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文苑传

金 【一】

○金一

韩昉

蔡松年【珪】

  吴激

马定国

  任询

赵可

郭长倩

  萧永祺

  胡砺

王竞

杨伯仁

  郑子耼

党怀英

韩昉

蔡松年 【蔡珪】

吴激

马定国

任询

赵可

郭长倩

萧永祺

胡砺

王竞

杨伯仁

郑子聃

党怀英

△韩昉

韩昉字公美燕京人仕辽累世通显昉五岁丧父哭泣尽哀天庆二年进士第一入金累官干文阁待制知制诰充高丽国信使自天会四

年高丽称藩不进誓表累使皆不得要领昉至其国中征读书知古今者商榷辞旨涉旬始置对谓昉曰小国事辽宋无誓表未尝失藩臣礼今

事上国当与同礼昉曰贵国必欲用古礼唐虞三代天子巡狩羣后四朝今天子方西狩 【按金史地理志高丽在上京东南二千余里金主

东巡高丽始在朝会之列西字疑误】 贵国当从朝会其人无以对乃进誓表如约而还帝闻大悦 【按金史原作宗干大悦今据宏简录改

】 曰非卿谁能办此累迁礼部尚书又迁翰林学士兼太常卿修国史朝廷议礼制度因革咸出其手除济南尹拜参知政事封郓国公俄以仪

同三司致仕天德初加开府卒昉善属文长于诏册作太祖睿德神功碑当世称之后高丽使者至必问昉安否

△蔡松年 【蔡珪】

蔡松年字伯坚宋宣和末从父靖守燕山军败靖降元帅府辟松年令史累除真定府判官真定西山羣盗初平辨居民为贼污者千余家

得不坐宗弼代宋松年总管军中六部事宋称臣宗弼入相荐为刑部员外郎皇统时宗弼当国用■〈瑴,去一〉性方正为宰相韩企先所

重松年与许霖等欲与■〈瑴,去一〉相结■〈瑴,去一〉拒之松年等构以党事诛■〈瑴,去一〉海陵前在宗弼军与松年厚善及

即位擢吏部侍郎俄迁户部尚书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复钞引法皆松年启之海陵谋伐宋以松年家世仕宋累擢显位以耸南人观听改吏

部尚书寻拜参知政事迁尚书友丞未几为左丞封郈国公正隆二年进拜右丞相加仪同三司封卫国公四年卒海陵悼惜之加封吴国公谥

文简松年事继母以孝闻喜周恤亲党性豪侈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子珪字正甫中进士第累官户部员外郎兼太常

丞尝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号为博辨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

主事高震亨等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辞连及珪笞四十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入为礼部郎中得风疾失音除淮州

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乃致仕寻卒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

△吴激

吴激字彦高建州人父拭宋进士终朝奉郎知苏州激米芾壻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得芾笔意尤精乐府将宋命至金以知名留不遗命为

翰林待制皇统二年出知深州到官三日卒自号东山有东山集十卷行世

△马定国

马定国字子卿茌平人自少志趣不羣宣和末题诗酒家坐讥讪得罪因以知名刘豫立游厯下以诗献豫豫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

学士尝作石鼓辩云是宇文周时所造出入传记引据甚明学者以心蔡珪燕王墓辩初学诗未有入处梦其父与方寸白笔从是文章大进有

集传于世

△任询

任询字君谟易州军市人父贵有才干善画喜谈兵政宣简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王庭筠独

以才具许之登正隆二年进士厯益都都句判官北京盐使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后卒

△赵可

赵可字献之高平人贞元二年进士仕至翰林直学士博学高才卓然不羁一时诏诰多出其手流辈服其典雅其歌诗乐府尤工号玉峯

散人集

△郭长倩

郭长倩字曼卿文登人登皇统六年经义乙科仕至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修起居注与施朋望王无竞刘嵓老刘无党相友善所撰石决

明传为时辈所称有昆仑集行世

△萧永祺

萧永祺字景纯辽阳人 【从弘简录增】 本名富里少好学通契丹大小字广宁尹耶律固奉诏译书辟置门下因尽传其业固卒永祺

率门弟子服齐衰丧固作辽史未成永祺继作上之除太常丞海陵为中京留守特见亲礼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耶律安礼出守南京

