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随笔

二卷。顾奎光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乃其读《春秋》之心得。不载经文,偶有心得则录之,故名“随笔”。此书长于议论而疏于考证,如其谓“春秋”例从义起,非义从例生;谓“春秋”有达例、有特笔,但应从大处着眼,不能苛细缠绕;又批评说《春秋》既云为贤者讳,又可责贤者备,既曰隐公为摄,又曰桓公为篡,此乃自相矛盾,皆深中《春秋》家迂阔之弊。又如其谓春秋灭国自齐桓始,然齐桓之前已有郑灭虢、桧,晋灭魏、霍之事,失考之甚。又如鲁庄公取哀姜,顾氏谓因其色美;敬嬴因雨而不克葬,《公羊》以为咎征,已是附会,而顾氏乃借以明天道,此皆臆度穿凿之说。如此之类,不胜枚举。现存《敷文阁丛书》本。

《春秋随笔》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春秋随笔卷上
(3)春秋随笔卷下

猜你喜欢
  孝经注疏·邢昺
  春秋谷梁传注疏·杨士勋
  淮南子·刘安
  说苑·刘向
  素书·黄石公
  中说·王通
  鬼谷子·王诩
  申子·申不害
  岩下放言·叶梦得
  戒子通录·刘清之
  庭训格言·康熙
  平书订·李塨
  尊孟辨·余允文
  孟子师说·黄宗羲
  日录·吴与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促虺·唐圭璋

      促虺,汀州连城(在今福建省)邑士,绍熙间人。   如梦令   石门岩   门外数峰围绕。帖石路儿弯小。花老不禁风,委地乱红多少。人悄。人悄。隔叶数声啼鸟。

  • ●白华山人诗说卷一·厉志

      所谓“不薄今人爱古人”者,此须活着,古之中亦有今在,不必尽取今人也。如汉、魏以逮陈、隋、汉、魏、晋、宋是古,齐、梁、陈、隋是今。全唐之诗,初盛是古,中晚是今。学古体诗者,就古之古学之;学近体诗者,就古之今

  •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石字介翁,婺之兰溪人。貌古气刚,喜诙谐。早慕杜古高之为人,后从王宗庵业词赋,自负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出入诸家,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也。因所居乡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溪。有诗三卷,门人

  • 卷二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三    宋 陈起 编施枢芸隐倦游稿 余下壬辰第始学诗间吟殊未与意合甲午往来锦谿或自家山趍京城萍泛不覊每多感赋至市桥见月之句若有悟解及乙未秋入吴摄庾台幕丙申秋复过越访东甽先

  •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三李贺艾如张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一作逐】笼【一作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一作春】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

  •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五·荀悦

      太始元年春正月。因杆将军公孙敖。坐妻为巫蛊腰斩。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陵在云阳。己已晦日有食之。夏六月赦天下。   二年春正月。行幸回中。秋大旱。九月募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罪一等。御史大夫杜周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二·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二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七 田畴字子春右北平无终人好读书善撃劔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为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効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行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妄诞不经之书,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必须销毁尽净,庶足以杜绝邪言。前经臣查

  • 平定金川方略卷六·来保

    三月丁亥上命军机大臣等传谕班第曰据班第奏称先由成都起程往川西一路查看粮台前至军营再由军营前往川南一带勘视粮路朕思办理粮饷固属紧要自应及时筹办但军营弁兵多半更易现在正值军兴恐张广泗一人有不能兼顾之虑班第

  • 孝行传序·李延寿

    《孝经》说:“孝是天的经纬,地的义理,人的行为。”《论语》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吕览》说:“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的事情,是万事万物的大纲要领。掌握一种方法

  • 窦威传·欧阳修

    窦威字文蔚,岐州平陵人。父亲窦炽,在周代为上柱国,入隋后为太傅。唐高祖太穆皇后,是其从兄之女。窦威性情沉静而有器量,博览群书,其家世代勋贵,子弟全都喜爱武艺,惟有窦威喜爱文籍,诸兄笑他是书呆子。内史令李德林推举他应秀异

  • ●忠义鉴第二(二十七案)·徐谦

      乾坤正气,乃钟于物。义胆忠肝,淋漓快笔。掩卷激昂,灵风拂拂。辑忠义   明皇象(《警心录》)   唐明皇,每赐酺御楼,引大象拜舞,动中音律。及西幸蜀,禄山驱舞象入洛阳,大宴群酋。出舞象绐之曰:“此自南海奔至,以吾有天命,虽异

  • 卷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七聘礼第八之三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饔音雍注今文归或为馈】正义郑氏康成曰变皮弁服韦弁敬也牲杀曰饔生曰饩存疑敖氏继公曰韦弁即爵弁也其服纯衣纁裳

  • 程材篇第三四·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谈了怎样来衡量儒生与文吏才能的高下,故篇名称之为“程材”。儒生,是指研习五经的读书人;文吏,是指熟习政务的一般官吏。当时的人看见文吏处境顺利,飞黄腾达,儒生沉沦,不得志,就诋毁儒生才能

  • 诗僧与谐诗·胡适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

  • 卷之三十一·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三十一 诸方略纪(上) 临济宗统止於禹门。曹洞宗统止於宗镜。从明季至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其间诸方之出处大段。有年月可征。见闻所及者。附书年甲之下曰略纪。俟后之宗统定而详系焉。 乙卯万历四十三

  • 平金川全传·张小山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平金川》,又名《年大将军平西传》、《年大将军平金川》。四卷三十二回。题“小山居士编次”。作者张小山,辽东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平金川》讲述讲的是年羹尧(书中作年赓尧)、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