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瑶溪集

诗话著作。宋郭思撰。郭思,字得之,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曾续补其父画家郭熙所撰《林泉高致》。《瑶溪集》,亦称《郭思诗话》,《通志·艺文略》诗评类、《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惟《通志》未题撰者姓名。原书十卷,久佚。元方回《桐江集》卷七有《瑶池集考》,“池”、“溪”字异,然所考实为《瑶溪集》。方回云所见书“得之钱塘书肆,乃士夫家录本”,则此书可能未曾刻版。方回又称该书分为十五类:“一曰诗之六义,二曰诗之诸名,三曰诗之诸体(原注:与李叔《诗格》相类,凡八十一体,可无述。按叔当作淑),四曰诗之诸式(原注:凡二十九式),五曰诗之景,以至十五曰诗之诸说。”于此尚可窥知其书大略。又《竹庄诗话》卷一四杜甫《丽人行》题后称:“《瑶溪集》多立体式,品题诸诗,强为分别,初无确论,今并不取。独所论诗之景者,为说虽泛,然其间编类,多前辈所称美而后人所脍炙,故颇加删录,得五十九篇。”以下至卷一五杜甫《雨过苏端》计五十八篇(数目相差一篇),均录全诗,而于各篇题下加注,如《丽人行》:“说帝都游春之盛。”王维《陇头吟》:“状边情。”所引所注,当均出自《瑶溪集》所谓“五曰诗之景”者。于此,又可窥见其一斑。郭绍虞据《苕溪渔隐丛话》及《竹庄诗话》辑得二则。其一称:“《文选》是文章祖宗”,“唐时文弊,尚《文选》太甚”,而“老杜于诗学,世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观其诗,大率宗法《文选》”,“至老杜体格无所不备,斯周诗以来老杜所以为独步也”。其二称:诗之六义,“诗人之全者,惟杜子美时能兼之”。盖其论诗崇杜,而又以杜诗为上承《文选》、及乎“六义”者。此二则有《宋诗话辑佚》本。

《瑶溪集》全部章节目录

(1)瑶溪集

猜你喜欢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武汉臣
  洪驹父诗话·洪刍
  承明殿霍光鬼谏·杨梓
  性情集·周巽
  沙门岛张生煮海·李好古
  楚辞译注·屈原
  十年都门竹枝词·佚名
  憩园词话·杜文澜
  顾太清词选·顾太清
  龙洲词·刘过
  娇红记·孟称舜
  兰丛诗话·方世举
  白华山人诗说·厉志
  寻亲记·王錂
  茶山集·曾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陈衍

    一、作诗文要有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非靠著一二灵活虚实字、可此可彼者斡旋其间,便自诧能事也。今人作诗,知甚嚣尘上之不可娱独坐,“百年”、“万里”、“天地”、“江山&rd

  • 第九卷·佚名

    登 览   明皇幸蜀,回次剑门,左右岩壁峭绝,谓侍臣曰:“剑门天险,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耶?”因驻跸题诗曰:“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障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

  • 苕溪渔隐词话卷一·胡仔

    吴越王献词后山诗话云:“吴越后王来朝,太祖为置宴,出内妓弹琵琶。王献词曰:‘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太祖起,拊其背曰:‘誓不杀钱王。’”好句不能改漫叟诗话云:“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二·方回

    元 方回 撰咏怀秋怀诗一首谢惠连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乗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戾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

  • 卷八十七·毕沅

      ◎宋纪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玄黓敦牂闰六月,凡一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讳信,神宗第十一子,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明年正月,赐名;十月,授镇宁军节度

  • 卷八十八·国朝·蒋一葵

    【罗伦】 〔字彝正,一字应魁,号一峰。殿试卷誊真以十三幅为格本,朝廷对策,惟一峰极长。盖一峰既中会试,于礼部颁卷时,自言“久于场屋,有志廷对,愿增纸以毕所欲陈。”礼部官壮其志,许之。誊真遂有二十幅。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成化十七年十一月午未朔钦天监进成化十八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游泰谒告 景皇帝陵寝○壬申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四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六月。癸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巳皆如之。内记  ○谕军机大臣等、江西学政黄均隆考试策题。措词失当。恐乡愚无知。致有误会。于地方大有关系。黄

  • ●宰惠紀略序·柳堂

    余宰惠民五年於茲矣凡有裨於地方者但使力之所能為無不勉為之此事未竟彼事又續草草勞人終歲幾無暇晷如黃沔窩鋪改為調夫局挑徒駭河淤塞籌修城費栽護城柳以及舉行賓興整頓義學諸大端皆已略著成效其他或籌畫巳具而未即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纪昀

    列传五代 【十六】○五代十六李愚卢导司空颋马允孙 刘岳马缟卢损崔居俭 崔梲李怿 赵莹冯玉卢质吕琦薛融何泽王权史圭龙敏李崧 贾纬段希尧 张允王松裴皞王仁裕 裴羽王延李愚卢导司空颋马允孙刘岳马缟卢损崔居

  • 陈茂烈传·张廷玉

    陈茂烈,字时周,莆田人。十八岁做《省克录》,认为颜渊之“克己”,曾子之“日省”,都是做学问的方法。弘治八年(1495)进士及第。奉使至广东,拜陈献章为师,献章对他讲主静之学。与张诩辩论而做《静思录》。不久,授吉安府推官,为考

  • 卷64·陈邦瞻

    ○金人渡江南侵高宗建炎三年六月,金兀术请大起燕、云、河朔兵南侵,金主吴乞买从之。是月,遂陷磁州。九月,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一自滁、和入江东,一自蕲、黄入江西。遂

  • 孟子纂笺卷五·詹道传

    元詹道传 撰滕文公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汩【音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

  • 卷四百八十三·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二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一切法应如实觉名假法假。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名假法假如实觉已,不取著色。不取著受想行识。不取著眼处色处。不取著耳处声处。不取著鼻处香处

  • 大般若經第二會序·欧阳竟无

      [一]唐西明寺沙門玄則製   觀夫委契中道攄妙軌於無垠.流賞一歸漾玄津於有截.何嘗不首情而汲悟卽事以   排疑.疑繁而誨自廣悟初而訪逾篤.所以重指鷲阿再扣龍衆.慧命相聚則善現居宗.   法忍爲羣則妙祥端首.旣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自融

    博山来禅师无异禅师者。名元来。庐州舒城人也。姓沙氏。胎乳绝荤。耳目不涉尘垢。年十六。游石头城听法华。自信佛法。不从人得。乃礼五台静庵沙门。著垢衣。五年精核教观。振锡南还。上峨峰。谒无明经公。自负人无我

  • 书指·汤临初

    二卷。书论。明代汤临初撰。临初生平事迹未详。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十二则,下卷分十一则。其内容大体是尊崇晋、唐书法,元代推崇赵孟頫一家,认为宋人评书多不可据,对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的评书多有指谪。崇尚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