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折 岳侯涅背

【南吕引金莲子】[生冠带上]泼无云雾,密匝的围断英雄生路。国难显忠臣,免不得后文先武。自信素晓韬钤,直前无惧。苍天佑,佑我尽扫胡尘,把金瓯重补。【鹧鸪天】血性无惭力自胜,咸池洗日岂难凭。上方利剑应须带,下泽车闲未可乘。身肮脏,志飘零,笑他尸位摸床棱。会当水击三千里,背负青天看怒鹏。下官姓岳名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气节逼人,乖崖绝物。素负左氏传癖,不徒习纸上蠹鱼;好谈孙武兵符,更羞蹙草间狐兔。便痛饮,浇不尽千般垒块,这肚皮不合时宜;从出身,只辨得一副刚肠,恐头颅未易安顿。世界尚在可为之日,甘同杞国忧天;目中多不忍见之人,惟许太阿知我。我如今现在副元帅宗泽部下,除授秉义郎之职。向曾与杨存中、韩世忠共事军中,察其忠勇,结为兄弟,同建功勋。牙将张宪、王贵,俱有兼人之勇。更喜家中一女五男性俱忠孝,平居互相劝勉,差强人意。只有山妻李氏所见不同,他虑我直道难容,欲偕鹿门之隐,屡屡规劝。这也是儿女子常态,只索由他罢了。我有个学射的师傅唤名周同,他识得我必能为朝廷出力,因此蒙他委曲教导,颇尽其能。此恩难以报答。自他丧后,每逢朔望必祭奠一番。今日该得设祭,祭礼想已安排了。苍头那里?[外扮苍头上]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见介]老爷有何分付?[生]祭礼可曾完备?[外]完备多时了。[摆祭。生拜奠介]我岳飞呵--【南吕宜春令】须眉具,一丈夫,肯恹恹和光混俗?捐躯边野,胜如枯槁随儿女。我想如今金师入犯,正是我出力的日子了。若得挽强弧射定三山,不枉学明师穿杨百步。但愿英灵未泯,暗中持护。祭奠已毕,收将过去,取我巾服来换了。[外应,撤祭][生更衣介][生]闻得金人扎营青城,逼近京师,十分紧急。我已着张宪去打听,怎幺还不见来?[末扮张宪将巾带剑上]探得朝中信,来传阃外知。张宪回来了。[生]张宪,你打听得金人消息如何?【其二】[末]非常变,亘古无,恁般儿堂堂庙谟。金人呵,把京师攻陷,[生惊介]呀,攻陷了京师,皇上怎幺?[末]强邀皇上青城去。[生]皇上去也不曾?[末]青城去。[生慌介]青城去怎幺?[末]奉表军门,[生]呀,分明是投降了。这怎幺好?[末]返都城。[生]这却好了。[末]强邀如故。[生]又来邀皇上?[末]并邀上皇哩。[生]可去幺?[末]父子双双北去,未知驾停何所?[生大哭介]天那,国家怎幺有此大变!

【其三】为臣的死有余,使君王踉跄道途。我那圣上呵,是谁贻祸?都因文臣爱钱,武臣惜死,以至如此。怎教人不怨文和武。张宪,你把刀来在我背上深深刻“尽忠报国”四字。[解袍露背介][末]怕老爷疼痛。[生怒介]唉,我岳飞死且不惧,怕甚幺疼痛?[末]既如此,小人大胆动手了。[作刻介][生]我已拼头颅报效朝廷,便损肌肤有何凄楚![末]刻完了。[生]与我以墨涅之。[末应涅介][外与生穿衣介][末]老爷固然立志报国,何苦忍此疼痛?[生]张宪,如今为臣子者,都则面前媚主,背后忘君。我今刻此四字于背上呵,唤醒那忘君背主的,要他回顾。你快去副元帅营前打听,他若兴师勤王,我每愿效一臂之力。[末]理会得。再探勤王信,同输报国心。[下][老旦扮岳夫人、小生扮岳云、旦扮岳小姐同上]

【南吕引恋芳春】[老旦]草舍年华,等闲过遣,要愁那得工夫?[小生]造物心肠太别,轻费居诸。[旦]爱把忠臣传读,笑孱弱男儿家数。[外禀介]老爷不知因甚,将背上刻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合]来看取,[向生介]因甚刀瘢透骨,刻损肌肤。[相见介][老旦]相公,为何把背上刻了四个字?[生]如今金人攻陷京师,二帝都被他拘留,难道我与他干休不成?[小生、旦惊介]有这等事?[老旦]相公,尽忠两字谈何容易?如今忠臣若出得力时,国家也不到这般了。岂不闻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你自不去那杨子云为莽大夫,还是学陶渊明为晋处士,却不身名两全,忠智兼尽?听我道来:【南吕绣带儿】今日里须知自处,达人肯把身误?孔子云殷有三仁,没说坏去与为奴。休迂,死忠死孝徒自苦,总虚誉半毫无补。[生]颠危处心豪胆粗,难道是思量沾名邀誉?