海陵欲以永祺代永祺固辞或问曰公遇知人主以道佐时何多让也永祺曰执政系天下休戚纵欲贪冒荣宠如苍生何海陵尝选廷臣十人

备谘访独永祺议论宽厚时称长者后卒

△胡砺

胡砺字符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金人下河北为军士所掠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一见异之使赋诗见志操笔立成昉馆置

门下使与其子同处教育之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名世天会中举进士第一累官定州观察判官督教不倦士子聚居尝百数

为河朔学校之冠改同知深州军州事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折之以礼守愧服郡事一委之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皆市井无赖名为迹盗所至

扰民砺知其敝悉罢去岁省民钱五千余万迁礼部郎中典礼多所裁定海陵初拜平章百官贺于朝堂砺独不跪海陵问故对曰朝服而跪见

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及即位累迁翰林学士改刑尚书扈从至汴得疾卒

△王竞

王竞字无竞彰德人宋宣和中太学两试合格调屯留主簿入金除大宁令厯实胜盐官转河内令岁饥盗起设方略以购尽得之沁水泛

溢发民筑堤豪猾吏为奸者核实之减费几半竞与前令韩希甫皆有干能而正平令张元治绩差不及民为之谚曰西山至河岸县官两人半

皇统初因韩昉荐召权应奉翰林文字二年试馆阁竞文居最遂真授之迁礼部员外郎海陵当国欲令百官避堂讳竞言人臣无公讳遂止萧

仲恭封王欲援辽故事用岁罗伞竞与郎中翟永固言其非竟不行海陵由是重之天德中累迁礼部侍郎翰林侍讲学士改太常卿同修国史

擢礼部尚书大定二年奉迁睿宗山陵仪注不应典礼削两阶诏改创五龙车兼翰林学士承旨修国史四年卒竞博学能文善草隶工大字两

都宫殿牓题皆其所书士林推第一云

△杨伯仁

杨伯仁字安道伯雄弟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以事亲不求调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尝夜召赋诗未二鼓奏十

咏海陵喜又因射乌献诗以讽改左拾遗进士吕忠翰延试已在第一海陵以程文示伯仁问优劣对曰当在优等海陵曰此今试状元也伯仁

遂宿谏省俟唱名乃出海陵嘉其慎密世宗时伯仁又称孟宗献发解程文当成大名是岁宗献府省廷试皆第一号孟四元时论以为知文为

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穷竟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得其冤状人为立祠召入为翰林待制擢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改吏部侍郎兼侍

讲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帝深嘉之俄兼太常从幸上京素多病至临潢感疾还中都明年卒

△郑子聃

郑子聃字景纯大定府人父宏辽金源令二子子京子聃杨邱行尝曰金源二子凤毛也小者尤特达后必名世天德二年邱行为太子左

卫率府率廷试海陵以子聃文示邱行对曰可入甲乙及拆卷果中甲榜第三调翼城丞迁赞皇令召为书画直长子聃颇以才望自负常慊不

得为第一甲第一人正隆二年会试海陵示以第一人称文子聃少之问作赋对曰甚易因自矜人莫己若海陵不悦使与翰林修撰杨伯仁宣

徽判官张汝霖应奉翰林文字李希颜同进士杂试亲览试卷中第者七十三人子聃果第一海陵奇之除翰林修撰改侍御史京畿旱诏子聃

决囚遂澍雨人以比颜真卿世宗立 【从宏简录增】 迁待制累迁翰林直学士改吏部侍郎兼修国史时修海陵实录帝谓知其详无如子

聃者专以委之大定二十年卒

△党怀英

党怀英字世杰冯翊人宋太尉进十一代孙文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怀英与母不能归因家焉大定十年进士累官翰林待制兼同

修国史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应奉翰林文字伊喇益赵沨等七人同为编修官凡辽时碑铭

墓志及诸家文集记辽旧事悉上送官时章宗好文辞旁求文士以备侍从尝曰近日制诏惟党怀英最善明昌元年迁国子祭酒三年议开边

防濠堑与同列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明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增修辽史编修

官三员诏为纪志列传刊修官有改除者以书自随久之致仕大安三年卒谥文献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國語卷第十一·韦昭
  东汉会要卷二十五·徐天麟
  第十一章荆公之政术(三)军政·梁启超
  卷二十五·张九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通志卷九十二·郑樵
  ·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丁曰健
  ●卷十三·钱谦益
  章肃皇帝李胡传(附宋王喜隐传)·脱脱
  卷二百五十九·杨士奇
  职官六六·徐松
  卷十一职制律·窦仪
  88.王允计除董卓·林汉达
  三十七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正大·唐圭璋

