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一

成化十七年十一月午未朔钦天监进成化十八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游泰谒告 景皇帝陵寝

○壬申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乙亥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以是日忌辰也

○丙子赐朝鲜国朝贺陪臣韩致亨等宴并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户部奏改长芦运司卖盐则例先是以内库金银鈌用命所司出新旧盐课百四十万引卖之每引银三钱而□人以价重少有买者乃改为三等自正统五年至天顺八年者引减银八分成化元年至十二年者引减银五分十三年至十六年者如旧从之

○ 命辽东故都指挥佥事楚凤子文袭父原职义州卫指挥使

○肃府汾川王贡錝以父简王薨代治府事有承奉副霍兴者恃旧宠专恣甘州中护卫经历朱盛以术出入王府中数为兴所挫辱良医副丁南王所任用者亦与兴有隙各言兴素所为不法事于王兴益骄横王怒遂縳兴禁锢绝其食镇守太监李杰署都指挥佥事刘瑛从王言检阅兴所积财物各奏闻既而兴饿死狱中王惧饰言病死 上命太监萧敬大理寺少卿冯贯锦衣卫指挥孙王□赞往会镇守巡抚等官按之得实状都察院为覆奏 上以盛南教王禁死职官杖之百发四川松潘边卫充军贡錝不准封进革禄米之半下敕切责杰瑛宥之余各坐谪

○丁丑户部奏漕运过期三月以上者官请戴罪停俸其总督平江伯陈锐副都御史张王□赞参将都胜亦当坐以不行严督之罪 上曰今岁河道阻滞其过期两月以下者姑宥之锐等俱勿论

○戊寅泰宁等卫都督脱脱孛罗遣指挥讨均等毛怜等卫野人女直都指挥主张哈等兀者等卫野人女直都指挥撒赤哈等各来朝贡马及貂皮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命内官监太监陈贵泰宁侯陈桓工部右侍郎张颐督工修大德显灵宫

○己卯贵州程番府知府邓廷王□赞奏本府新立学校土官土人子弟在学者乞岁贡一人如选贡例 上曰朕以蛮夷率化既建学置徒比之内地但科举之业未可猝成宜岁贡生员一人俾观我国光相劝于学以称立贤无方之意

○太监汪直威宁伯王越乞班师不许直等奏臣到宣府分兵要守害虏知有备遁去近边无复烽火士马久在边坐耗刍饷宜班师还京如有警则兼程往赴之有旨今冬月正当堤备直等且不必回京营官军宜于有粮草处暂驻大同宣府预备粮饷户部区画以闻会巡抚宣府都御史秦纮奏虏数出没近边有旨令边臣严备已而直等复奏欲撤还京军尚书陈钺谓宜如所请 上以边务方殷兵部遽拟撤回京军是不以边务为重本欲加罪姑宥之

○辛巳复除狭西按察司副使左钰于旧任

○壬午 皇第七子生母曰安妃姚氏○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白昂九年考满升本院右副都御史仍兼督巡江

○刑部吏有押送囚犯被脱去者尚书林聪等自陈请罪 上责其懈惰不谨宥之

○甲申户部奉旨区画大同宣府粮饷奏拟差官催督诸处频年粮料未完者仍于山东斡运五万千石赴宣府山西一万石北直隶顺天等府二万四千石赴大同分拨各驻兵之处若粮缺则发官帑银籴之银乏则借贷于富室又摘两淮盐课二十余万引于二处开中以备供需奏入 上是之命即遣官往与巡抚巡按官督催其斡运粮只于宣府大同城内上仓民间银物不必借贷

○免直隶大名府等是岁夏税十二万一千四百余石以旱灾故也

○乙酉镇守固原等处参将田广守备署都指挥佥事甘泽整饬兵备按察司副使王继以不能御虏停俸初虏从宁夏入境至靖虏杀掠广等及固原卫指挥黄庆靖虏卫指挥陈泰千户方政李英宁夏中卫指挥祝祯门启千户陈弘俱坐罪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奏闻欲并逮广等及宁夏西路左参将张翊指挥林纲等治罪都察院请如所奏诏免庆等谪戍各降一级祯启以功赎罪弘坐杖翊与纲等移文鞫之广泽继各停俸三月

