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野谷诗稿卷五

宋 赵汝鐩 撰

送曹深叟之越

几时重握手未可便轻离路指千岩去程寛一月期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访子益

拣得溪山住三间草屋低坐贫忧酒债废事悔棊迷壁坏何时补诗成无处题畱余余戒饮白饭荐黄鸡

拍栏

偶把栏干拍沙鸥水上惊晚红残照在秋碧逺山横尽被浮名役皆从妄念生不如归去好杖屧老柴荆

东村

晴久全无雨溪亁半是沙风横分雁阵日转趣蜂衙地僻草埋径篱摧菊卧花桥西一林竹潇洒两三家

醴陵道中

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长烟岩松叶暗风陌稻花香桥断人迂路车鸣水卷塘宿程虽不逺木杪已斜阳

子开移居郊外

数闻低矮屋不可以头嫌市尘埃浊寻山泉石幽门松霜榦古牕竹露竿脩办此一防了从今何所求

访昙师

道人云外住小径入庵幽榦老梅逾瘦林疎竹自脩拣茶相伴煮补线且停抽此事如何説下山归去休

黯淡

黯淡四山暮凄凉千里秋功名常叹老衰病岂禁愁孤雁影谁伴乱蛩吟不休一身天外客云尽是乡州

访皇甫道士

道人畱淡话竹院寂无声沽酒童来缓题诗已成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送聪上人归四明

办得四方游孜孜讨入头归云起斋钵髙浪送行舟笠戴天童雨鞋穿雪窦秋平常心是道莫更问人休

舟夜

夜泊枫林岸江平万籁收松崖猿啸月芦渚雁眠秋轩冕傥来尔林泉归去休客愁正无奈孤笛起渔舟

日融

日融风力软曳杖独逍遥蜂去花心静莺迁栁影摇一年春易老两鬓雪难消客至时畱饮无縁特地招

题及之后山新筑茅舍

潇洒人间世柴门夹两槐诗僧恰方去俗客不曾来翠合苔初长红娇杏半开南边许多地腊月竹须栽

送沈推赴官婺女

子抱风云志我同笔砚游众皆尊大手老尚客诸侯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

范园避暑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隂移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新秋旅思

两袖尘埃满千山道路勤晓清秋已到叶落客先闻镜里惊衰态眉间添皱纹人生闲第一囘首故山云

郑氏庄

庄居深僻处敲户小童譍此地清如许前时到未曾栁腰金袅娜苔髪翠鬅鬙山上茅亭子扶衰为一登

夏夜与东叔昆仲小酌

入夏不为浅亭虚未甚炎云收风巻幕月满夜开匳怕热移灯逺开怀索酒添半酣诗兴动冩韵客分拈

访次张广上人继至

都不见尘埃园扉傍水开晴茵铺碧草风弹落黄梅访子因寻竹呼童忽办杯诗僧相继至罢酒把茶来

刘干东园

筑圃非容易经营二十年烟松迷五鬛风栁起三眠叠石连山麓栽桃拟洞天最为潇洒处正在竹林边

怀武陵文广文

念子经年别书尝寄驿筒每思谈笑隔或假梦魂通师范新芹泮骚情转蕙风拏舟访秦洞桃雨一川红

常山道中

寒谢春才展怱怱二月中算来晴几日多是雨兼风烟草迷村碧山桃夹竹红浮名能役我策马几囘东

夏夜

今夕暑差甚芒鞋堦下行除灯檐月上却扇竹风生病骨坐怕久静吟诗易成夜凉思睡去楼鼓已三更

寄卢司户

寂寞卢司户诛茅楚水东几年与君别一字不余通钓水空烹鲤行汀屡扣鸿梦魂还可托握手几时同

宿山观

昏暮无处宿樵人指路头仆夫皆已困道士幸相畱明月夜翻昼阴崖暑变秋闻鸡便行路定要到潭州

化成岩【二首】

命友化成岩同寻顷刻闲半途瞻佛塔数里入禅关松动影移日江清波漾山衞公读书处有鹭宿其间【有李衞公读书堂公集中载白鹭赋】

一线防崖路衰残步屧迟攀萝冲雾上倚槛俯空危石佛像须久山僧言不知防来众亭子最是妙高竒

乍晴

日色今朝稳园林二月中池塘展晴緑桃杏鬬春红犯险升高径扶衰借小童黄鹂怕人见飞过野桥东

江阁夜

小阁临江迥疎帘带雾钩云鸿遥影灭滩月碎光流诗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渔灯三两防隠隠荻花洲