【其二】[换头][旦]头颅,男儿汉自家发付,岂容一念疑惧。纵会得苟免偷生,偷生到底何如?须臾,忠良奸佞骨共腐,又何事枉将名污?[老旦]偏相助爹行腐儒,全不想娘亲从长思虑。【太师引】[小生]七尺躯,我辈真堪许,况今日二主被辱![旦]都这等巧于规避,国家事谁去匡扶?[老旦]你只想匡扶社稷,不思明哲保身。[旦]太平富贵争共取,乱离日让还愚鲁。[老旦]你每也忒愚鲁些。[生]学宁武当愚则愚,天未与避凶趋吉的肠肚。

【其二】[老旦]这话儿我也难区处,干功名须舒展自如。眼见得满朝奸佞,谁容你尽力驰驱?自古道:高鸟尽,良弓藏。弓藏鸟尽传话古,今日呵怕高鸟也难弋取。[生]成和败他年未卜,[老旦]妾观天时人事,还是多败少成。[生]须知是尽了人谋方可言天数。[末上]不得勤王侣,空余报国心。张宪禀事。[生]夫人、孩儿回避。[老旦]疾风知劲草,[旦]国乱见忠臣。[老旦、旦下][末进与小生揖介][生]打听勤王事怎幺?【三学士】[末]元帅勤王师怎举?向诸道羽檄移书。宗老爷修书与各道总管赵野、范讷、曾三人,约他合兵勤王。那三人呵闭门不管窗前月,[生]他怎幺样说?[末]他反说老爷不是。说道非狂即是愚。[生]副元帅如今怎幺?[末]副元帅无人相助,也进兵不得了。按守孤军难自主,眼睁睁无计谋。[生怒叫介]怎幺了?怎幺了?【其二】只道骥尾因人把悲愤吐,尚恐难效区区。岂料副元帅也伸不得志。缘何忠义难伸志,伸得志偏生忠义无。终不然君王常野处,到何时返帝都?[生]无权有志苦难伸,[小生]忍见君王受苦辛。[末]画虎未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

反对“浪演”,力求“纪实”,是冯梦龙改写岳飞故事戏的宗旨。从这个宗旨出发,他一面根据历史材料,增加了“若水效节”、“书生扣马”、“世忠诘奸”、“北庭相庆”等,丰富了岳飞故事的历史内容;一面剔除了岳夫人卜卦、岳飞看相等封建迷信的描写,特别是删去了岳飞为怕岳云、张宪造反,写信骗他们来共死的情节,洗涤了岳飞形象上不应有的奴性表现。但作者为了“纪实”,没有吸取民间岳飞故事中的牛皋扯旨、疯僧扫秦等富有人民性的内容,未免遗憾。此曲既写出了历史背景,又表达了岳飞的爱国豪情。

原评:“岳忠武用兵如神,其师亦不可泯灭,且每月设祭,亦岳侯高谊一节。”

第二十二折韩世忠为陷于狱中的岳飞辩护道:“学射之师未忍背,宁又肯负天王?”道出这段描写的用意。

把岳飞首次出场,安排在汴京失守,徽、钦被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不仅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刻画岳飞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原评:“刻背是精忠大头脑,扮时作痛状,或直作不痛,俱非。须要描写慷慨忘生光景。”可见作者已注意到场上的表演。

创造性地改造岳母刺字的情节,深刻地揭示岳飞的性格特征;同时又表现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在结构上,则为第二十折岳飞驳斥投降派伏笔。

写妻子劝岳飞退隐,作为岳飞尽忠报国的陪衬。

岳飞夫妇对形势的认识略同,采取的态度迥异。

明知成败未卜,吉少凶多,仍要杀敌报国,正是“疾风知劲草”,“国乱见忠臣”。

是愤激语,也是实在话。

 