○丙戌免万全都司所属并直隶隆庆州税粮子粒共六万九千七百余石以是年旱灾故也

○丁亥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刘珂为按察使江西布政司右参议李芳济南府知府王璟为布政司左参政珂浙江芳广东璟山东

○江西新昌县民毛凤与同里民徐均仁以争田有旧怨相讼久不决会朝廷遣南京刑部侍郎金绅巡视江西凤乃嗾人诬均仁频年在乡劫杀拒捕且赂其县官妄报于绅及镇守太监王倜巡按御史叚正同檄三司及分巡分守官遣南昌前卫百户叶俊往捕之凤又以白金五十两赂俊密谋害均仁一家以快私忿俊率兵四十人凤集其族人并佃户佣工二百七十人操火铳兵器以从围均仁家纵火焚之家属死者二十三人杖死者五人尽縳其未死者二十六人送于府转达于巡按御史皆信之独按察司疑均仁等称冤杖伤已重而无盗赃其事必诬令府县重鞫死于狱者又十七人存者徐细仔等三人令人诉之新巡按御史熊翀翀奏其事 上以凤等挟讐聚众诬害一家人命命刑部郎中奚昊锦衣卫千户潘旺往会镇守巡按等官核勘得实凤等及俊坐淩迟处死仍籍俊家从者俱处斩并责问分巡分守等官境内有大狱久不究理令具闻处治后俊死于狱命磔其尸于市

○戊子取太仓银三十万两入内承运库供用先是有旨令五府六部都察院各具在官钱谷数闻至是又命户部核太仓银银凡九十余万两遂取三分之一盖是时赏赐用度寖广故也

○己丑授致仕太仆寺带俸少卿吴谦子荣为中书舍人

○周府仪宾刘瑄因造郡君坟茔卖放夫匠侵用官物事觉具<锍-釒>妄奏掩饰而字且多讹河南按察使陈相副使冯昱封进不加详看亦属不谨都察院请行巡按御史究治从之

○庚寅赐郑王祁锳第九子名曰见寖荆王见潚第三子名曰祐槢

○赐朝鲜国成化十八年大统历

○土鲁番速鲁檀兀也思王遣使臣指挥撒丁等来朝贡马驼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仍以敕并彩叚表里付使臣归赐其玉

○辛卯以明日冬至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驸马都尉黄镛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壬辰冬至节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乙未赐土鲁番速鲁檀兀也思王及哈密王母孙女满堆阿哈察金织麒麟彩叚各一从其请也

○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史朱英乞以其子珑为国子监生故户部尚书沈固孙憙援例乞为国子监生俱许之

○丙申命都察院右都御史戴缙清理武选贴黄不妨院事

○命绥德卫带俸都督佥事刘宠子忠代父原职本卫指挥佥事

○丁酉守备紫荆关兼提督易州右少监钟庆恶易州知州李宪慢己杖之遂讦奏宪先以非法杖死部民等事命锦衣卫官同巡按御史勘问坐宪酷刑致死人命及侵盗官银论斩保定知府沈纯同知张本先勘宪事徇情庆擅杖五品职官俱宜逮问奏上宪如所拟纯本令巡按御史执治庆宥之余坐罪有差

○戊戌升光禄寺寺丞杨惇为少卿典簿徐敏署正王佐为寺丞提督本寺太监杨鹏言惇等俱有干局各拟升职以请从之命后不为例

○开设广西田州府儒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李延寿
  ●卷二百十三·徐梦莘
  1943──中華民國三十二年癸未·郭廷以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古窑·李定夷
  玄宗本纪·刘昫
  偏安排日事迹卷五·佚名
  卷十三·黄佐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雍正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二十九·徐天麟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章实斋先生年谱》(五十六至六十四岁)·胡适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774_1 【题春梦秋归故里】吉师老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   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卷774_2 【看蜀女转昭君变】吉师老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

  • 古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撰 晋第一 【诗莫敝於晋色闇而不韶韵沉而不发气塞而不畅词重而不流使非前有傅玄後有陶濳则晋可不言诗矣】 张华【字茂先范阳人晋武帝受禅以为黄门侍郎赞伐吴有功封广武侯迁尚书

  • 武溪集补钞·吴之振

    余靖送灵谷山人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自惭蹙頞非奇骨,拟问清朝跃马年。游韶石世务常喧嚣,物外有真赏。结友探胜概,放情谐素想。韶山南国镇,灵踪传自囊。双阙倚天秀,一径寻云上。长江速萦带,众峦疑负襁。千里眇平视

