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诗经通义原序

尚瑗之受教我愚庵朱先生正先生辑譔通义之日其时年未弱冠殚精制举业未暇问欧吕诸家言迨先生作埤传以尚书为瑗取应习业时时举示之继从事读左日钞遂得参讨论矣顾予自八龄读诗经集传旦夕掩卷背诵比十五六而心颇嗛之谓郑卫淫风何乃至是非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指而於毛序郑笺孔疏及书之孔序易之王注皆尝浏览怪其与朱子本义集傅蔡氏集传畛域悬殊而未能决所从违先生着书满家少陵义山诗集笺注家弦户诵既乃厌弃辞章肆力经术埤传左钞先後授梓独通义一书屡经更定又卷帙颇重计赀为难逡巡审慎而先生业已谢世閲四十余年友人陆堂有言汉儒之失拘守陈言宋儒之失尽反前说宋儒之所欲反者非仅汉唐也伊川易传谈理至精朱子则推本邵氏数学以求驾之颍滨诗传东莱读诗记其书皆醇正无疵朱子以其祖述小序多所不满郑卫淫奔之说独采渔仲明复康侯春秋之学尽废三传朱子遂尊称胡传後世因有四传合刻则左公谷下侪於宋明杂说而十三经之名号可无庸矣夫汉代经儒掇拾残缺於秦烬之後疵纇荒缪固所不免必尽举而撤之虽神解渊悟岂真能舍此山岩屋壁之所得别有不传之秘与尼山邹峄梦授而墙见者程子曰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朱子论诗尽撤大小序鄱阳马氏驳议平允洞畅先生通义之作所宗主也毛公亦有不能无弊者在於执正变之论而篇次错糅不复详求概以前後定美刺楚茨至车牵十章与载芟良耜之报蜡鹿鸣嘉鱼之燕宾何有差别而以为刺幽王之作辞理全悖矣崧高五诗并美宣王何以窜於大雅终篇此古序之误有目共知也然而去古未远刺忽刺佗之属信而有徵而概指淫奔不得并於清人之在郑株林之在陈则毛诗左传虽并献河间而平帝时立毛诗於学官已为定着左传经范升陈元争讼俟章帝而始定奚以取彼弃此此集传之过当也通义一书荟萃两宋元明诸家之言於朱子集传外又广求遗说或问语録胪列参互衷之至当间附已意以相发明崑山顾亭林先生夙与同志远道寄书往复质证同邑陈启源说诗有特识先生爱重之时取其说朱子有言读先圣之书须高着眼大着肚不容拘泥习套又谓唐人疏义因譌踵陋未能有所发明夫唐疏之无所发明诚然也经宋儒翻驳数百年奉为蓍蔡由明迄今因袭更甚嫏嬛说约高头细字之书趋时贸利无有高眼大肚上下千百年间者先圣之遗经逾堕于雺雾晦冥亭林愚庵二氏穷经复古起考亭而相对当乐与扬?以益衷于无弊岁庚子冬暮瑗自豫章院归徧陈五经传疏并庋藏所有诸家言胪列其是非同异从先生两孙借观通义藏稿五十年前函丈点笔情景恍然负墙敬为之序越五载乙巳其次孙泰兴广文士玉刻通义书成爰於旧序增益数语表刻此书之因士玉笃嗜经术庶几能绍其家学者雍正三年季秋朔日受业门人张尚瑗拜书年七十

 

猜你喜欢
  子路篇·孔子
  授受第五凡十一章·湛若水
  管子补注卷二十一·刘绩
  卷一○三·邱濬
   三 无可无不可·林语堂
  序·姚际恒
  卷十五·吕祖谦
  卷四·刘玉汝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林语堂
  襄公·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自融
  在锡兰科仑坡麻里卡坎达最高巴利文学院致词·太虚
  佛说五蕴皆空经·佚名
  番大悲神咒·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悟奸·李渔

    〖双劝酒〗(副净上)婚姻做谐,新郎被拐。调停欠乖,他人得彩。既把顶头撺卖,也分他一股余财!——何二妈做了一世媒婆,不曾见过这般诧事。起先遇着个拐骗的,把一位现成新郎,被他马扁了去,这也罢了。谁想等到如今,又遇着个

  • ◆潘省元伯修(江滥集)·顾嗣立

    伯修,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锺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

  • 提要·常建

    【臣】等谨案唐常建不知其字其里贯亦无可考据陈振孙书録解题知为开元十五年进士终于盱眙尉而已诗家但称曰常尉从其官也唐书艺文志载常建诗一卷此本三卷乃毛晋汲古阁所刋云不知何人类而析之据文献通考作于宋末元初尚作

  • 卷四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六白头公类七言古白头公词        【元】陈 基杜陵三月春风暖燕语莺啼杂弦管落花撩乱紫驑嘶平乐归来酒尊满雨急风篁忽巳秋幽鸟多情亦白头不随翡翠花间宿却爱鸳鸯水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三卢鸿一【新唐书作卢鸿】卢鸿一字浩然范阳人徙家洛阳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隐於嵩山开元中以谏议大夫召鸿一固辞乃聼还山诗十首编为一卷嵩山十志十首草堂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前当墉

  • 卷四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七·脱脱

        吴潜 程元凤 江万里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文天祥   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人。秘阁修撰柔胜之季子。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德军判官。丁父忧,服除,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添差通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却说车骑将军邓,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

  • 卷二百三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 上以北京 郊社 宗庙及宫殿成是日早躬诣 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 天地坛奉安 昊天上帝 厚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 社稷坛奉安 太社太稷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礼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一百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宋英宗时知谏院傅尧俞论河北差夫状曰臣奉勅差送伴北朝人使过北京窃闻朝旨令恩冀深瀛洺州乾宁永静军等处修河夫役於寒

  • 卷二百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九上 朱批杨永斌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湖南布政使【臣】杨永斌谨 奏爲恭谢 天恩敬请 圣训事窃【臣】天末庸才至微极陋由顺天府大城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旗分志二十八旗佐领二十【镶白旗蒙古佐领 镶红旗蒙古佐领】镶白旗蒙古佐领镶白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参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二左参领下佐领十二察哈尔参领下佐领十三右参领第一佐领原系

  • 卷二十·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衍圣公孔毓圻疏请纂修幸鲁盛典并请御制古桧赋勒石桧树间诏从之衍圣公【臣】孔毓圻奏为请旨纂修幸鲁盛典以昭垂道统敷示臣民事【臣】闻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一·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勿轩熊氏曰首章至六章言性七章至十九章言心末章言学】告子曰性犹杞栁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栁为桮棬【桮音杯棬丘

  • 存性编卷一·颜元

    驳气质性恶程子云:&ldquo;论性论气,二之则不是。&rdquo;又曰:&ldquo;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rdquo;朱子曰:&ldquo;才有天命,便有气质,不能相离。&rdquo;而又曰:&ldquo;既是此理,如何恶?所谓恶者,气也。&rdquo;可惜

  • 卷一百七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三学礼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逺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1)·戴圣

    ——礼乐当随时代而变化 【原文】 礼者,殊事合敬者也(2)。乐者,异文合爱者也(3)。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4),名与功偕(5)。 故钟、鼓、管、磬、羽、蘥、干、戚(6),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欲往親近佛母摩耶夫人。即時獲得微細觀察諸佛境界無邊正智。作如是念。我當云何方便。得見此善知識。此善知識。遠離世間。住無所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