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行传序

《孝经》说:“孝是天的经纬,地的义理,人的行为。”《论语》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吕览》说:“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的事情,是万事万物的大纲要领。掌握一种方法而能使各种善良都到来,使各种邪恶都离去,天下顺和,这种方法只有孝吧!”这么说,孝作为德行是高尚的,作为道是宏远的,教化百姓的作用是深远的。所以,圣明的帝王在天下推行孝,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等;诸侯、卿、大夫在其国家推行孝,就可永远保护其宗庙社稷,长久守卫其俸禄官位;男女个人在乡里实行孝,就可以生时传播其美好的业绩,传扬美名于千秋万代。因此,尧、舜、汤、武居于帝王之位,留传高尚的德行而使风俗淳厚;孔子、墨子、荀子、孟子禀受贤哲才能,弘扬正道而砥砺风俗。观察其原因,只在推行孝罢了。

  然而,淳正的源头已经过去,鄙薄的世风愈煽愈炽,礼义不能树立,廉正谦让不能修省。至于绾结金银之印,置身贵族之列,立身朝廷之间,不止一个家族;货币堆积,粮仓丰满,居住在乡间闾巷之中,不是一家一户。对于爱护尊敬的道理,有的则未能具备;哀痛愁思的节操,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中等这个层次。这就是诗人思念素冠的原因。孔门弟子斥责穿华丽衣服,也是有原因的。

  况且活着的时候想方设法顺承父母的颜色,侍奉赡养父母,死的时候极尽哀痛悲思,其事迹头绪繁多,其心情却是一致的。至于真诚使池鱼到来,感情与鸟兽相通,事情不合常理,这样的事情大概太少了。至于像暖床铺,扇卧席,浇灌树木,背负泥土,假如有人超出常人,就都认为他疾恨世俗。这因然是仁人君子大兴感叹的原因,是圣明的君主和贤明的辅臣所应关心的。如果命令申明教化以补救世俗的弊病,使官爵赏赐优厚以激励民心,心存诚恳以奖掖百姓上进,积年累月以求终结,则如今所说的少的,就可以成为多的了,古代所说的困难的,就可变为容易的了。

  长孙虑等人缺少研习古事的学问,没有英俊瑰伟的才能。或者听任自然,感情不加矫饰;或者天性笃诚,辛勤劳作。都竭尽全身之力,皆尽其友爱孝敬之心,自己满足于天伦之乐,忘记轩车冕服的高贵。不待言说而感化,人与神感应相通。虽然有的人官居台阁辅臣,爵位置于王侯之列,俸禄积有万钟之多,马匹多达千驷,但死的时候却不能和这些身为仆人奴隶的人相提并论。孝行中之最显著的,不正是这样的吗?

  案:《魏书》列赵琰、长孙虑、乞伏保、孙益德、董洛生、杨引、阎元明、吴悉达、王续生、李显达、仓跋、张癉、王崇、郭文恭为《孝感传》,《周书》列李棠、柳桧、杜叔毗、荆可、秦族、皇甫遐、张元为《孝义传》,《隋书》列陆彦师、田德懋、薛氵睿、王颁、田翼、杨庆、郭世儒、纽因、刘仕携、郎方贵、翟普林、李德饶、华秋、徐孝肃为《孝义传》。这里将赵琰、李棠、柳桧、杜叔毗、陆彦师、李德饶归入别的传记和其家传,其余的人都归入此篇,以充备《孝行传》云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六·志第六十九·礼十九等·脱脱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十·赵尔巽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蔡东藩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五·佚名
  第七二甲牌示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二·允秘
  李若水传·脱脱
  刘伯林传(附刘黑马传)·宋濂
  弇山堂别集原序·王世贞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朱榜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郑光祖

    (外扮秦国公子领祗候上)(秦公子云)八水通流分上国,三川似锦乐丞民;春秋继世尊赢氏,赳赳威严号大秦。某乃秦哀公是也,建国于咸阳。方今春秋十二国,秦为上国,不期齐国有无盐女,好生的智勇多能,因解玉连环一事,将使命文面而回。某

  • 杜蘂娘智赏金线池·臧懋循

    杜蘂娘智赏金线池杂剧(元)关汉卿撰●杜蘂娘智赏金线池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解元轻负花月约老虔婆故阻燕莺期 正名 石好问复任济南府杜蘂

