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林集序

临川危太朴释书山房将有观乎江海之上虞集酌酒送之而为之言曰夫士者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一乡之士一乡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一国之士乎一国之士一国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天下之士乎环百井之里以为乡乡之人多矣列千里之封以为国一国之境广矣合万邦之土以为天下天下之体大矣而士也以一乡以一国以天下名其何以知之乎邵子曰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非其等乎噫何其不常见也彼所谓天下之士必有所居之国矣一国之士必有所居之乡矣以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焉吾不待去亲戚逺坟墓而得见之不亦幸乎去临川五百里而近有一人焉清文厉行立志自信曰范君德机者太朴既得而从之去临川二百里而逺又有一人焉经明道立为人师表而曰子呉子者太朴又得而师之矣是岂非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者乎而二子者殁世矣宜乎吾子之徬徨适逺而有所求也吾闻诸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吾子其行矣登东山则见鲁矣登太山则见天下矣吾子得一乡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乡之善士矣得一国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国之善士矣得天下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天下之善士矣茍得天下之善士吾请从太朴而为之执御焉虽然子亦欲子之善与孟子之言又有之矣盖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固求至善之道也集老且病不足以有所适徒将颂诗读书思古人之微以迟子之还可乎至元三年十月雍虞集序

猜你喜欢
  卷之七·魏庆之
  ◆陈山长阳极·顾嗣立
  第九出 抚兵·孔尚任
  第六回 被妖僧擒拿主将·陈端生
  第二十出 端阳游赏·王世贞
  李德载·隋树森
  卷五·仇兆鳌
  卷九十·徐世昌
  卷十四·查慎行
  新婚与旧鬼·徐志摩
  卷二十三·王琦
  提要·大圭
  卷二百三十四·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五十五·康熙
  淳熙稿卷三·赵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07 ·佚名

    楼钥 廨舍小轩 衮衮群山尾,横窗更此岑。 尘埃遮物外,风物宛山阴。 作吏何妨隐,寻山不用深。 居然一丘壑,便足快登临。 楼钥 昕老自号鉴堂来住芦山山中先有鉴堂 鉴堂来住鉴堂中,两鉴相磨只一同。

  • 卷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江湖後集卷二      宋 陈起 撰刘子澄子澄字清叔泰和人曾知枣阳後较画军事为贾似道所忌刘将孙称其有史才所着有平淮疏补史行於世事见江西通志案宋史子澄坐唐州之役削秩而败衂实由似道故志书云然其

  • 巻十七·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七宋 邵浩 编栾城懐渑池寄子瞻兄【汉书农郡渑池县注景帝中二年始徙万家为县】相防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曽为县吏民知否【辙尝为此县簿未赴而中第】旧

  • 岳州西城·张说

    水国何辽旷,风波遂极天。 西江三纪合,南浦二湖连。 危堞临清境,烦忧暂豁然。 九围观掌内,万象阅眸前。 日去长沙渚,山横云梦田。 汀葭变秋色,津树入寒烟。 潜穴探灵诡,浮生揖圣仙。 至今人不见,迹灭事空传。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富弼皇佑四年夏五月二十日甲子资政殿学士戸部侍郎范公以疾薨于徐吏走驿马以公丧闻天子感慨一不御垂拱殿朝特赠兵部尚书太常考行谥文正録孤赙物悉用加等中外士大夫骇然相吊以泣至于岩壑

  • 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范晔

    (郑太、孔融、荀彧)◆郑太传,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有才略,灵帝末年,郑太知道天下会乱起来,暗暗地交结豪杰。家里很富有,有田四百顷,但是经常还没有饭吃,名声很大,山东一带都知道他。开始举为孝廉,三府征

  • 陆九渊传·脱脱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没有回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致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代,其举止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欢他。陆九渊曾对人说“:听人朗诵张载语言,自

  • 卷六五·邱濬

    ▲释奠先师之礼(上) 《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五帝学名)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郑玄曰:“有道德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

  • 第十七章道德--人生的实践(上)·梁漱溟

    道德一词在较开化的人类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可以断言都是少不了的。但它在各时各地不免各有其涵义,所指不会相同,却大致又相类近耳。这就为人们在社会中总要有能以彼此相安共处的一种路道,而后乃得成社会共同生活。此通

  • 序·白岩净符

    续藏经 宗门拈古汇集清 净符汇集宗门拈古汇集序德山云。吾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老瞿昙亦云。吾於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则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则机缘。又何从而得之。此举世之所难话会者。自非额堂眼正肘后符灵。

  • 茗史·万邦宁

    明万邦宁撰。万邦宁,奉节(今四川奉节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壬戌(1622)年间进士。著有《茗史》一书。是书不记茶的采摘、焙造、煎试等各种方法,而是从类书中杂录古今茗事而成。既不够广博,也不深奥。参考价值不大。

  • 景景医话·陆锦燧

    医论医话著作。陆锦燧撰于1913年。本书记述作者辨证论治的经验和心得为主,阐述温、凉、攻、补、因病而施、审病以定用药轻重等见解。 符合临证的一般规律。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

  • 虹·茅盾

    长篇小说。茅盾著。初载于1929年6至8月《小说月报》第20卷第6至8号。1930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小说原计划要“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茅盾《〈虹〉跋》),但只写到1925年的“五卅”为止。从已完成部分看

  • 李相国论事集·李绛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 (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宗时出为山南西道节度

  •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熹庙谅阴记事》以编年形式记载自明泰昌元年九月光宗驾崩,明熹宗继位,至该年年底这一时期朝廷中发生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