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曲选序

若下里人臧晋叔撰

世称宋词元曲。夫词。在唐李白陈后主皆已优为之。何必称宋。惟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亡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已耳。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帖括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故一时名士。虽马致远乔孟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矣。或又谓主司所定题目外。止曲名及韵耳。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或又谓西厢亦五杂剧。皆出词人手裁。不可增减一字。故为诸曲之冠。此皆予所不辩。独怪今之为曲者。南与北声调虽异。而过宫下韵一也。自高则诚琵琶首为不寻宫数调之说。以掩覆其短。今遂借口谓曲严于北而疎于南。岂不谬乎。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采之乐府。而粗者杂以方言。至郑若庸玉玦。始用类书为之。而张伯起之徒。转相祖述为红拂等记。则滥觞极矣。曲白不欲多。唯杂剧以四折写传奇故事。其白有累千言者。观西厢二十一折。则白少可见。尤不欲多骈偶。如琵琶黄门诸篇。业且厌之。而屠长卿昙花白终折无一曲。梁伯龙浣纱梅禹金玉盒白终本无一散语。其谬弥甚。汤义仍紫钗四记。中间北曲。骎骎乎涉其藩矣。独音韵少谐。不无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病。南曲绝无才情。若出两手。何也。何元朗评施君美幽闺远出琵琶上。而王元美目为好奇之过。夫幽闺大半已杂赝本。不知元朗能辨此否。元美千秋士也。予尝于酒次论及琵琶梁州序念奴娇序二曲。不类永嘉口吻。当是后人窜入。元美尚津津称许不置。又恶知所谓幽闺者哉。予家藏杂剧多秘本。顷过黄从刘延伯借得二百种。云録之御戏监。与今坊本不同。因为参伍校订。摘其佳者若干。以甲乙厘成十集。藏之名山而传之通邑大都。必有赏音如元朗氏者。若曰妄加笔削。自附元人功臣。则吾岂敢。万历旃蒙单阏之岁春上巳日书于西湖僧舍

猜你喜欢
  论插科第三十五·王骥德
  丙辰一百十九首·许南英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卷二十一·黄希
  鹤年诗集卷三·丁鹤年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山居杂诗·周作人
  古乐苑衍録卷三·梅鼎祚
  卷一百六十六·陈思
  外集卷五·陈元龙
  卷四十三·陈元龙
  卷二百七十七·陈廷敬
  卷二百二十九·陈廷敬
  忠义集卷七·赵景良
  淳熙稿卷十三·赵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回 继父母封诰邀荣·陈端生

    第六卷第二十一回继父母封诰邀荣诗曰:药石犹言百病除,早闻玉诏拜尚书。若非复出岐黄手,岂得重叨雨露殊。才入词林归州府,又称喉舌列皇储。一时清望人争羡,共说朝端热可知。季春十二又开篇,时值风和日暖天。新雨过时花气好

  •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臧懋循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元)杨景贤 撰●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北邙山倡和柳梢青 正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第一折〔正末扮王重阳上云〕贫道姓

  • 甲集第三·钱谦益

    袁御史凯《在野集古今诗一百八十八首【新除监察御史辞贯泾别业】侧席念贤俊,旁求逮凡鄙。谬当南宫荐,重此柏台委。命严孰敢后,中夜去田里。邻友赠予迈,切切语未已。妻孥独无言,挥泪但相视。于时十月交

  • 卷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七     宋 陈起编 陈允平西麓诗稿 秦鸾曲 盈盈白玉钿袅袅黄金缕拍拍水晶匳皎皎珊瑚树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无处说相思羞对秦鸾舞 登吴山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英宗后纪·张廷玉

        ◎英宗后纪   天顺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輗、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以兵迎帝于南宫,御奉天门,朝百官。徐有贞以原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日中,御奉天殿即位。下兵部

  • 卷四百十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乙亥,樞密院言:「荊湖北路羅家蠻刼掠財物,焚燒屋宇,申訴多不受理,上下隱蔽,將來減退兵將,糧道恐難通行。詳前此唐義問累奏移廢城寨已畢,而蠻情不能上戴寬恩,輒敢侵犯不已,若不隨宜討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八月按是月辛卯朔壬辰张浚奏探报伪齐签军自六十以上则减之五十以下则增之科条之烦民不堪命出军之际自经于沟渎者不可胜计上蹙额叹息曰朕之赤子至于如此当思有以拯救之可谕江淮诸郡凡归附者加意抚

  • 第十回 听奸言大行杀戮 纵淫乐遍肆诛求·黄士衡

    话说赵高屏退左右,近前密对二世说道:“陛下欲尽情寻乐,臣窃以为未可者,其中别有缘故。只因当日沙丘夺嫡之谋,事后闻说诸公子及大臣各怀疑心。诸公子皆陛下之兄,各大臣亦系先帝所置,积有功劳,累代显贵。今陛下即位未久,左右甚少

  • 卷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陪臣交叛【南蒯 阳虎上侯犯 公孙宿下】襄公七年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发明】季氏城费所以自封也讵知为

  • 卷十九·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九(宋)吴缜 撰○十九曰事有可疑文德皇后传所记恐误宜城公主传所书可疑段文昌传有疑牛氏表有可疑朱敬则预诛二张可疑张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覃王字可疑谯王传裴巽未明贾至论诸人善守柳浑

  • 卷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

  •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记述东越的变迁史实,可分为两部分。前段写秦末汉初时,东越由郡县变为闽越国和东海国,句践的后裔无诸成为闽越王,摇成为东海王。后来,东海王助汉诛杀叛乱首领吴王濞而迁处江淮间。馀善杀闽越王郢而得

  • 艾南英传·张廷玉

    艾南英,字千子,东乡人。七岁做《竹林七贤论》,长大为生员,好学,无书不读。万历末年,科场文章陈词滥调,空洞无物,南英深恶痛疾,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以改变这种文风为己任,将他们四人的文章刊行于世。世人一致拥护,称之

  • 陈敏望·周诒春

    陈敏望 字友尚。生于福建。宣统元年。游美。入鄂必林学校。习教育。宣统三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四年。回国。任福州某学校教员。Ding, Moses U.-Born in Fukien. Arrived in America, 1909. Studied Education at Ob

  • 卷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论语一总论论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论语不説心只説实事孟子説心后来遂有求心之病孔子之言多且是泛説做工夫如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未説此是

  • 士冠礼·佚名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

  • 卷第九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 【论】第八妙光城大光王主难得行。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

  • 碧苑坛经·王常月

    《碧苑坛经》系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高道王常月的重要宣教经典,龙门派能够在清初出现“中兴”局面,很大程度上跟王常月推行的持戒重律、开坛授戒、炼心养性等措施相关。生死问题是宗教的核心问题,道教也不例外,因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