晚兴

是处牛羊下喧哗走牧童霁烟拖淡碧夕照殒残红老鬓日添雪衰躯晚怕风愁来无着处分付酒杯中

雪中寻僧

寻僧同踏雪握手上钟楼初下寒飘屑才浓风辊毬水波糊纸阁春乳泛茶瓯片片防来好厐公有话头

庄居

三四间茅屋囘环水石清鸡催残漏尽月截半明好句枕边得浮名身外轻起来供日课先绕药畦行

泊舟

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羊羣归逺陇栁影恋斜阳泽国人千里暮霞天一方茶多不思睡渔唱听沧浪

蚕舍

每到蚕时村村多闭门徃来断亲党啼呌禁儿孙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送同年李敎秩满归闽

雁塔同头久相防两鬓皤功名皆分定安乐值钱多绛帐归来后青山住得麽时流推老笔册府欠编摩

同子严初夏饮山阁

緑阴千百顷约我共登临山翠含烟重橊红着雨深行藏皆有命计较谩劳心病怕杯中物怜余浅浅斟

闻舟中笛

横笛秋蓬底衔山夕照残孤音起水面余韵到云端吹怨芦声惨含凄雁影寒有人江阁上敛翠凭栏干

寄友人

口信传商贾年前未得归湘沅淹异县日月老征衣骚兴遍芳渚旧楼闲钓矶思君不可见独自立斜晖

清明小饮

草草清明饮惠风天气和身轻梁燕舞舌巧栁莺歌但道三春好其如两鬓何升沉付杯酒由命不由他

过曹家渡

数篙撑过渡雨后水添肥山橘青迷树野花香袭衣哀鸿凄逺客鬬雀堕斜晖童稚喧林垄牛羊个个归

午炊浰阳一馆甚雅

谁料三家市能令两眼明花暄丛蝶恋檐午乱鸡鸣忙里青春去愁邉白髪生摇鞭问归路更乞一旬晴

送同官叶院造朝【二首】

新制重分司谁云筦卑鹏抟终可料鷃笑彼何知秩满岂无待横飞亦未迟催班天上去黄色已添眉满岁尘埃共交情骨肉亲我犹京口客君已日边人波及无亡晋渠成亦利秦西湖约携手两岸栁揺春【镇江分旧差武臣嘉定中更以文臣邑最之人叶乃首选后数月余亦备员】

同杨济翁唐季路陈纯叟饮光风亭光风旧名招屈纯叟席上鼓琴

江邉旧亭子招屈改光风掲扁名虽异怀人意则同一篇渔父问千古大夫忠酒尽琴犹鼓幽兰曲未终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买田因种秫移树为防山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西湖访梅

久无梅信息访问到湖滨耐尽一冬冷开残千树春临流转风韵与雪鬬精神疎影暗香后能吟有几人

渔舟

秋巘翠千叠晴溪玉一湾渔舟三两个来往钓其间

出郊

二月垂杨岸行春诗酒徒苍头前引道拄杖挂萌芦

不眠

刺齿新句濡毫冩短牋读来疎脱少懽喜不成眠

登楼

地卑梅雨湿气压篆烟低熟是披襟处高楼百尺梯

赠定上人

谈禅皆是病参请不须忙且防诸尊宿相传甚药方

苦吟

几度灯花落苦吟难便成寒牕明月满楼上打三更

寻胜

老子携筇杖小童挑酒壶徧寻泉石胜引路倩樵夫

伤春

飞蝶捎风絮鸣禽恋午檐不知春去未但觉栁阴添

半夜

坐久香销篆更长烛屡花一轮观浴兔两部听鸣蛙

踏青

四野春工遍柔风动赏心踏青喧栁陌举白醉花阴

山矾

七里香风逺山矾满路开野生人所贱移动却难栽

白髪

朱顔畱不住白髪自应生摘了依然有徒劳打镊声

雨过

一霎荷塘雨明珠翠葢擎柄危难得穏稍侧便须倾

夜归

为爱清秋月徘徊步水濵夜归惊犬吠错认是生人

山寺

树暗常疑夜山多易得云撞钟最深处岭外不曾闻

题庄舍壁

水深荷较晚地僻草偏多伫立风前听樵夫隔陇歌

无题

人与春俱老花因雨易残天涯云万里膓断倚栏干

后圃

浇花惟要早芟草不知名新竹生来巧南墙补数茎

夏日山中

瀑近书皆润林深簟更凉山中无一事夏日觉尤长

吟髭

壮岁髭如漆年来暮景侵便令如雪白撚断不妨吟

秋夜

秋到情怀恶美人天一方夜深牕转月梦断角吹霜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八·彭定求
  连久道·唐圭璋
  黄水村·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五·郑方坤
  提要·王直方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丘逢甲
  第三十四回 念糟糠熊君感旧·陈端生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陈端生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一齣·徐元
  参寥子诗集卷二·道潜
  吊玮德·林徽因
  卷七·方夔
  卷十六·曹学佺
  卷四百五十·佚名
  明诗评一·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述·唐圭璋

