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杜诗攟四巻明唐元竑撰元竑字逺生乌程人万厯戊子举人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是编乃其读杜诗逐首札记所阅盖千家注本其中附载刘辰翁评故多驳正辰翁语自宋人倡诗史之说而笺杜诗者遂以刘昫宋祁二书据为稿本一字一句务使与纪传相符夫忠君爱国君子之心感事忧时风人之旨杜诗所以髙於诸家者固在於是然集中根本不过数十首耳咏月而以为比肃宗咏萤而以为比李辅国则诗家无景物矣谓纨袴下服比小人谓儒冠上服比君子则诗家无字句矣元竑所论虽未必全得杜意而刋除附会涵泳性情颇能会于意言之外其中如白鸥没浩荡句必抑苏轼而申宋敏求宛马总肥秦苜蓿句正用汉武帝离宫种苜蓿事而执误本春苜蓿字以为不对汉嫖姚又往往喜言诗谶尤属不经然大旨合者为多胜旧注之穿凿逺矣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五百二十六·彭定求
  程东湾·唐圭璋
  王寀·唐圭璋
  第八卷·佚名
  第六场·老舍
  第一场·老舍
  卷二·董解元
  卷476 ·佚名
  卷385 ·佚名
  卷三百七十五·陈思
  卷四十七·陈邦彦
  卷二百八·佚名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御选宋诗卷五十五·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下卷·王松

      新竹郑在中(用锡),道光癸未进士,官礼部铸印局员外郎;吾台通籍自先生始。性颇严重,以礼自律;学者称「祉亭先生」,不敢字也。祀乡贤祠;其平生事实,具载淡水厅志。筑北郭园,池亭之胜、宾主之美,甲于海外。着有北郭园全集,诗五卷。

  • 野古集巻中·龚诩

    (明)龚诩 撰○七言古诗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景泰五年甲戌歳正当南亩耕耘际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田家男妇犇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沈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东邻西舎咫尺间

  • 志第十五 天文中·魏徵

    ○二十八舍 东方:角二星,为天阙,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为太阳道。右角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盖天之三门,犹房之四表。其星明大,王道太平,贤者在朝。动摇移徙,王者行。 亢

  • 魏本纪第一·李延寿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

  • 卷九十 南凉録三·崔鸿

    秃髪文支 秃髪文支傉檀之族也仕至鎭南大将军湟河太守封兴城侯鎭姑臧文支荒酒愎谏不恤政事邯川护军孟恺表奏之傉檀谓伊力延曰今州土倾覆所仗者文支而已今复如此将若之何延曰宜召而训之使改往修

  • 卷之三十四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成化二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言事君以忠不忠者服上刑行师以仁不仁者有常宪迺者两广流贼猖獗荼毒生民 皇上轸念地方命都督同知赵辅统率大军

  • 柳世隆传·萧子显

    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人。祖父柳凭,曾任冯翊太守。父亲柳叔宗,去世比较早。柳世隆少年时就很有风仪器度,伯父柳元景,在宋朝大明时期(457~464)做过尚书令,对世隆特别赏识喜爱,超过其他几个孩子。又把世隆的情况讲给孝武帝听,于

  • 辛昂传·令狐德棻

    辛昂字进君。才几岁时,便有成年人那样的志气操行。有善于为人相面的,对他的父亲辛仲略说:“您家虽然世代官宦,然而功名德操富贵,没有比得上这个孩子的。”辛仲略也器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相面者的话很对。十八岁时被侯景任命为

  • 唐临传·刘昫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是北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辈人是从河北迁到关中的。唐临少年时代,与他的兄长唐皎都聪明过人,很是有名。武德年初,隐太子统领军队东征,唐临到军中献策,平定了王世充,因而被隐太子赏识,推荐他代理掌管书坊

  • 清乡所见·沈从文

    据传说快要清乡去了,大家莫不喜形于色.开差时每人发了一块现洋钱,我便把钱换成铜元,买了三双草鞋,一条面巾,一把名叫黄鳝尾的小尖刀,刀柄还缚了一片绸子,刀鞘是朱红漆就的.我最快乐的就是有了这样一把刀子,似乎一有了

  • 卷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五明 黄训 编保治【成化】谏元宵灯火防【章懋】翰林院编修臣章懋臣黄仲昭检讨臣庄防谨奏为培养圣德事成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内阁遣郎中韩定持小掲帖到于东阁及史舘分与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奏议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总理行营事务和硕荘亲王永瑺等奏言恭查乾隆三十年皇上南巡陆路营盘自山东徳州以下因隔站俱有行宫而江南之鲁家荘亦有行宫是以大城蒙古包帐房等项止令备带

  • 第八章 医疾院·梁启超

      一、凡人有疾者入此院,医者视其疾之轻重而善待之。  一、每月医生到各人家诊视人一次,治之于未病之先,全地皆然。是时人体强壮,则疾病亦甚少,然不能无。有疾者,许其停工入院居住医治,所有药费医费皆公家所出。  一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 ①宰:总管。②有司:各部门。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先

  • 卷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八地官司徒第二之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正义郑氏锷曰所掌者教而所经理者天下之土地故为地官所经理者土地而所治者军旅徒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辨四量心 广辩十事灭除有余断除业缘 辩戒有五种心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辩百福德成三十二相之一相及八十种好 辩涅槃经能令众生离二十五有 广辨金刚三昧德王品之第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著。叔本华出身于但泽市(今波兰格但斯克)的富商家庭。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和哲学。1811年去柏林大学专攻哲学,深受费希特“知识学”的影响。1813年在耶拿

  • 惠氏易说·惠士奇

    六卷,清惠士奇著。此书杂释卦爻,专宗汉儒,以说《易》象为主。为矫王弼以来空言说《易》之弊,征引极繁博,失之稍杂。并多引庄子之说,以为庄周精于易,故善道阴阳,先儒言《易》皆不及。其书大体精深,说有根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