      正大号正斋。   琐寒窗   寿欧阳教授   千里儒流,称觞此际,梅花三度。书台最上,健羡一翁如许。问吴江、别来旧人,当时折柳凭谁语。但春在芹宫,芳滋兰畹,一帘今雨。   凭阑、凝望处。有绿水青山,乾坤付与。百年家

  • 美奴·唐圭璋

      美奴,陆藻侍儿。藻字敦礼,侯官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大观中,为给事中。建炎元年(1127),以朝奉大夫、徽猷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卒。   卜算子   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   一曲古阳

  • 卷五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二 顔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性疎淡不护细行而文章冠絶当时初为宋公豫章世子参军及公即帝位补太子舍人庐陵王待之甚厚执政以其构扇异同因帝崩出为始安太守文

  • 云郎小史(近人)冒广生 辑·张次溪

    ●目录 《云郎小史》序 云郎小史 ●《云郎小史》序 徐紫云,字九青,号曼殊,人称云郎,水绘园中明僮也。生于崇祯甲申,逝于康熙乙卯,得年三十又二。当康熙戊申,云郎年才二十有五,随陈其年入都。日下胜流,震其声名,争欲一耹佳奏。南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金 【五】○金五完颜希尹【守道 守贞 守能】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盘】 洪果达 呼布富察和珍 瓜尔佳沃哩布王伯龙高彪 赵元完颜希尹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洪果达呼布富察和珍瓜尔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二·阿桂

    八月己夘丰升额奏言讯据投入金川番人琳心摩供称索诺木遣人往绰斯甲布告言你们从前帮助天朝攻如今你们一路官兵不久想要退出退出之后我就发兵报仇绰斯甲布回言官兵退与不退我等亦不能知你们欲来打仗只管前来又索诺木

  • 王祥传·房玄龄

    王祥字休征,琅王牙临沂人,是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公府召他做官,未去就职。王祥性情非常孝顺。母亲早死,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父亲也不喜欢他,常使他打扫牛圈,王祥

  • 侯君集传·刘昫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故意做作,好骄傲自夸。玩弓箭没有学成拉弓射箭的技艺,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在做秦王时,引君集入幕府,数次跟从太宗出征,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逐渐蒙受恩遇,参与计议。建成、元吉图谋不轨被

  • 李时传·张廷玉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父亲李蓕,进士出身,做过莱州知府。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1524)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

  • 卷二十七·陆九渊

  • 地图第二十七·管仲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

  • 卷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六宋 朱子 撰学礼十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謏思了反闻音问 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謏之言小也 今按动众谓耸动众听葢守常法用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已解釋忍波羅蜜.今應說精進波羅蜜。答.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爲精進.於中   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   

  • 佛学之人生道德·太虚

    一 以佛法为非伦理非人生的错误二 众生升沈以人为枢纽三 人于一切众生中最富创造力四 佛法中五乘共法最重人生道德五 善生经之六方与儒家五伦六 人生道德之十善与五常七 以自他二方现未二世均益为善八 自他俱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尔时帝释天主。见是福力。现生果报。希有瑞相。又知人天悉皆胥悦。心颇异之。乃谓福力太子言。太子汝今如是勤修胜行。有何所求。太子白言。天主。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佛事雪峰,掛鐘板。擊板一下,曰:「八百年中祇是者個,千五百人向甚麼處去也?若論兵隨將印、馬聽鑼聲,也須各各有出身之路始得。出不得,山僧為你出去也。」乃擊鐘一下。寶壽,挂鐘板。「舊日規模,一任梅花連夜發;斬新

  •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若犯有「十恶五逆」之罪,死后当入地狱受苦。若能广建道场,设斋行道,则可超度亡灵,不入地狱。书中有十殿阎

  • 经学理窟·张载

    北宋思想家张载所撰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门人纂集而成。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谓一卷,清嘉靖本作五卷,凡十二篇。对儒家所提倡的思想、制度、礼俗均有阐释。《周礼篇》针对宋代社会之弊,提出关于实行“井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