      述字孝叔,湖州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御史台主簿。治平元年(1064),荆湖北路转运使降知睦州。神宗时,为侍御史知杂事。熙宁三年(1070),与钱琦、钱岂页共上疏劾王安石,出知江州。逾年,提举崇禧观。年七十二卒。   家山好  

  • 卷六百九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十八韦庄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一自禅关闭心猿日渐驯不知城郭路稀识市朝人履带堦前雪衣无寺外尘却嫌山翠好诗客往来频江边吟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人雪

  • 卷一百十九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己卯,新作延寧觀。觀本王中正舊第,保慶太后出奩中物市其地以建。初有詔罷修寺觀,及是,諫官、御史以為言,帝謂輔臣曰:「此太后奩中物爾。諫官、御史欲邀名耶?」參知政事宋綬進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八·乾隆

      蜀汉【起昭烈帝章武元年辛丑至后主炎兴元年癸未共二帝四十二年】  昭烈皇帝  帝名备字元徳涿郡涿【郡治今顺天府涿州是】人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裔【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帝祖雄父世

  • 东汉会要卷三十八【阙】·徐天麟

    方域下【阙】

  • 第十五章新政之成绩·梁启超

    荆公之新政,为成乎?为败乎?其不能具谓之成,无待言也。何也?以其效果往往不如其所豫期也。虽然,具谓之败焉不得也。何也?彼行之诚不免有流弊,然为救时之计,利率逾于病也。熙宁五年,公尝有上五事札子云: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

  •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我们留学日本,准备来介绍新文学,这第一需要资料,而搜集资料就连带的需要买书的钱,于是便想译书来卖钱的事。留学费是少得可怜,也只是将就可以过得日子罢了,要想买点文学书自然非另筹经费不可,但是那时稿费也实在是够刻苦的,平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四年十一月初八日浙闽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窃查台湾田土向当台湾初定之始止台湾一县之地原有

  • 卷一百三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三 朱批乔世臣奏摺 雍正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通政司右通政署理苏州廵抚【臣】乔世臣谨 奏爲微【臣】重任难胜仰恳 圣训遵循暂行办理事窃

  • 八年·佚名

    丁未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以朴長遠爲刑曹判書,趙復陽爲吏曹參判,李慶徽爲兵曹參判,李慶億爲大司憲,尹文擧爲右副賓客,李時術爲兵曹參知,李翊、沈梓、李有相、洪萬鍾爲春坊兼官,尹趾善爲說書,金澄爲掌令,吳斗寅爲校理,洪重普加輔

  • 卫灵公篇第十五·钱穆

    (一)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问陈:陈,今作阵,谓兵阵军事。俎豆:礼器。古以盛食。明日遂行

  • 告大雄中学校各同学·太虚

    求学之道,要求学成为一个知识德行能力都完备的人,在社会中为一能自力能互助份子,在国族中为一能工作能贡献国民,在世界中为一能承先能启后世人;推至其极,则如释迦牟尼佛在宇宙中为一能遍觉能普救之大雄。大雄者,大英雄也;先从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我今依瑜伽金刚顶经。说宝部虚空藏菩萨真言教法。为愍念在家山家。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

  • 第二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二卷翻经沙门慧沼撰如来寿量品第二如来寿量品略以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难。言来意者略且有五。一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三令得涅槃。四令起妙行。五为机感。言生正解者。从此品

  •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六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六卷明州天童觉和尚法语比丘普崇集序廓冲明之鉴。而洞照不遗。发玄枢之机。而信彩必中。具正眼浚洪辩者。有是哉。师居太白峰下。龙象蹴踏。锤凿敲击。辞意漫演罔不精到。或士庶信道而叩其方。

  • 理想国·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著。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著名的“四主德”说,即一个国家必须同时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道这四德的性质,才称得上是理想国。而实现理想国的根本途径是

  • 大还丹照鉴·佚名

    大还丹照鉴。一卷,出於五代宋初。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原名《照鉴登仙集》,《宋志》、《通志》皆有《大还丹照鉴登仙集》。作者佚名。卷前自序,撰于五代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五年(962年)。“匡”字缺笔,乃

  • 僧宝正续传·祖琇

    凡七卷。宋代僧石室祖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宋代禅林之名僧传。祖琇辑录罗汉系南、圆通道旻、兜率惠照、黄龙道震、德山木上座、临济金刚王等,计三十人之传及宗乘语要,并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一篇。卷末附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