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定性书

又称《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答张横渠子厚先生书》,北宋程颢著。论述己性不分内外物我,主张通过定性的方法,达到廓然大公、顺应万事而不动情感的道德境界。张载提出“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的问题,为此,程颢特作《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表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张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张载“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既然以“己性”为内,“以外物为外”,就不免要产生“己性”为外物引诱、“定性未能不动”的问题。程颢主张“性”无内外,宇宙之心同为一体,没有物我之分和主、客观之别。“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若能懂得不“以内外为二本”,就不会产生不能“定”的问题。世上一般人受外物之累而丧失“天理”的根本原因是“自私”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自私”就会为追逐私利行为无所顾忌,和“廓然大公”相对立;“用智”就不能明白顺应自然的道理,和“物来顺应”相对立。程颢认为,“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做到了“内外两忘”,应顺万事而不动感情,就能达到“定性”的道德精神境界,“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程颢的“定性”即“定心”。他作定性说的目的,是反对张载道德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为“灭私欲,存天理”提供理论依据。

《定性书》全部章节目录

(1)《定性书》原文
(2)《定性书》译文

猜你喜欢
  管子·管仲
  大学章句·朱熹
  小尔雅·孔鲋
  毛诗多识·多隆阿
  刘子·佚名
  灌畦暇语·佚名
  岩下放言·叶梦得
  知言·胡宏
  论语学案·刘宗周
  孟子杂记·陈士元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景星
  四书集编·真德秀
  论语稽求篇·毛奇龄
  论语点睛·智旭
  经学历史·皮锡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覃怀高·唐圭璋

      水调歌头   游武夷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临风据案一见,邂逅似开颜。几欲挐舟九曲,便拟扪参绝顶,直下俯尘寰。聊此税吾驾,赢得片时闲。   问仙人,缘底事,去不还。长风浩浩,何许清梦杳难攀。只有苍烟古木,好在清

  • 第十二出 怒遣·李渔

    〖小蓬莱〗(外上)只为向平婚嫁,老夫妻镇日波喳。(老旦上)姻缘非细,终身依靠,怎不稽查。(外)夫人,三叔前日讲的那头亲事,谅也不差,不如就随了他罢。(老旦)你便消停些,选个像样的女婿也好,为什么这等着忙。(外叹介)夫人,我看女儿这一向,饮食

  • 卷十一·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一    宋 吕本中 撰食笋 穷乡未寂寥五月当笋茁近山新得雨此物晚亦发初看数寸出意有千尺抜长条不成鞭乃以美见伐锦綳罢骈头玉指已不韈坐令藜藿口如受滫瀡滑连年江海病未免鱼蟹罚甘津

  • 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耶律化哥 耶律斡腊 耶律速撒 萧阿鲁带 耶律那也 耶律何鲁扫古耶律世良   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善骑射。乾亨初,为北院林牙。统和四年,南侵宋,化哥擒谍者,知敌由海路来袭,即先据平州要地。事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十一月丙午朔中书门下省言近今江浙常平司预借买扑坊场净利钱一界亦恐奉行违戾乞令钤朿州县不得接便骚扰从之先是户部侍郎刘岑言费用不赀而豪右兼并之家累年坐收厚利止令预借一界亦不伤于人情至是

  • 第二回 拥众称尊创始立国 班师奏凯复庆生男·蔡东藩

      却说孛端察儿抱住该妇,疾行而归。该地居民,闻有暴客,竞来趋视,不意强人蜂拥到来,各执着明晃晃的刀仗,大声呐喊,动者斩,不动者免死。居民见这情形,都错愕不知所为。有几个眼快脚长,转身逃走,被那强人大步赶上,刀剑齐下,统变作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来保

    十二月辛丑上命军机大臣等传谕经略大学士傅恒曰现在调遣满兵原因其骁勇精鋭逺过緑旗可速收克捷之效川省马匹初虽迟误及经略大学士傅恒指示调度又传谕该督尹继善前往料理尚书舒赫徳亦复星驰查办昨据髙越所奏购买本省及

  • 卷三十一·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一明 黄训 编礼部【主客精膳】译言待賔之礼【丘濬】臣按译言之官自古有之然惟译其言语而已也彼时外夷犹未有字书自佛教入中国始有天竺字其后回回

  • 宗吾家世·李宗吾

    张默生  大概在南宋年间,广东嘉应州长乐县崛起一个姓李的人家,家长李子敏和他的儿子李上达,创家立业,慢慢家道兴旺,子孙繁衍,就成了一个有名的氏族。后来代代相传,传到第十世上,有位名叫季润唐的,于清代雍正三年,携眷到四

  • 兵令下第二十四·尉缭

    本篇论述战场纪律。它主张用严法重刑、连保连坐以及株连家族等手段,来防止士卒逃亡,迫使他们服从命令,驱使他们奋勇作战。95、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侯,各相去三五里。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也。[译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rdquo;&ldquo;所

  • 俱舍论记 第五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五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三如是已辨至同分有情等者下大文第二明同分。结问颂答同分。牒章有情等。正释。有体类等名同。简异经部。彼计同分体是假故。分是别义。虽复类同而体各别。简异胜论有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下·彦悰

    京弘福道场释彦琮撰威等又问法师曰。论第六云。饰道昱祸宋之服。曳孙恩败晋之裳。著南郑反汉之巾。把公旗诛家之笏者。但大冠小冠之设。爰自汉朝皮巾鹿巾之来兴于往古。冠即法于年祀。笏乃侔于搢绅。既而服象云罗。致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序菩提达磨航海过东早已带水拖泥无端面壁惹得神光断臂求安信然剜肉作疮好事者谓之传佛心印孰知祸我震旦非浅鲜也由是冤冤相酬六传至曹溪符一花五叶之悬记首以南岳怀让流通正

  • 彰化节孝册·吴德功

    本书全一卷,吴德功纂辑。此为彰化在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二年及日据以后所采近三百人节孝妇女名册(内有二人于光绪十三年请旌、一人于十五年请旌),有传附列者约及百人。卷端,并有「节孝名称及报请理由」一则。书末,今另加一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佚名

    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胜吉祥佛四愿。法海雷音佛四愿。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金色宝光妙行成

  • 菩萨受斋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聂道真译。又称菩萨受斋戒经、受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载述,于特定之斋日,为策励行道而行斋戒,修行六波罗蜜,修念十念、十戒等;既得清净生活,并修行救度众生之心。其中,所修念之十念,与一般之佛、法、

  • 道安法师念佛赞文·佚名

    敦煌本《道安法师念佛赞文》乃净土宗信徒所撰戒杀生食肉及劝布施行善之赞文,大抵是8世纪后半叶的作品,而与生活在4世纪的道安无涉。此赞文最早似出现于五台山一带,其严格的用韵及宣讲的内容与净土宗四祖法照及其门徒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