  • 燕闲录·陆深

    杜诗:“风吹沧江树,雨洗石壁来。”自是以实字作虚字用。树,树立之树。晦翁以为误字,欲更为“去”,对“来”字,恐未然。东坡有美堂诗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祖此,但长

  • 卷之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一九签禀光绪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二二一八--七·佚名

    竹南一保南隘等庄垦户金同和等,为黄文诱(绣)贿差瞒充总理,签请台北府予以革换具签禀竹南一保南隘等庄,垦户金同和、结首潘妈送、潘金蛟、庄耆陈清江、吴青、李阿苟、江阿罪、邱阿兰、卢峰、魏阿苟、佃

  • 卷之三十九·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九传第二十三四子部落总传四子部落在张家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及北界苏尼特

  • 周铁虎传·姚思廉

    周铁虎,不知是何处人,梁朝时南渡到此。语音粗野,体力过人,擅长骑马用槊,侍奉梁朝河东王萧誉,以勇敢闻名,萧誉任命他为府中兵参军。萧誉任广州刺史,以周铁虎为兴宁令。萧誉迁理湘州事务,又以周铁虎为临蒸令。侯景叛乱时,元帝在荆

  • 陈理传·张廷玉

    陈友谅之子陈理回到武昌,继承伪位,改元德寿。这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第二年二月再次亲征。陈理的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援救,暂驻洪山。常遇春击败并擒获了他,将他绑在城下示众。张必先是一名骁将,在军中号称“泼张”,深得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五刑法略【臣】等谨按刑者政之一端所以辅德礼而行者也德礼之所不格则刑以治之而立法垂制要不越乎德礼之本意其用之之道则寛严轻重协中为难我大清肇造东方民淳法简大辟而外设以鞭笞自世祖章

  • 第十七章 5·辜鸿铭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辜讲有一次孔子祖国(鲁国)占据重镇(费邑)的一位贵族(公山弗扰,字子洩,季氏家臣。曾经叛鲁国,被时任鲁国

  • 敬畏·魏裔介

    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可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林和靖]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林和靖]敬胜百邪。[程明道]敬只

  • 抱朴子內篇卷之七   塞難·王明

    或曰:「皇穹至神〔一〕,賦命宜均,何為使喬松凡人受不死之壽〔二〕,而周孔大聖無久視之祚哉?」抱朴子曰:「命之脩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

  • 目录·志明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则一百八十六人)释迦七步达磨九年灵山密付少室单传青原与斧南岳磨砖大雄创寺百丈开田沩仰体用曹洞正徧云门数句临济三玄世尊良久维摩默然帝释插艹布袋乞钱黄蘗一掌大愚三拳李翱问道陈操论禅灵云见花

  • 太虚法师语集·太虚

    一吾人所得之异熟报体,由前世善恶业所引,其富贵贫贱贤愚等亦由彼业所命定之,故中庸云:“天命之谓性”。性、即人报所得之人同分。率由之即为人道,故曰:“率性之谓道”。就人道而设教,使人修之而全人道,故曰:“修道之谓教”。二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六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之一此义已说。谓如灭得名永断智。复次此义。偈曰。烦恼灭已说。由见修四谛。释曰。诸烦恼有二种。一由见谛所灭。二由修道所灭。此义于前已广

  • 东野农歌集·戴昺

    诗别集。宋戴昺著。五卷。据其《自序》,乃在池州为幕僚时作。清修《四库全书》时,采得二本,一为两淮所进,题曰《戴东野诗》,一卷,附录于戴复古集后。一为浙江所进,五卷,编次稍有条理,而诗视两淮本少数篇。四库馆臣以

  • 禅门锻炼说·戒显

    全一卷。又称禅林锻炼说、锻炼说十三篇。明代僧晦山戒显著,清代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戒显以为锻炼禅众应如孙武用兵,书中列举锻炼禅众之方法,次第为坚誓忍苦、辨器授话、入室搜刮、落堂开导、

  • 禅林备用清规·佚名

    凡十卷。又称备用清规、泽山清规、至大清规、备规。元代僧泽山一咸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编成。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一咸汇集古来禅林丛规、礼法等,列举圣节升座讽经、坐禅、楞严会、专使请住持、百丈龟镜文、持犯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