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庸衍义

十七卷。明夏良胜撰。夏良胜字于中,南城(今属江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后为仇家所陷,谪戍辽东。着有《东洲初稿》等书。此书嘉靖间夏良胜被谪戍辽东时所着。自宋以来,取古经之义,括举条目而推衍其说者,始于叶时《社经会元》。继叶时之后,则有真德秀《大学衍义》。夏良胜仿真德秀《大学衍义》的体例,推阐《中庸》,故名《中庸衍义》。全书分《天命之性之义》、《率性之道之义》、《修道之教之义》、《致中和议》、《达道之义》、《达德之义》、《经之义》、《诚明之义》、《三重之义》、《平天下之义》等纲,每纲又分为若干目,每目之名皆为夏良胜所自创。如《天命之性之义》分为《正性之原》、《论性之弊》;《达道之义》分为《君臣之常》、《君臣之变》、《君臣之戒》、《父子之常》、《父子之变》、《父子之戒》、《夫妇之法》、《夫妇之戒》、《兄弟之法》、《兄弟之戒》、《朋友之法》、《朋友之戒》;《经之义》分为《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每一名目必一一援据古今,推广演释。其中以采邱浚《大学衍义补》之说为多。夏良胜自己的观点则加“臣良胜曰”分述于后。此书议论的宗旨,作者强调欲求尧舜之治,必须先有尧舜之心,《大学》之道在于“平”字。故论治之本,惟存于“心”一字;论治之效,惟在于“平”一字。古今言治理者,只此二字,可以集大成。书中对崇神仙,好符瑞,尤究极流弊,是为世宗时事而发。有清江西刊本,《四库全书》本。

《中庸衍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11)卷九
(12)卷十
(13)卷十一
(14)卷十二
(15)卷十三
(16)卷十四
(17)卷十五
(18)卷十六
(19)卷十七

猜你喜欢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
  大戴礼记·戴德
  论语拾遗·苏辙
  延平答问·朱熹
  渔樵问对·邵雍
  厚黑学·李宗吾
  止学·王通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困知记·罗钦顺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问辨录·高拱
  传家宝·石成金
  船山思问录·王夫之
  四书疑节·袁俊翁
  四书辨疑·陈天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严通宦官·王世贞

    【探春令】〔净上〕入朝剑履宠光鲜。满皇都争羡。暗通奄竖借威权。看指日雠家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夏言这厮侵我朝权。反加斥辱。昨与众官商议。一心要援曾铣。因我执意不从。他要面奏圣上。为此连夜回来。

  • 第一折·张寿卿

    (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人若无心治家国,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姓刘名辅,字公弼。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今除洛阳太守。某有同窗故友,乃是赵汝州,离别久矣。近日捎将一

  • 第三折·郑光祖

    (正末引祗从上,云)小官王文举,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赐小官状元及第。夫人敢随小官至此,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左右的,将笔砚来。(做写书科,云)写就了也。我表白一遍咱:寓都下小婿王文举

  • ●卷二·江顺诒

    ◎二曰体○古乐府非今之词毛西河词话云:“白乐天花非花、唐人醉公子词、长孙无忌新曲、杨太真阿那曲,自是词格。若回鹘、石洲、阿回、回波乐、乌盐角、浪堆、水调歌头,俱是乐府。然其辞有近词者,亦可以词名之。

  • ◎礼十三(军礼)·徐天麟

    ○亲征汉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刘项战争本末具高纪,不详录。)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利几反,上自击破之。七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与其将曼邱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凶奴共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孙承宗(鹿善继)、贺逢圣、吕维祺、姜曰广列传孙承宗,北直高阳人;万历甲辰进士,廷试第二人。承宗铁面剑眉,须髯戟张;声如鼓钟,殷动墙壁。方严果毅,嶷如断山;开诚坦中,谈笑风发:望而知其为伟人杰士。年三十余,为举子,伏剑游塞下,历亭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一·徐乾学

    宋纪八十一【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宁七年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太一宫宴从臣又幸大相国寺御宣德门观灯 乙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正统元年八月甲子朔敕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史昭等曰向者人言达官牧马草场密尔境外恐为达贼所掠以助其力轻我边备已尝命尔等筹画哨备尔等略不加意以致达贼入寇果若人言乃饰词支吾以掩其过论罪难宥姑置不问顷因延安都指挥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弘治十四年六月丁丑朔升顺天府府尹张宪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柴炭○戊寅黜广东按察司佥事金章以总督军务都御史刘大夏等言其素行不谨也○户科给事中丛兰等言近奉旨拣选官军正阳等九门官军宜并从拣选提督九门太监陈

  •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六日*昨蒙发下《铁网珊瑚》四本,卷一、卷二、卷十一、卷十二前后重复。查四库书讹字定例分别记过,交部察议。此项书全卷重复,为向来所

  • 赵昌言传·脱脱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其父赵睿又,曾任使府从事,太宗任开封尹时,先任他为雍丘、太康二县令,后来官至安、申观察判官。昌言年轻时有远大志向,赵逢、高锡、寇准都称赞他。太平兴国三年(978),考中进士,文思非常敏捷,在考场中

  •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善治齐国之政,以干霸王之诸侯。”晏子作色对曰:“官未具也。臣数以闻,而君不肯听也。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今君之朝

  •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贵族中最有权势的家族头目(季孙氏)积累了巨大财富。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为这位贵族当差,对居住在贵族土地上的人民苛刻地

  • 卷五十二·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觧义卷五十二昭公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以舎族为尊晋罪己】尊晋罪己礼也【礼修己而不责人】【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意如恶

  • 中观论疏卷第二(本)·吉藏

    释吉藏撰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下第二重牒八不解释。前已略出三种方言。但八不既是众经大意此论宗旨。略释难明。广敷乃现。以去仁寿三年三月二日。江南学士智泰来至皇朝请述所闻。遂为其委释开为十门。一大意门。二寻

  • 卷之十五·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五嗣法门人幻敏重编说知有说余曾阅大藏经际亭午志神稍稍似倦恍恍惚惚浑浑噩噩蓦撞入龟哥眼里见一大城其城以善知众艺名之纵广四八由旬曲水流觞八处交潺仙鸟

  • 晋后略·荀绰

    《晋后略》又名《晋后书》《晋后略记》,五卷。西晋荀绰撰。久佚。该书记述西晋一代史事,现存八条残篇,分别叙述了晋武帝、贾后、成都王(司马颍)、张方、荀勖、刘漠、冯播、武含总共八个人的事迹。据《群书治要》《太平御览

  • 大学疏义·金履祥

    《大学》注本。宋金履祥撰,一卷。履祥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浙江南溪人。不仕于元,专事著述。曾事同郡王柏,又从学于何基之门,对濂(周敦颐)、洛(程颐、程颢)、关(张载)、闽(朱熹)之学,造诣颇深,有《尚书考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