  • 卷六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三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衆木尽相遗孤芳【一作杉】独任奇锸天形硉兀当殿势?危恐是夸娥怒教临嶻嶭衰节穿开耳目根瘿坐熊罴世只论荣落人谁问等衰【初危切】有巅从日上无叶与秋欺虎

  • 读礼通考卷三十二·徐乾学

    丧服三冠旣夕记冠六升外縪缨条属厌【注縪谓缝着于武也外之者外其余也厌伏也冠武谓冠卷以冠前后皆缝着于武若吉冠则从武上向内缝之縪余在内谓之内縪若凶冠从武下乡外缝之谓之外縪厌伏者以其冠在武下过乡上反缝着冠冠在

  • 读例存疑卷一·薛允升

    名例律上之一(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也。)五刑十恶八议应议者犯罪应议者之父祖有犯职官有犯文武官犯公罪文武官犯私罪五刑:巻首笞刑五(笞者,撃也,又训为耻。用小竹板。)一十(折四板)二十(除零折五板)三十(除零折一十板)四十

  • 王鼎传·脱脱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年少时好学,在太宁山居住数年,博览并通晓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有擅长著文之名,适逢上巳节,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士子在河边举行祓禊之祭,饮酒赋诗。王鼎偶然造访赴席,唐俊见他看上去朴质无华,安排他

  • 卷第廿六·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六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齊明天皇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初適於橘豐日天皇之孫高向王。而生漢皇子。後適於息長足日廣額天皇。而生二男。一女。★二年立爲皇后。見息長足日廣額天皇紀。★十三年冬十月。

  • 佚文篇第六十一·王充

    孝武皇帝封弟为鲁恭王。恭王坏孔子宅以为宫,得佚《尚书》百篇,《礼》三百,《春秋》三十篇,《论语》二十一篇,闻弦歌之声,俱复封涂,上言武帝。武帝遣吏发取,古经《论语》,此时皆出。经传也而有〔闻〕弦歌之声,文当兴于汉,喜乐得闻

  • 卷三·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三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书经尚书古文可疑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安国孔子后悉得其书考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以授都尉倪寛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

  • 六经奥论总文·郑樵

    夫子作六经【天生夫子正为六经设】【夫子修六经明礼习乐删诗定书赞易修春秋未尝作六经今谓之作者循习先儒之言以六经成于夫子故谓之作】天不生尧舜百世无治功天不生夫子万世如长夜尧舜治功显设一时夫子六经照耀万古是

  • 十一  尚同上·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2),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

  • 卷十六·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六    元 毛应龙 撰匠人爲沟洫贾氏曰古者人耕皆上种谷沟洫之间所以通水郑锷曰为国之本在农农民之利在水春耕夏耘者农事之有常旱干水溢者天时之不常先王以为天下之大利害者亦莫若水故

  • 论佛教与孤儿院·太虚

    ──七年在宁波孤儿院讲──今幸宁波佛教孤儿院开成立会矣!太虚尝订定斯名,为发起人之一,兹当略说佛教孤儿院之义,以释回惑而资信行。一、佛教之本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然道无自相,宏之在人。今吾人所知所

  • 新刻量处轻重仪序·道宣

    亡僧衣资处断甚难。盖以圣教广博而部计不同也。往古宗师尚弗能无迟疑。况浅学寡闻何由尽晓。是故我高祖南山法慧大师。括诸部大义立一家洪范。著量处轻重仪用贻来裔。其文焕然如日月之光。而轻重之判无余蕴矣。所以历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二·隐元

    嗣法門人廣徹編啟請本師和尚啟伏以獅王弗吼,祖佛困於稿灰;野干亂鳴,生靈陷乎鬼窟。客路猶然悲愴,婆心寧不怔營?恭聞和尚法戰諸方,翻卻千年骨董,機投密室,贏得一味平嘗,㲯毿破袈娑搭著,通身是眼現成鐵,楖栗拈來,活潑如龍。何妨帶水

  • 糊涂世界·吴趼人

    谴责小说,十二卷十二回。茧叟(吴趼人)著。原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世界繁华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上海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六册。前有茂苑惜秋生序。《糊涂世界》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同一类型的

  • 龙凤配再生缘·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再生缘》。十二卷七十四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7年岳麓书社排印本。叙述孟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