猜你喜欢
  王安中·唐圭璋
  能改斋词话卷一·吴曾
  卷十二·白居易
  巻三十二·李攀龙
  卷十三·郭知达
  卷三百六十二·陈思
  卷二百七十二·曹学佺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卷五十九·吴之振
  卷一百五十四·陈廷敬
  卷六百六十七·佚名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二·陈衍
  ●蕉鹿梦·沈泰
  ●凡例·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五·吴景旭

      辛集上之上  宋诗  苦热  古今诗话曰宋太祖采听至明逺边事纎悉必知有间者自蜀还上问剑外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山长苦热诗曰烦暑鬰蒸无处避凉风清冷几时来上曰此蜀人思吾来取也  吴旦生曰能改斋漫

  • 卷一百四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一 曾巩 宿尊胜院 朝寒陟山砠宵雨集僧堂敝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雄风树间吼枯槁簸欲僵向来雪云端叶下百仞隍起攀苍厓望正受万虑戕岁运忽当尔我顔安得芳

  • 列传第四十三 宗越 吴喜 黄回·沈约

    宗越,南阳叶人也。本河南人,晋乱,徙南阳宛县,又土断属叶。本为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觊之点越为役门。出身补郡吏。父为蛮所杀,杀其父者尝出郡,越于市中刺杀之,太守夏侯穆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天顺元年九月壬戌朔湖广保靖等州军民宣慰使司遣舍人麦失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圆通禅寺僧人子性广东广州等府清远等县抚猺把总袁珍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叚绢钞有差○给交城王子镇国将军钟鋠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太常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九 家门以内·溥仪

    我不能过问政事,不能随便外出走走,不能找个“大臣”谈谈,所以当关东军那边的电流通不过来的时候,我就无事可干。我发展了迟眠晏起的习惯,晚上总要在后半夜,甚至过三点才睡,早晨要十一点才起。每日两餐,早餐在中午十二点至一

  • 宣帝纪·令狐德棻

    宣帝名讳赟,字乾伯,是高祖的长子。母亲是李太后。武成元年(559),生于同州。保定元年(561)五月一日,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四月二十一日,高祖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他戴冠,立为皇太子。诏命皇太子视察西部地区。

  • 斛斯椿传·李延寿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他的先祖为莫弗大人。父亲斛斯足,又名斛斯敦,孝明帝时任左牧令。当时,黄河以西盗贼猖獗,牧民受到骚扰,斛斯椿便携带全家投奔..朱荣。因作战有功,被任为中散大夫,任外兵事。他性情乖巧,很得..朱荣的欢

  • 卷三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五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外戚下上哲宗论韩忠彦为左丞以其弟嘉彦尚主未当          傅尧俞臣伏见近除韩忠彦为尚书左丞继又以其弟嘉彦尚主物议籍籍以为未当臣不敏不敢臆度其是非

  • 进律表疏·长孙无忌

    进律表疏臣无忌等言秦以前君臣通称朕尚书虞书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曰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则是臣于君前尚称予也秦制天子称朕臣下称臣汉以后因之唐仪制令皇太子以下率土之内于皇帝皆称臣唐本传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 洪武二十八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是日,朝鲜国李旦、琉球国山北王珉、贵州宣慰使安的并金筑等处土官各进方物、马匹。 丁酉,置四川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儒、医、阴

  • 大学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或问大学之道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何也曰此对小子之学言之也曰敢问其为小子之学何也曰愚于序文已略陈之而古法之宜于今者亦既辑而为书矣学者不可以不之考也【邵武李氏曰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先生年五十八编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蚗,(□音折,蚗于列反,一音玦。)齐谓之螇螰,(奚鹿二音。)楚谓之蟪蛄,(庄子曰:蟪蛄不知春秋也。)或谓之蛉蛄,(音零。)秦谓之□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蟧,(音帝。)或谓之蜓蚞,(廷木二音。)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人呼蟂蟧。

  • 卷三十四·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四  宋 李樗黄櫄 撰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    大雅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复次云何识蕴差别。此亦五种应知。一由安住故。二由杂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五由异相故云何安住。谓一习一 欲者欲界诸识执外色尘。名色

  • 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太虚

    ──十八年冬月在世界佛学院研究部讲──研究佛学以何为目的?又以何种方法能达到此目的?目的,就是自利利他,在自利利他中所得到的三德。                     ┌─真实愚    自利─┐ ┌─断德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居天说偈赞佛品之二   尔时善称赞天子而说偈言。  佛超三有海  能化彼难化  是故于世间  得称无所畏   尔时达真谛天子而

  • 卷第八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 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

  • 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具名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天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