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反离骚

辞赋。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或称《反骚》。《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言:扬雄每读屈原文“未尝不流涕……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后两篇已佚,《反离骚》独存。此文为扬雄早期之作品,写于阳朔元年(前24)尚居蜀时。文章模拟《离骚》之形式及词汇,表明了作者对屈原之态度:一方面同情屈原遭遇之不幸,受浊世陷害,为佞人小臣所谗。另一方面又批评屈原,谴责其未及早发觉楚王之昏暗,自丧芬芳,终于“投江而死”。扬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作者给屈原提个代称,说他是“湘累”。《汉书》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扬雄虽承认屈原“竭忠诚以侍君”,但他早该“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故作者主张屈原当与“神龙之渊潜”一般,“俟庆云而将举”。对屈原最后决定自杀,作者说:“蹠彭咸之所遗”(投江而死),这是“弃由聃之所珍”。由为许由,聃为老子,皆为古代隐士。作者谴责屈原投江而死,不如二人隐德自珍,全身远祸,这些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反离骚》艺术成就不高,刘勰说“极思功寡”(《文心雕龙·哀吊》),诚为实论。

《反离骚》全部章节目录

(1)反离骚

猜你喜欢
  艺苑卮言·王世贞
  笔札华梁·上官仪
  宛陵群英集·汪泽民
  红大院·老舍
  玉玦记·郑若庸
  茶山集·曾几
  笛渔小稿·朱昆田
  谭苑醍醐·杨慎
  瓜庐集·薛师石
  李希声诗话·李錞
  杀狗记·佚名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尚仲贤
  望云集·郭奎
  回文类聚·桑世昌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论引子第三十一·王骥德

      引子,须以自己之肾肠,代他人之口吻。盖一人登场,必有几句紧要说话,我设以身处其地,模写其似,却调停句法,点检字面,使一折之事头,先以数语该括尽之,勿晦勿泛,此是上谛。《琵琶》引子,首首皆佳,所谓开门见山手段。《浣纱》如范蠡

  • 第二折 岳侯涅背·冯梦龙

    【南吕引金莲子】[生冠带上]泼无云雾,密匝的围断英雄生路。国难显忠臣,免不得后文先武。自信素晓韬钤,直前无惧。苍天佑,佑我尽扫胡尘,把金瓯重补。【鹧鸪天】血性无惭力自胜,咸池洗日岂难凭。上方利剑应须带,下泽车闲未可乘

  • 续词余丛话卷一·杨恩寿

    原律续朱子曰:“古乐之亡久矣。吾友建阳蔡君元定季通,著书两卷,凡若干言,虽多出于近世之所未讲,而实无一字不本于古人巳试之成法。”其于蔡氏《律吕新书》,可谓推许之至矣。其《六十调圆说》,尤为“因声

  • 云林集序·危素

    临川危太朴释书山房将有观乎江海之上虞集酌酒送之而为之言曰夫士者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一乡之士一乡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一国之士乎一国之士一国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天下之士乎环百井之里以为乡乡之

  • 卷之三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议立福藩  四月初三日(庚申),时潞、周藩泊淮上者,各以宫眷随;独福王孑然,与常应俊等数人流离飘泊。凤阳总督马士英阴使人导之,借淮抚路振飞舟南行。  十四日(辛未),有内官至南京,府部科道等官始知北京被陷确信,上殉社稷;大

  • 湖广总督迈柱奏折 曾静等人在湖南被捕审的经过·雍正

      编者按:清代湖广总督下辖湖北、湖南二省。湖南发生曾静案,虽然是由皇帝亲下密旨,由湖南具体执行,并未让迈柱过问。但迈柱身为总督,统管两省,不能不写折表态,这是清代官场惯例。  【原文】  湖广总督迈柱谨奏,为奏闻事

  •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蔡东藩

      却说曹操为父复仇,亲督全队人马,直入徐州。徐州自陶谦就任后,扫平贼寇,抚辑人民,百姓方得休息,耕稼自安。不意曹兵大至,乱杀乱掠,连破十余城,不问男女老小,一律屠戮,可怜数十万生灵,望风奔窜,尚难逃生;结果是同入泗水,积尸盈渠

  • 卷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十五各地方伊尔根觉罗氏葛伯库      尹达瑚齐巴哈塔      巴岱阿兰       多什喀阿格纳      瓜喇噶哈       托吉郑古德      萨琥叶臣 

  • 束皙传·房玄龄

    束皙字广微,陽平元城人。汉代太子太傅..广的后代。王莽末年,..广的曾孙孟达躲避战乱,从东海迁居到沙鹿山的南边,于是去掉..字的足旁,便改姓束。祖父束混,是陇西的太守。父亲束龛,是冯翊太守,都有好名声。束皙博学多闻,与哥哥束

  • 李斐英·周诒春

    李斐英 字倬章。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州。本籍住址。福建闽侯县仓前山对湖琴泉山馆。已婚。初学于兴化哲理中学堂。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罗彻斯特东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罗彻斯特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

  • 三传辨疑卷八·程端学

      僖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曰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  啖氏曰若君出讳不书昭公何以书乎假如实出亦非当时即位如定公矣故知左氏解僖公不称即位妄也刘氏曰不称即位公出故也非也去年八月

  • 卷六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二宗庙制度体记郊特牲尸神象也【方氏慤曰见乃谓之象神隠而尸陈以其陈者见于隠者故曰尸神象也】【陆氏佃曰尸是象而已其所谓神在彼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子摄颂曰。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

  • 楚蒙山房易经解·晏斯盛

    十六卷。清晏斯盛撰。晏斯盛字一斋,又字虞际,江西新喻人。熙六十年 (1721)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此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是全书宗旨,大体以为宋人图书本由大衍之数画成,不取河

  • 难经正义·叶霖

    医经类著作。清叶霖撰。六卷。霖字子雨,江苏扬州人。著名医家。撰有《脉说》、《伏气解》、《痧疹辑要》等。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叶氏认为《难经》“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谨考经文,寻其意旨

  • 临池管见·周星莲

    一卷。同治七年(1868)刊行。论行楷法则31条,直抒己见,不袭前人成言。清代周星莲撰。星莲,初名日旿,字午亭。生卒年未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书法家,清道光年间举人,官知县。是书论楷行法则,全书分三十二段落。首段

  • 墨子[四库本]·墨子

    十五卷。相传为墨翟所撰。墨翟人称墨子,鲁国人,后为宋国大夫,建立了墨家学派。墨翟生平的史料比较缺乏,《史记》中没有专门的传略。《墨子》一书内容也十分丰富。其思想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天志、鬼神观念,主要在

  • 佛医经·佚名

    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