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书,既下集庆,始厌马上。长歌短篇,操笔辄韵,有魏武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骈偶之习。  仁宗皇帝在东宫时,独好欧阳氏之文,以故杨文贞宠契非浅。又喜王赞善汝玉诗,圣学最为渊博。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 
-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南岳诗藁刘克庄字潜夫号后邨嘉定二年以恩补宣教郎知建阳县言官李知孝梁成大摭其所咏落梅诗以为谤讪郑清之力辨得释通判潮州改吉州端平二年除枢密院编 
-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九 【起癸未明庄烈帝崇祯十六年尽甲申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凡二年 【癸未】十六年春正月李自成陷承天前巡抚 
- 弘治四年十二月癸卯朔 上视牲于南郊○甲辰○万全都司及直隶保安州同日地震○丁未○升中书舍人李土□凡为尚宝司司丞○升监察御史文贵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己酉○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邢表卒表字居正顺天府文安县人 
-  光绪三年。丁丑六月。乙酉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李鸿章奏。总兵积劳病故。恳请优恤。并将军实宣付史馆一摺。 
- ○张汝弼张中书汝弼与刘阁老结交最厚,张出守南安,甲辰岁,朝觐事毕,往谒刘,刺入,刘久不出迓,张大不堪,因作一诗,投门者径去。一联云:“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参。”刘阅之大惭,急令人遍索,张已入潞河之舟矣。○汤胤 
- 文苑传金 【一】○金一韩昉蔡松年【珪】  吴激马定国  任询赵可郭长倩  萧永祺  胡砺王竞 杨伯仁  郑子耼党怀英韩昉蔡松年 【蔡珪】吴激马定国任询赵可郭长倩萧永祺胡砺王竞杨伯仁郑子聃党怀英△韩昉韩昉字公美燕京 
-         一龙潭之敌既为我全部消灭,江南遂无敌踪。9月1日我军更渡江追击。此时孙军残部已如惊弓之鸟,闻风溃退。江北浦口、扬州等要隘,一时俱克。我军复向苏北猛追,残敌望风披靡,已绝无卷土重来之力,江南遂安如磐石。  唯此 
- (明)胡居仁撰○帝王第四古者必徳足以感天下之心功覆天下之民斯为天下所宗而为天子唐虞三代是也至孔子徳虽足以感服天下之心然无天子之荐又无百里之地以为因故功徳不及斯民所以终为匹夫自秦而下以强力奸计而得天下者甚多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     元 吴澄 撰孔子闲居【孔氏曰退燕避人曰闲】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逹於礼乐之 
-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3)。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七问何处有退。答欲界有退非余界。人趣有退非余趣。问欲界天中何故无退。答无退具故。问岂不彼天有五妙欲胜于人趣宁说为 
- 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问曰。生彼西方。为过去心生现在心生未来心生。若过去心生。过去心已灭。不可言生。若未来心生。未来心未至。如何说生。若现在心生。现在心不住。复如何生。以此三世求生不得。以何今劝生西方耶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一卷 (别录之二)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二(大乘经重单合译中)华严部(华严本部及眷属经皆纂于此总四十部二百四十八卷)二十四帙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或五十卷六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译经科	宋佛驮什	此云觉寿。罽宾国人。少受业於比丘之善弥沙塞部律者。於是以毗尼严身。以禅那洗心。景平元年七月至扬州。其年冬。集众龙光寺。译弥沙塞律三十四卷 
- 玄风庆会录,原题「移剌楚才奉敕编录」。移剌楚才即元初著名宰相耶律楚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元太宗壬辰年(1232)编者自序,内称:国师长春真人(丘处机)昔承宣召,前往西域朝见太祖成吉思汗。其往回事迹,已 
- 晋代失译师名,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