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卷

登 览 

  明皇幸蜀,回次剑门,左右岩壁峭绝,谓侍臣曰:“剑门天险,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耶?”因驻跸题诗曰:“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障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材。”至德二年,普安郡太守贾深勒诗于石壁,至今存焉。(此则出《开天传信记》) 

  宋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下联搜奇久之,有老僧烛灯坐禅床,问曰:“少年夜深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弟子欲留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之问诵之,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遂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桥。”其联乃一篇警策。迟明访之,已不见。寺僧曰:“此骆宾王也。”(此则出《本事诗》,《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引) 

  赵少师初为进士,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数年,少师以馆职知涟水军,后守因名所居为豹隐堂。曼卿有诗云:“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客游今郡守,蔚然疑在立谈间。”于时士大夫留诗甚多,莫有俱者。(此则出《中山诗话》,《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八引) 

  慈恩塔有唐人卢宗回一诗颇佳,唐人诸集中不载。诗云:“东来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冷光摇藻井,玉峰晴色墮阑干。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十四,《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五引) 

  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极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曰:“鹳鹊楼高百尺墙,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沉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短,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满目非春亦自伤。”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此则出《梦溪笔谈》卷十五,《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五引) 

  长安慈恩寺塔,自开元目大和,名士留题甚众。迨文宗朝,元、白、刘唱和千百首传于京师,所止寺观、台阁、林亭,向之诗板潜撤去不可胜数。一日,元、白传香于慈恩塔下,忽睹章八元留题,命拂去尘埃,吟讽久之。乐天曰:“不谓严维出此弟子。”其诗曰:“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此则出《鉴诫录》卷七,《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五引) 

  江州琵琶亭,前临大江,左枕盆城,地尤胜绝。过客多留题,唯夏郑公、梅公仪最佳。夏云:“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泪满青衫。”梅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最多。”又叶氏女诗云:“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舡无处问,不闻商妇琵琶声。”人为刻石柱云。(此则出《中山诗话》,《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五引) 

  徐骑省铉晚年于诗愈工,《游木兰亭》云:“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病中》云:“向空咄咄频书字,与世滔滔莫问津。”《谪居》云:“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此则出《玉壶清话》卷八) 

  李集贤建中恬退,在缙绅有逍遥风,为诗清淡闲暇如其人。《望湖楼诗》曰:“小艇闲撑处,湘天景亦微。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落日孤鸿远,轻烟古寺稀。时携一樽酒,恋到晚凉归。”又《西湖诗》:“涨烟春气重,贮月夜痕深。”皆此类也。(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一,《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五引) 

  僧文莹顷游郢中二邑,僧壁尚有郑公文宝诗,亲墨在焉。《新亭诗》云:“每到新亭即厌归,野香红雨长松围。四檐山色锁烦暑,一扃棋声下翠微。水井角巾簪涧月,锦文泉石甃苔矶。近来学得笼中鹤,回避流莺笑不飞。”又《寒食访僧》:“客舍愁经百五春,雨余溪寺绿无尘。金花何处送秋鼓,粉颊谁家斗草人。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间归燕语逡巡。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此则出《玉壶清话》卷八,《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六引) 

  

隐 逸 

  楚郎中赴官湘东,泊舟金陵。子弟辈游茅山忘归,求寓宿所,远望隐隐有火光,至则一小庵。少选一僧至,年八九十,而行步轻疾。见诸子,惊曰:“子何至此?”指诸子此去二三里有寺可宿。及抵寺,已暮夜,以茶果聚话。言及庵僧,众僧惊曰:“固知有此僧,三十年寻究,未尝见之。”凌晨同往访之,至其庵,已无人,但于大松上书一绝曰:“数株松树食不尽,一沼芰荷衣有余。刚被傍人相问当,老僧今日又迁居。”(此则出《摭遗》,《类说》卷三十四引) 

  魏野处士有诗名,隐于华山草堂。真皇屡召之,不起。再遣使,野闻之,遂留一联于壁间遁去云:“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使还,以壁间诗对。上曰:“野不来矣。”遂不复召。(《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六引) 

  陈陶,剑浦人,居南昌之西山,少与水曹任畹郎中相善。寄畹诗云:“好向明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后主即位,知其运祚衰替,遂绝缙绅之望,以修养为事。故诗曰:“乾坤见了文章懒,龙虎成来印绶疏。”又云:“蟠溪老叟无人用,闲列真梨讲六韬。”又“近来世上无徐庶,谁向桑麻识卧龙。”(此则出《钓矶立谈》,《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六引) 

  伪蜀辛酉岁,有隐迹于淘沙者,不知所从来。戴破帽,携铁把、竹畚,多于寺观阒处坐卧。有进士文谷,遇之于圣兴寺,以礼接之。忽诵谷新吟数篇,又咏其自作数篇。其一曰:“九重城里人中贵,五等诸侯阃外尊。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乾坤。”(此则出《茅亭客话》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六引) 

  唐末蜀川味江山人唐求,放旷疏逸,方外之士也。于吟咏有所得,则将稿捻为丸,内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江中曰:“斯文苟不沉没,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瓢至新渠江,有识者曰:“唐山人诗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其《题郑处士隐居》云:“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樽酒,老夫颜亦红。”《赠行如上人》:“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补衲云千片,香焚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高悬滤水罗。”《题青城范贤观》:“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孤钟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此则出《茅亭客话》卷三) 

