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中纪变

明孙允中撰。一卷。孙允中,鲁府仪卫司(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是书记载了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兵变的详细经过。时作者亲临现场,并数次入城安抚。因而对官兵杀掠等罪行有所透露。旧列入史部杂史类。

《云中纪变》全部章节目录

(1)云中纪变

猜你喜欢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唐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谏逐客书·李斯
  史通会要·陆深
  甲戌公牍钞存·王元稚
  皇朝平吴录·佚名
  玉堂嘉话·王恽
  巴林纪程·文祥
  西汉年纪·王益之
  嘉定县乙酉纪事·朱子素
  偏安排日事迹·佚名
  三民主义·孙中山
  晋纪·汤球
  我的自传·梁漱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陷选·周履靖

    【梨花儿】〔杂扮皁隶随丑上〕六路衙门最有兴。终朝嚷嚷不曾静。谁知皇帝也来寻。嗏。移文要我选宫嫔。自家杭州府总捕官是也。上司行下文书。道朝廷大选宫女。钦差宫监。遍历江南。不日将到。本府须要整备应诏。早

  • 卷十九·杜文澜

    卷十九角招赵以夫词、横溪略彴句、落横字、按此调为姜白石自制曲、似应先收姜词也、飞雪满群山张榘词、铃阁云蒸句、云蒸二字误作露熏、又来年须更好句、来年二字倒误、又衔枚飞渡句、枚误作梅、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十一·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七言律诗二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二 霞起阁即景是日立夏诸同社咸集赋诗竟日(陈子龙) 寒月在池上作(李雯) 废苑(朱灏) 客居越州值有兵警(顾开雍) 对秋月怅然愁边塞(宋存楠) 周游山庄次勒

  • 卷三百五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稿岳珂字肃之号倦翁彰德人霖子绍熙壬子甫十龄随父帅广开禧初为镇江饟幕庾吏乙丑试南宫不售归官下与刘过辛弃疾相善时有北伐之役奉檄不获辞遂

  • 志第三十三 地理七·欧阳修

    岭南道,盖古扬州之南境,汉南海、郁林、苍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等郡。韶、广、康、端、封、梧、藤、罗、雷、崖以东为星纪分,桂、柳、郁林、富、昭、蒙、龚、绣、容、白、罗而西及安南为鹑尾分。为州七

  • 东都事略卷四十九·王称

    列传三十二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也祖郁尝官鄂州家黄鹤楼汉阳人望楼上若有仙景一夕钦若生父仲华钦若少孤郁爱之郁后为濠州判官尝曰吾之后必有兴者其在吾孙乎钦若举进士甲科为亳州防御推官迁太常丞理欠凭由司奏

  •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蔡东藩

      却说张士诚宫中,有一座齐云楼,系士诚妻刘氏所居。士诚兵败,尝语刘氏道:“我败且死,尔等奈何?”刘氏道:“君勿过忧,妾决不负君。”至城陷,即命乳媪金氏,抱二幼子出室,驱群妾侍女登楼,令养子辰保,置薪楼下,放起火来。霎时间烈焰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戊辰朔太监韦泰传奉 圣旨尚宝司司丞黄大经升太常寺少卿锦衣卫百户宋福卢福得升副千户镇抚王靠升百户文思院大使彭性升营缮所副副使田顺等七人俱大使御用监工匠吴信等十七人俱升所镇抚冠带官宋辂升工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纪昀

    列传宋 【八十六】○宋八十六范如圭 吴表臣 王居正晏敦复 黄龟年 程瑀张阐洪拟赵逵张焘 黄中孙道夫曾几开 句涛李弥逊【弥大】范如圭吴表臣王居正晏敦复黄龟年程瑀张阐洪拟赵逵张焘黄中孙道夫曾几句涛李弥逊△范

  • ●皇朝通典卷十五·佚名

    食貨十五 ○食貨十五 市糴 △市糴 (臣)等謹按周禮司市之法以泉府同貸而斂賒原以為酌盈劑虛之制後之言事者遂置平準立均輸藉口於泉府之法則失周制之遺矣我國家以時乂厥庶民凡陳肆辨物皆因商民所便時地所宜未嘗設立專官而

  • 卷三十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七宋 宋敏求 编诸王册亲王官册秦王天策上将文册许王孝秦州都督文册赵王福青州刺史文册邓王元裕襄州刺史文册虢王凤宋州刺史文册纪王慎泽州刺史文册杞王金鄜州刺史文册曹王明梁州都督文

  • 第十一章 21·辜鸿铭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

  • 十 逻辑·林语堂

    再进而谈到中国人的逻辑问题,这问题是基于中国人对于真理之概念的。真理,据中国人的观念,是从不可以证定的,它只能暗示而已。庄子在二千年前,在他所著的《齐物论》里头早已指出人的知识的主观性:即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

  • 卷二百六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十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五防礼仪礼士防礼【郑目録云士防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于五礼属凶 疏此诸侯之士也士有上中下及行防礼其节同但铭旌有异耳郑直

  • 桓公问第五十六·管仲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

  • 卷十·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唐严氏粲曰尧都有四地理志大原晋阳注云诗唐国晋水所出一也河东平阳注云尧都也在平河之阳二也中山唐县张晏注尧为唐侯国于此三也河东彘县顺帝改曰永安臣瓒于晋阳下注云所谓

  •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佚名

    不署撰者。元始天尊述天尊应号、三十六部真经、十方一切得道诸仙圣众名,劝人志心信礼,忏悔发愿。

  • 因明义断·慧沼

    佛典注疏。唐慧沼撰。一卷。是《因明入正理论》的论释书。旨在辨析诸家有违本论宗旨的言论,同时宣扬初祖窥基之说。慧沼另撰有《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阐发本书未涉及的论点。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