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八

庆祝五【贡献五】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揆叙【臣】赵申乔左副都御史【臣】瓦尔达【臣】明安【臣】田从典【臣】崔徵璧?

宋板易象大旨一部

宋板尚书注疏一部

宋板周礼一部

严氏诗缉一部

稽古录一部

隆平集一部

五经图一部

朱载堉历书一部

朱载堉乐律书一部

陈则通春秋提纲一部

唐文粹一部

三体唐诗一部

朱子六经四书图一部

列子一部

扬子一部

重编广韵一部

杜诗一部

董其昌临顔真卿书

赵孟頫书耕织图诗

文徵明书四体千字文

祝允明书梅花诗

赵孟頫草书千文

赵孟頫学书笔法

董其昌仿怀素帖

米芾书天马赋

白玉龙荷花盃

宣窑荷花盘一对

宣窑花浇一对

西洋半圈仪

西洋蜜蜡罐

蟠桃玉盃一对

万年一统玉水滴

万寿无疆墨

宣窑马挂瓶

双螭法琅鼎

澄泥砚

玉香炉

永乐填白碗一对

赵孟頫八骏图

宋元诸名家千金册

勾龙爽尧民击壤图

仇英维摩讲法图

米友仁春山烟雨图

唐小李将军僊山楼阁图

黄公望层峦耸翠图

通政使司通政使【臣】刘相【臣】郝惟谔通政【臣】罗瞻【臣】郝林【臣】王景曾【臣】张德桂参议【臣】苏伯霖【臣】关保【臣】陈汝咸恭

经济类编四套

通监纪事本末十套

六臣文选六套

近思录一套

三苏文粹二套

人物志一套

诗学大成二套

赵孟頫行书梅花诗

赵孟頫楷书兰亭跋

解缙大字游南岳赞

董其昌书四勿箴

董其昌书唐柳宗元观庆云图诗

刘松年天保九如图

马远松云瑞鹿图

戴嵩松林虎啸图

赵孟頫扁舟待月图

赵孟頫湖山秋色图

倪瓒平林诗思图

林良碧梧栖凤图

吕纪掇锦图

仇英竹溪僊馆图

仇英汉宫春晓图

唐寅秋山访友图

蓝瑛千峰雪霁图

双螭捧寿玉鼎

脂玉寿盃一对

水晶笔架

玛瑙水中丞

哥窑笔洗

宣德五彩盘一对

宣德窑把碗一对

弘治窑盘一对

正德绿龙盘一对

嘉靖窑碗一对

汉玉笔屏

澄泥砚

大理寺卿仍兼太常寺卿【臣】荆山大理寺卿【臣】孟世泰太常寺卿【臣】李敏启大理寺少卿【臣】巴霁纳【臣】邵观太常寺少卿【臣】佟霭【臣】黄叔琳?

元刻五经全文二函

二十一史文选二十四函

元刻国朝文类二函

宋刻南华经四函

元刻列子至德真经一函

元刻王通中说一函

宋刻陶潜集一函

宋刻柳宗元集二函

元刻翰墨大全八函

元刻绀珠集二函

太史华句一函

金石韵府一函

米芾行书圣德诗

朱子书锦江春诗

赵孟頫金书金刚经

赵孟頫行书文赋

赵孟頫书逍遥斋记

董其昌行书昼锦堂记

董其昌行书春晴诗

董其昌行书春雨诗

李公麟诸天梵象图

赵令穰春江远眺图

赵干桃坞春云图

曹云西溪山平远图

徐贲浮岚暖翠图

宋刻丝蟠桃献寿图

李公麟瀛洲文会图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赵伯驹僊山楼阁图

雷瑛大会庆寿图

仇英春夏秋冬四景图

仇英春和览秀图

玛瑙福德文星

银晶寿僊

万寿玉尊

夔龙玉壶

夔龙玉瓶

夔龙合璧

庆云玉盃

四喜玉盃

蟠桃玉盃

水僊玉盃

青绿商尊

哥窑乳炉

均窑元寿花尊

官窑飞戟花尊

宣窑青花水盛

宣窑葵花盃二对

宣窑青花盘一对

万窑彩色庆寿宫碗一对

万窑龙凤呈祥盘十面

景星宋砚

龙尾宋砚

名人画扇二十柄

内务府包衣昂邦【臣】赫奕?

寿佛一尊

灵芝一本

古书一部

古画一轴

【臣】画炕屏一架

【臣】画一轴

营造司郎中【臣】佛保?

太极宝坐一座

晋书一套

古琴一张

万寿玻璃镜

百子拱寿图

金刚子念珠

豆瓣楠书架

蟠桃盒

吉庆如意天然葫芦

百僊拱寿靠背

洪福似海坐褥

芝鹤双瑞迎手一对

顺天府府尹【臣】屠沂府丞【臣】王懿?

宋抄欧阳修全集

宋板韵疏

旧板古今谈荟

文徵明手录通监

董其昌书唐张嗣初春色满皇州诗

董其昌画千岩竞秀图

赵孟頫墨竹

万年如意玉壶

夔龙拱寿玉香炉

太仆寺卿【臣】阿锡鼐【臣】周道新?

水经二套

喻林四套

米芾书阊阖篇

苏轼书四时行乐诗

戴文进三星图

唐寅江村渔泊图

宋磁梅瓶

明宣德炉

玉连环壶

国子监祭酒【臣】查喇【臣】徐日暄司业【臣】察尔岱【臣】登德【臣】鲁瑗?

