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着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大布衣”。鹤龄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擅长笺疏之学,所撰《杜工部集辑注》、《李义山诗集笺注》一时甚有影响。所作诗文,宗杜甫、李商隐,感事伤时、沉郁顿挫,内容颇丰。后从顾致力经学,造诣颇深。鹤龄着述宏富,有《愚庵诗文集》、《读左日钞》、《禹贡长笺》、《春秋集说》、《易传义略》、《尚书埤传》及是书,并传于世。是书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持论近于汉、唐。所采诸家,于汉用毛亨、郑玄,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谦、严粲,清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清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玄《诗谱》,皆有条理。立说严谨,皆有根据。然鹤龄学问深博,往往嗜博好奇,引经繁富,伤于芜杂。有海源阁杨氏旧藏钞本《诗经通论》,可能朱氏所录是书副本,其小注二本多有不同。是书有雍正六年刊本,康熙乙巳(1665)刊本及《四库全书》本。

《诗经通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凡例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吕不韦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袁燮
  物犹如此·徐谦
  伯牙琴·邓牧
  金人铭·黄帝
  杨子折衷·湛若水
  太极通书·周敦颐
  杂学辨·朱熹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四书近指·孙奇逢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德清
  朱子礼纂·李光地
  四书集义精要·刘因
  读书管见·王充耘
  大学古本说·李光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 宋 王十朋 撰 简寄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次公是岁仁宗皇帝嘉佑六年也先生生於丙子时年二十六以颍滨遗老传考之先生与子由俱以贤科中第?除签书

  • 卷三十·徐世昌

    王又旦王又旦,字幼华,别字黄湄,郃阳人,顺治戊戌进士,由知县历官户科给事中。有《黄湄诗选》。王阮亭曰:“幼华诗一变而清真古淡,再变而为奇恣雄放。及归龙门,读书太史公祠下,而其诗益{大沦}泫澄深,渺乎莫窥涯涘

  • 卷二十一·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一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五十四首 【起甲子四月以後离黄州至金陵道中作】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 思成堂【诗商颂赉

  •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沈约

    略阳清水氐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驹后有名千万者,魏

  • 卷七十九·谷应泰

      ○甲申之变   怀宗崇祯十七年春正月朔,大风霾,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城破。”凤阳地震。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顺,改元永昌。贼掠河东,河津、   稷山、荣河、绛州一路俱陷。自成伪牒兵部约战,言三月十日至。兵部

  •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蔡东藩

      却说元昊欲寇延州,先遣人通款范雍,诈言两不相犯。雍信为真言,毫不设备。那元昊竟轻师潜出,攻破金明寨,执都监李士彬父子,直抵延州城下。雍始着急起来,飞召在外将士,还援延州。于是鄜、延副总管刘平、石元孙,自庆州驰援,都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七月庚寅朔黄花镇雷火毁台垣及神火器具○壬辰大学士张位廿□寺以戒谕百官请 上御文华门面发谕文旨暂免○礼部上戒谕群臣及诏告天下仪注○吏科给事中张正学言天变异常辅臣张位言矿店二事逢迎迁就甚为欺罔

  • ·援赦人犯请免解审议·丁曰健

    案蒙宪檄接准部咨,钦奉恩诏:&ldquo;将已审结罪应斩绞、遣军、流徒人犯,分别准免、不准免,饬即造册申送&rdquo;等因;遵即转行催办去后。兹据台湾府裕守禀据台湾县胡令禀称:遵照部行条款,将监禁定罪人犯饬承赶紧

  • 沈法兴传·欧阳修

    沈法兴是湖州武康县人。父亲沈恪,任陈朝广州刺史。法兴在隋代大业末年任吴兴郡守,东阳贼寇楼世干攻略其郡,炀帝下诏与太仆丞元..一同进讨。义宁二年(618),江都兵乱,法兴自认为世居南方,同宗数千家,为远近所向服,便与元..部将

  • 张方平传·脱脱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贫寒,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读完了。”他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宋绶、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奇才。考取茂才异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县。又考中贤良方正科

  • 姚希孟传·张廷玉

    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馆师刘一火景器重他。韩、刘两人一起执政,遇上大事

  • 卷十九·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九宋 彭百川 撰宣仁保佑哲宗元丰八年三月哲宗即位夏四月丁丑资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吕公着兼侍读公着时知扬州召用之遵先帝意也【先是神宗谕辅臣曰皇子明年

  • 卷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皇帝冠服皇太子皇子宗室王公额驸冠服皇帝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冬朝冠薰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

  • 卷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罕子罕言利章 张彦陵曰利字畧读断谓夫子罕言利命非利也亦与利罕言也仁非利也亦与利罕言也一则恐其沦于卑汚一则恐其鹜于高逺 利不止货利凡计功算效皆是 易以道义

  • 孟子集编卷十 ·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

  • 卷十九·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十九长洲余萧客撰春秋左传五成公【下】【十七年】经同盟于柯陵不重言诸侯见尹子单子与盟通例用郊犹用币于社因史之文也指掌碎玉【并本义十九】壬申十一月丁

  • 世俗品法句经第二十一(十有四章)·佚名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如车行道,舍平大途,从邪径败。生折轴忧,离法如是,从非法增。愚守至死,亦有折患,顺行正道。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若能断此伐其树根。日夜如是,必

  • 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观·太虚

    ──十九年二月在闽南佛学院讲──前在开学之日,本院陈定谟教授,曾提出梁漱溟、张东荪二君,所评论现代人类应采取西洋、中国、印度三派思想中,以何派为适当之一问题。此二君皆以世界哲学,大别为西洋、中国、印度三类。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