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左史谏草

一卷。宋吕午撰。吕午字伯可,歙县 (今属安徽歙县)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漳州知府。其事迹见于《宋史》本传。《左史谏草》收有吕午的奏议六首,后附其子吕沆的奏议一首、家传诗文之类、吕氏节女事等。吕午两为谏官,皆以风节自励、知无不言闻名。理宗多次称他议论甚明、论边事甚好。本集的六首奏议都是理宗嘉熙二年 (公元1238)所上,对宋代宰相台谏之弊尤其详恳。对了解宋末时事有一定帮助。吕午另有文集《竹坡类稿》,今已散佚,唯有此集中的六首奏议得以保留。吕午的其它遗文在《新安文献志》诸书中尚有散见。此书有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左史谏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左史谏草
(3)左史吕公家传
(4)监簿吕公家传

猜你喜欢
  风俗通义·应劭
  三楚新录·周羽翀
  蜀梼杌·张唐英
  病榻遗言·高拱
  小腆纪年附考·徐鼒
  元史续编·胡粹中
  避寇纪略·程畹
  网庐漫墨·佚名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宝祐四年登科录·佚名
  史传三编·朱轼
  瞑庵杂识·朱克敬
  御制人臣儆心录·王永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敏德·唐圭璋

      失调名   御符争带,更有天师神咒。

  • 第二折·马致远

    (马丹阳上,云)贫道马丹阳。离了仙乡,来此终南县甘河镇,化一草庵居住。不够半年,将此一方的人都化的吃了斋素。果然这任屠杀生太众,性如烈火。如今要杀贫道,或白昼而来,或黑夜而至,可用俺神通秘法点化此人。俗说:“能化一罗刹,莫

  • 卷四·王昶

    陈鎏一首 于未一首 屠隆一首 万士和一首 王世懋一首冯琦一首 李攀龙一首 王锡爵一首 汤显祖二首 周思兼一首张凤翼一首 袁黄一首 文彭二首 高濂二首 焦竑二首王世贞八首 徐渭一首 陈继儒三首 孙楼一首

  • 淳熙稿卷一·赵蕃

    淳熙稿卷一宋 赵蕃 撰四言诗碧云【并序】碧云思亲友也孙郑暨徐期以入山既期而愆聊发我言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嗟我所期曷云不来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树啾啾鸟鸣所期不来实关我情寒镫既张幽室有光岂无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逐惇卞党人复用附见   绍圣元年四月壬戌,资政殿学士、降授通议大夫、提举洞霄宫章惇为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词,翰林学士曾布所草也。上谕布以惇有定策功,不比他人,故特除左仆射。时惇

  •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关中 嘱献书矮奴死阙下·蔡东藩

      却说李密传檄四方,余盗响应,总道是唾手中原,可以应谶,偏偏天命所归,不属李密,却付诸太原留守李渊。渊奉炀帝敕旨,调兵击破甄翟儿,遂在太原镇守。会晋阳令刘文静,与李密素有婚谊,坐罪除名,囚系狱中。渊子世民,已随父至太原,与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弘治十二年八月戊子朔镇守贵州总兵官东宁伯焦俊奏贵州人才渐盛请自问乡试取士不必附于云南礼部覆奏旧制不可轻改从之○铨注守备靖虏署都指挥佥事曹雄于狭西都司佥书管事○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张纶言真定府抽分厂原系本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佚名

    万历四十年十月辛酉朔享太庙遣武定侯郭大诚恭代○钦天监进万历四十一年大统历颁行天下○兵部覆建越在边外延袤三千里九种之夷实环居之自土官安世隆被弑之后统御无人或因部曲勾引或自猓夷突犯抢杀劫掳殆无虗日若欲大加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史评类卷一周平王王子带汉惠帝太子荣【梁王附】戾太子据东汉东海王彊三国呉废太子和卷二晋惠帝愍怀太子遹宋元凶劭【濬附】南齐武帝梁昭明太子统卷三北魏太子

  • 第58章 原子弹响了之后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九四五年八月,原子弹在日本响了。蒋介石应当欢喜快乐,实际怎么呢?他一点欢喜也表示不出来。理由谁都知道,自从“九一八”要求抗战的青年学生有多少?好多是被他杀了,活埋了,掷到长江了,掷到黄河了。像在救国会的沈钧儒先生,七

  • 李先传·魏收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本字犯高祖庙讳。年少好学,擅长占相术,师从清河张御,张御认为他是奇才。出仕苻坚政权,任尚书郎。后来慕容永闻其名声,迎接他去任谋士。李先劝慕容永据守长子城,慕容永于是称帝,任命李先为黄门郎、秘书监

  • 得之强舆棄妻奸案·佚名

    原文:【……當陽隷臣得之气(乞)鞫曰:】[【……】不(?)强(?)舆(?)棄(?)妻(?)

  • 原序·朱鹤龄

    禹贡长笺原序记称书教为疏通知逺夫推之时务有不宜非通也试之异代或不騐非逺也逖览史籍凡职方地理河渠田赋诸书其文皆祖禹贡盖经国鸿规莫备于此后之人以为文焉而已即哆口自命专门者亦苟安旧闻弗加深考九河两汉若追

  •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有为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地界清净。若有为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故有

  •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撰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边分别禅。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亮洞彻,名凝心禅。次,前虽凝心,所习惯驰散,令制之,令还谛缘金相,名制心禅。

  • 倪文贞集·倪元璐

    诗文集。明倪元璐撰。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曾官编修,国子祭酒,兵部侍郎,户部尚书。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清谥文贞。其书画俱工,

  • 决定藏论·佚名

    梵名Vinirn!i^ta -pit!aka-s/a^stra 。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品之异译,相当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二者译语相异处不少。本论并无

  • 五蕴观·澄观

    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主要联系五蕴讲“人空观”和“法空观”。以回答“凡夫之人欲求解脱,当云何修”的问题。认为明了五蕴组合成的“人”只是“假名”,叫“人空观”;明了五蕴各自本身没有“自性”,均由诸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