文献通考二十函

朱子经济文衡二函

董其昌广文字会宝二函

赵孟頫学士登瀛图

仇英僊山楼阁图

谢小僊万年福禄图

李公麟瀛洲会奕图

郭熙嵩山疉翠图

魏之璜瑞芝僊鹿图

董其昌关山初霁图

马远僊山瑞霭图

汉玉寿桃盃一对

汉铜鼎一座

汉铜尊一座

宋端石宫砚

墨晶狮镇纸

成窑青瓶

嘉窑红瓶

鸿胪寺卿【臣】安保恭

寿佛一尊

赵伯驹山水

黄居寀花竹

仇英十公图

仇英龙宫图

周之冕画栢

周之冕画松

汉铜瓶

宣铜炉

钦天监监正【臣】明图治理历法【臣】纪理安恭

大清康熙万年历一套【计四本】

平立方根万数表一套【计一本】

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 表十四·赵尔巽
  卷一百四十二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春秋战国异辞卷六·陈厚耀
  中国赴圣路易赛品·佚名
  班马异同卷二十·倪思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纪昀
  九二一 湖北巡抚姚成烈奏解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并缮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五九 北大感旧录五·周作人
  戴僧静传·萧子显
  张胄玄传·魏徵
  张叔夜传·脱脱
  王之诰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实甫

    (夫人排桌子上,云)红娘去请张生,如何不见来?(红见夫人云)张生着红娘先行,随后便来也。(末上,见夫人施礼科)(夫人云)前日若非先生,焉得有今日;我一家之命,皆先生所活也。聊备小酌,非为报礼,勿嫌轻意。(末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 卷六·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六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好事近          宋子京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

  • 四集目录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录六卷四十一丁酉元旦元旦试笔李士达岁朝村庆咏檀玉如意题嘉靖雕漆八方飞龙盒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降旨加账昨岁甘肃安徽偏灾州县诗以志事白玉云龙罋曹知白双松竞秀命普免甘肃积欠诗以志

  • 93.韦庄:秦妇吟·施蜇存

    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少年时,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乾宁元年(公元八九四年)进士及第,释褐,授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庄为判官。后受王建辟,掌书记。未几,朝廷徵为起居郎,王建上表留之。及王建自立为蜀王,庄为其心腹,首

  • 提要·洪迈

    【臣】等谨案野处类藁二巻宋洪迈撰迈以才学赡博雄视一时所着容斋随笔夷坚志唐人万首絶句俱别着録其文集见于宋艺文志者有野处猥稿一百四巻琼野録三巻而陈振孙书録解题祗载有此集二巻且云全集未见则当时传播已稀惟明张

  •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李延寿

    任城王云,和平五年封。少聪慧,年五岁,景穆崩,号哭不绝声。太武抱之泣曰:“汝何知而有成人意也!”献文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大官,听讼,甚收时誉。及献文欲禅位于京兆王子推,王公卿士莫敢先言。云进曰:“父子相传久矣,皇魏未之

  • 卷二百五 治平二年(乙巳,1065)·李焘

      起英宗治平二年五月盡是年七月   五月庚申朔,樞密院奏:「嘉祐三年詔非軍職當罷橫行,歲滿當遷及有戰功殊績皆不得除正任,當遷則改州名,或加檢校官、勳封、食邑。按會要此詔乃三年十一月降,今附此,更不別出於彼。自降詔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杜工部诗年谱原序·鲁訔

    骚人雅士同知祖尚少陵同欲模楷声韵同苦其意律深严难读也余谓少陵老人初不事艰涩左隠以病人其平易处有贱夫老妇所可道者至其深纯宏妙千古不可追迹则序事穏实立意浑大遇物写难状之景纾情出不说之意借古的确感时深逺若江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三南越尉陀列传第五十三南越王尉陀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嵗【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嵗乃平越地至

  •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孝宗时王师愈上奏曰臣恭惟皇帝陛下知人之明得於天纵文武之臣固已并用而无偏淮北归正之人亦加器使或为将帅或为台

  • 卷五·范家相

    <经部,诗类,三家诗拾遗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五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淇奥緑竹猗猗【韩作菉】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咺韩诗作宣】有匪君子【匪韩诗作邲】韩诗内传菉篇筑也邲美也僴美貌宣显也【正义】毛传緑

  • 诗传遗説卷一·朱鉴

    宋 朱鉴 编纲领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冑长也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也栗荘敬也凡人直者必不足于温故欲其温寛者必不足于栗故欲其

  • 错法第九·商鞅

    题记:错通&ldquo;措&rdquo;,就是施行的意思。可译为实行法治。我听说:古代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会强大。这三个方面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君主推行法治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元晓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无生行品 论曰。菩萨观行成就之时。知自观心顺理修行。非有生心非无生心。亦非有行亦非无行。但为离增益边故假说为无生。不于有生生心。不于无生生心故。为离损减边。亦假说为行。虽非有有行之行。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四·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观心二。初正释观心因果二。初正示因果二。初明修观行因。事理相资者荆溪云。事即如前十七句。理即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者事理二惑也。佛土净故即境界净者境界即所化众生。所化境净则说法净也。

  • 五星占·佚名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