  张忠定少时谒陈图南,遂欲隐居华山。图南曰:“他人即不可,如公者吾当分半以相奉。然公方有官职,未可议此。其势如失火家,待君救之,岂宜不赴也。”乃赠诗曰:“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终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苍。”(《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三引) 

猜你喜欢
  卷十四·董康
  ◆张承旨翥(蜕庵集)·顾嗣立
  第一回 东斗君云霄被谪·陈端生
  乡村里的音籁·徐志摩
  卷二十·吕本中
  卷二十·仇兆鳌
  卷一百八十九·陈思
  卷一百十四·陈思
  卷七·钱子正
  水云集补钞·管庭芬
  和靖集补钞·管庭芬
  御选明诗卷九十·康熙
  卷九·陈衍
  岳阳早霁南楼·张说
  芸隐倦游稿·施枢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臧馀庆·唐圭璋

      待考。   南歌子   橘里风烟好,壶中日月长。松身鹤髮自安强。应有老人呈瑞、动光芒。   酒饮无边酒,香烧不断香。从今乞与醉为乡。更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鹧鸪天   天与君王管晏才。尚书两曳履声来。

  • 卷二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 魏观 建惪溪涨大作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晻晻隂晦凝四野连蓄水絶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下上鸥鹭驯沈浮蜃蛟喜田庐聚岑阿渔艇系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二·王祎

    晋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八年【秦宣昭皇帝建元十九年】夏五月桓冲伐秦攻防阳遣将军杨亮伐蜀取秦五域六月秦兵救之觧题曰明年于是亮再岀师矣秋七月加冲江州刺史【以通鉴修】八月秦王坚大举入防以阳平公融慕容垂等为前锋诏尚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十·刘恕

    周纪八赤奋若凡七十三年起旃䝉赤奋若尽强圉元王元年春越侵楚夏楚追越师至㝠不及乃还秋楚伐东夷二年冬十一月越围吴是岁晋知伯伐郑取九邑晋定公薨子出公错立晋赵简子尝与栾激游曰吾好声色而激致之吾好宫室台榭而激为之

  • ●卷十·陈康祺

    ◎刘蓉力辞曾文正荐章湘乡刘抚部蓉,与同县曾文正为布衣昆季之交,两家集中,举理学、经济互相箴勖之书牍文诗,蚤隐然以第一流自待。兵事起,抚部久客文正幕中,每削荐章,文正欲列其名,辄持不可。文正谓:“此古人之常,且幕客皆

  • 卷之九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秦淮许多怪文章·吴虞公

    南京齐省长因秦淮河污浊,有碍卫生,拟拨款修浚。警区得此消息,以责任所在,特派警察多名挨户知照,不准大便,倘有不遵,照违警章判罚,决不宽贷。于是各妓院、各酒馆以及茶坊、茶社咸起恐慌。所可笑者,宛中茶舫贴一纸条上书:“奉警宪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一请保护圣躬疏【万历十七年】   赵志皋臣谨奏为披沥悃诚恳祈明圣慎保圣躬以介万年以衍灵长事臣荷蒙皇上恩宠叨居侍从寻历卿贰爵位之荣禄养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二兵考兵制明制自京师达於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於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

  • 论语纂疏卷九·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九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

  • 卷九·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九    明 姜寳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母穆姜十二公惟庄与成爲适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我君宣公无冰桓公无氷传云政治纵弛不明之所致是人事在天变之前成公即位之

  • (八)·钱穆

    第八目治国平天下之道。士人出膺政府职位,亦有为贫而仕者。然治平大道则平素即当讲求。范仲淹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顾亭林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有辞有处有退而不出仕者。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四子言志,而孔子

  • 卷三十七·道世

    △敬塔灾第三十五(此有六部)▲述意部第一敬惟如来应现,妙色显於三千;正觉韬光,遗形传於八万。是以塔踊灵山,影留石窟。刻檀画氎之仪,铸金镂玉之状。全身碎身之迹,聚塔散塔之奇。而光曜重昏,福资含识。致使英声遐美,邪徒结信。肇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元照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将释此经先列义门令知总意然后入经分文别释。初中分四。初教兴来致二摄教分齐三辨定宗旨四料简异同。初教兴来致二。初通明一代教兴二别叙今经教兴。初通明一代教兴 大觉世尊从本垂迹为欲开示

  • 卷第五·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五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论原礼乐礼王道之始也。乐王道之终也。非礼无以举行。非乐无以著成。故礼乐者王道所以倚而生成者也。礼者因人情而制中。王者因礼而为政。政乃因礼乐而明效。人情莫不厚生而礼乐

  • 闽海纪略·佚名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亦

  • 尸子白话文·尸佼

    先秦杂家著作。据刘向《别录》说,作者尸佼,战国晋人,商鞅之客。“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凡六万余言。”其书久佚,经清人辑集整理,现存2卷,上卷13篇,下卷佚文数十则。全书思想以尊尚儒家为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