,授牛录额真。子图扪,事太宗,从战大凌河,击明将张理,阵没,授备御世职。

  • 第七十二回 擒刘辟戡定西川 执李锜荡平镇海·蔡东藩

      却说顺宗改元永贞,因关系一代正朔,所以就贞元二十一年间,即已改行。至宪宗禅位,应复改元,当下将永贞二年,改为元和元年。正月朔日,宪宗带领百官,至兴庆宫朝贺顺宗,奉上尊号,称为应乾圣寿太上皇,礼毕还朝,方受群臣庆贺。过了

  • ●复社纪略卷之二·陆世仪

    崇祯庚午乡试,诸宾兴者咸集,天如又为金陵大会。是科主裁为江右姜居之曰广;榜发,解元为杨廷枢,而张溥、吴伟业皆魁选,陈子龙、吴昌时俱入彀,其它省社中列荐者复数十余人。明年辛未会试,伟业中会元,溥与夏曰瑚又联第,江西杨以任、

  • 春秋别典卷九·薛虞畿

    鲁昭公【元年庚申在位三十二年周景王四年】宰我聘于齐而反见夫子曰梁丘据遇虺毒三旬而后瘳朝齐君齐君防大夫众賔而庆焉弟子与在賔列大夫众賔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以献方将为病也今梁丘已疗矣而诸夫子乃复献方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九 【起丁未周赧王元年○止甲寅秦庄襄王三年】凡六十八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周自赧王五十九年献地於秦通监即以秦继周统纲且仍分注之何哉六国未平秦犹不得称正统也今遵纲目无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太祖乾德元年侍中平章事范质谏伐河东奏曰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顔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八庆祝五【贡献五】都察院左都御史【臣】揆叙【臣】赵申乔左副都御史【臣】瓦尔达【臣】明安【臣】田从典【臣】崔徵璧?进宋板易象大旨一部宋板尚书注疏一部宋板周礼一部严氏诗缉一部

  • 尚书埤传凡例·朱鹤龄

    经文不全解故不全载昔赵子常【汸】说春秋有杜氏补注一书专取杜注之阙略舛譌者订正之予此书实仿其体学者先读蔡传然后参观此书斯本末毕见矣汉唐二孔氏去古未逺名物度数之学多得其真蔡氏训释义理诚迥出注疏之上然稽古却

  • 别通篇第三八·王充

    【题解】本篇题为“别通”,旨在如何识别“通人”。所谓“通人”,就是《效力篇》中提到的“文儒”。王充认为,知识是财富。知识越多,财富就越多。所以“富人不如儒生,儒生不如通人。”通人知识渊博,胸怀“古

  •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已知要得佛。要中竟要作要并得要已竟并要已,更无当要。当礼应无所著。名闻无有量。所语言说譬如明月明为弟子得明知畏脑罪从生能坏幹已知五种阴得明成败如有当稽首听。佛言:行道者当知。五阴出入成败。譬如人命欲尽在呼

  • 甲二 正宗分——乙一 显一乘境·太虚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显一乘境  丙一 正明权实三根得记  丁一 初周说法  戊一 世尊晓喻  己一 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  第一周说法中,约分为四:一、世尊晓喻,二、鹙子领解,三、如来述成,四、佛为授记是

  • 起世因本经卷第一·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阎浮洲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迦利啰窟。尔时彼处众多比丘。饭食已皆出来集迦利啰堂。一时坐已。各生是念。同共议言。诸长老辈。未曾有也。今此世间。天地众生。所居国土。

  •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合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忏悔品第四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姝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

  • 徐孝穆集笺注·徐陵

    六卷。南朝陈徐陵 (507—583)撰。清吴兆宜 (约1672前后在世)笺注。徐陵字孝穆,东海郯 (今山东郯城)人,徐摛子。八岁能文,十三岁通老庄,其诗文与庾信齐名,号 “徐庾体”。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据《陈

  • 超日明三昧经·佚名

    二卷,西晋聂承远译。佛因普明菩萨之问说超日明定,又随诸菩萨之问而说诸法,终受日天子供养。佛游柰园。与二万八千比丘,八万菩萨众俱。讲大乘业无极之慧。善宝长者与千人俱。以七宝华供佛。佛令成盖,光照十方,集诸大众。普明

  • 千山剩人禅师语录·函可

    明函可说,元赋等编,今羞等录。六卷。卷首收像赞、序、请启;卷一卷二收上堂;卷三卷四收小参;卷五收普说、茶话、问答;卷六收拈古、颂古。偈、书;卷末附重梓姓氏、塔铭、塔碑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