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诗攟

论杜专著。四卷。明唐元竑撰。元竑,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生,字远生,吴兴(今属浙江)人,曾中举,明亡后不食,卒于清顺治四年(1647)。《杜诗攟》乃其研读《千家注》本杜诗之札记,其自序说:“诗始于《三百篇》而终于杜,……是故我始攟《三百篇》而终于杜。攟者何?拾遗也。”全书四卷,论及杜诗五百篇左右,第四卷之末则兼及杜甫文赋。其评或论一句一联,或综论数诗之某一专题。不录原诗,仅于每则开头标出诗题,引录诗句,有时也不标诗题而径引诗句。评论范围颇为广泛,包括词语、典故、章法、诗旨及诗之工拙,其中不乏订正前人之误或发前人所未发者。此书原未刊行,以稿本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评笺“大旨合者为多,胜旧注之穿凿远矣”。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影印台湾国立图书馆所藏题有“剑州居士校阅”的旧抄本,收入《杜诗丛刊》。

《杜诗攟》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杜诗攟卷一
(3)杜诗攟卷二
(4)杜诗攟卷三
(5)杜诗攟卷四

猜你喜欢
  众妙集·赵师秀
  存家诗稿·杨巍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荆溪林下偶谈·吴子良
  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石君宝
  野处类稿·洪迈
  昌谷集·李贺
  临潼斗宝·佚名
  笺注陶渊明集·李公焕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吴正子
  全家福·老舍
  唐风集·杜荀鹤
  无闷草堂诗存·林朝崧
  来鹤亭诗·吕诚
  瑶溪集·郭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五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辛巳七】季夏太和殿视朝一夜隂晴云未消朝氛敛尽旭光昭或缘敬事蒙天佑虽喜宜农戒意骄恭已奉三钦扆御宅中图治慎衣宵林锺东序声韶乐应月详

  • 卷一百四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一 统论上 宋书谢灵运传        梁沈约 史臣曰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动於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謡纷披风什虽

  • 卷二百八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 张以寜 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不见故乡人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三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鴈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 卷九十六 西域传第六十六·班固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出,一出于阗。

  • 列传第八十五 徐吕孟刘杨潘崔韦·欧阳修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擢明经,有文辞。张说称其才,由鲁山主簿荐为集贤校理,见《喜雨》、《五色鸽赋》,咨嗟曰:“后来之英也!”进监察御史里行。辟幽州张守珪幕府。历河阳令,治有绩。东都留守王倕表署其府。民有妄作符命者,众不为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九·焦竑

      兵部二(尚書二)   ◆尚書二   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何公鑑墓志銘(汪俊)   大司馬彭公別傳(劉耕)   兵部尚書胡端敏公世寧傳(趙時春)   胡端敏傳(雷禮)   維風編   兵部尚書李公承勛傳   兵部尚書李恭簡公鉞傳(李

  • ●卷十二·邵伯温

      吕晦叔、王介甫同为馆职,当时阁下皆知名士,每评论古今人物治乱,众人之论必止于介甫,介甫之论又为晦叔止也。一日论刘向当汉末言天下事反复不休,或以为知忠义,或以为不达时变,议未决。介甫来,众问之,介甫卒对曰:“刘向强聒人

  •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汉家军·蔡东藩

      却说河中叛帅李守贞,被围逾年,城中粮食已尽,十死五六,眼见是把守不住。左思右想,除突围外无他策。乃出敢死士五千余人,分作五路,突攻长围的西北隅。郭威遣都监吴虔裕,引兵横击,把河中兵扫将过去,五路俱纷纷败走,多半伤亡。

  •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庄亲王允禄等奏:臣等因总理事务,荷蒙天恩,交部议叙。查总理事务差委办事之侍郎纳延泰、班第,学士索柱,并办事官员等,多系从前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员,复在总理处效力行走,俱各小心谨慎,黾勉办公,并无过失,应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七·徐乾学

    元纪二十五【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彊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中书省 是日张士诚弟士徳陷常熟州时江隂羣盗互相吞啖江宗三朱英分党戕杀宗三将入城杀英时英就招安

  • 鲁世任传·张廷玉

    鲁世任,字愧尹,山西垣曲人。品行端正,孝敬父母。拜安邑曹于汴为师,又与绛州的辛全结交,学问日增。天启末中乡举。崇祯十年(1637)为郑州知州,在那里建“天中书院”,集士子于其中讲学。远近来学习的千人。十三年(1640)秋,给事中

  • 原儒·章太炎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曰,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言,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汉书&middot;司马相如传》语。《史记》儒作传,误。)赵太子悝亦语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常啼品第八十八佛告须菩提:&ldquo;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应如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云何求般若波罗蜜?&rdqu

  •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接手书,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1]真伪也。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

  • 树杞林志·佚名

    台湾新竹县竹东镇,竹东旧名「橡棋林」又名树杞林,先民至本地开垦初期,橡棋树成林,故而得名。

  • 周礼·佚名

    亦称《周官》、《周官经》。中国古代职官政典。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来的一部古书,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伪作。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

  • 彰所知论·佚名

    凡二卷。元代发合思巴(藏H!phags-pa, 1239~1280)着,沙罗巴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原书为藏文或蒙古文,今已不存。中译本分五品,第一器世界品,详述须弥山说,即四大洲等之传统佛教之世界观。第二情世界品,叙述地狱、饿鬼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