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一    宋 吕本中 撰食笋

穷乡未寂寥五月当笋茁近山新得雨此物晚亦发初看数寸出意有千尺抜长条不成鞭乃以美见伐锦綳罢骈头玉指已不韈坐令藜藿口如受滫瀡滑连年江海病未免鱼蟹罚甘津到齿颊恐此或未察居闲快一饱我已久断杀更莫厌比隣时时听羮戛

白须

不作韩城住虚为河朔行白须镊更出知为阿谁生

宿刘固寺佛殿下即刘伶坟也

刘伶坟上土佛殿古崔嵬坐久野僧出天寒饥鴈来千年醉里魄一锸死前灰未尽先生意空留数字回

怀卫道中寄京师诸友三首

客舍冷如浆客梦甘如饴初无远行念况有徂年悲平生好交游大半走路岐不如亭前月所到长相随何时脱身去共采西山芝有儿当似公尚能传我诗

直莫如两王清莫如两方孙谢岂不美久滞尚书郎黎子老归国只今须髩苍邵子住山云欲出未肯忙高子出林壑坐看天际翔

人谁不小康李赵常窘束穷阎爨温火老未饱饘粥它长未遽数此事已絶俗为人死不厌自奉一米足

河堤

平田接长河眼界起突兀今日兹堤行麦壠青已出客行不知晚但感此节物新霜被西山久厌尘土没坐怀故人面於此见髣髴

寄濬州张掞

张卿留客酒如渑我欲从之病不能忆过公家更东望断崖高树雪层层

田家乐

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小儿腰鎌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忍将氷雪面所至媚游人

寄崔德符

江城昔还往耆旧各能文暂别犹相忆虽忙亦见存好诗能愈疾浊酒不胜浑它日经行地相寻夜叩门

还家

解鞍歇马倦西游过眼文书且罢休薄酒向人殊有味长年於世已无求常情未语沟中木俗眼能惊海上鸥何处云山不堪隐更谁辛苦访菟裘

即事

晚菘早韭老不厌夜鲤晨鳬多见踈地僻难寻野僧饭路长时枉故人车青山出没尘埃里白发栽培疾病余更有腐儒穷事业夜牕残烛一编书

读易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蝨细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纷纷者衆说行各半途滞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临流濯垢衣尚勿惜余弃

复往大名三首

复往真无策兹行亦漫游尘埃走剧暑风雨占新秋便欲还家去其谁为汝谋尚怜苏季子虚敝黑貂裘我老不自得每为饥所驱漫抛青箬笠空负白髭须见贼犹堪鬬逢人莫问途寰区足秀句山泽有臞儒地湿频经水田荒亦未收断云催雨过涨水没桥流半世想高卧十年悲远游藜羮不用挟尚足诳饥喉

闻德道中

五更发荒村小憩草市北披衣度积水月落天正黑豆苗半委地野父厌匍匐我马则已饥泥土汚羁勒翻思在家时一饭亦假貣小儿不解事笑语颇自得一官走道路此责久未塞速行勿迟留有手须击贼

阳翟道中

不为伤离别其如渐老何秖应从此去转觉白须多

长葛道中遇周原仲

羸马冲寒骄不驶积雪残氷杂泥滓长葛县中日落时举头忽见周夫子下马相看两惊怪各喜南归此身在僧房夜语久不眠更摩枵腹偿诗债子行四方尚谋食我亦年来倦行役枥下骅骝世得知海底珊瑚人未识长安公卿富贵客谁能日在子思侧洛阳年少未宜轻看子重陈治安策

简叔易益谦兄弟

秋来归兴复何如李范声名更羡渠它日买田吾有策两家兄弟要邻居

赠益谦兄弟

范郎走微官清固不絶俗家常四壁立腹有万卷读迩来所为文深若泉万斛纡余风过水宛转虫注木诸弟况可人不但好眉目丹穴固出凤蓝田自宜玉行扛九鼎重顿使一世伏圣朝急用士如子尚穷独乃知德在躬不必富润屋我病拙文词笔钝如发秃时逢子兄弟未语心已足长空絶纎埃何处着鳬鹜朝来秋气清伫看飞鸿鹄

题芦鴈扇

鴈下秋已晚江天风雨微寜为聚沙立不作傍云飞

游西宫有感

种种不如意悠悠无复听漫寻村路好似得片时醒水隐城?白山来树杪青晚田收襏襫残日度笭箵兴入山阴道诗如历下亭荒原子胥庙千载想仪刑

送一书记果公作天寜化士

田家得米输官仓一粒不得囊中藏天寜化士去如雨此亦未易能低昂因官乞取民始病况复妄邀檀越敬纵令不得半钱归堂中圣僧应自知

京城围闭之初天气晴和军士乘城不以为难也因成四韵

战马侵城急官军报捷频民心皆欲鬬天意已如春魏阙方佳气王畿且战尘不妨来往路经月絶行人

守城士

北风且莫雪一雪三日寒不念守城士岁晚衣裳单衣单未为苦隔壕闻战鼓陷阵须长枪防城要强弩炮来大如席城头且撑柱岂不知爱身【一作君】倾心报明主报主此其时一死吾亦宜未敢望爵赏且【一作幸】今无事归寄语守城士此言君所知

闻军士求战甚力作诗勉之

今春敌来时军士怖而走今冬敌来时决拾【一作射】揎两肘愤然思出鬬不但要死守仰怀吾君仁未可释重负欲以占天心於焉卜长久暂劳何足道富贵要力取行看偃干戈金印大如斗

丁未二月上旬四首

丞相忧宗及编氓恐祸延乾坤正反覆河洛扰戈鋋报主悲无术伤时秪自怜遥知汉社稷别有中兴年厄运虽云极羣公莫自疑民心空有望天道本无知野帐留黄屋青城挿皂旗燕云旧耆老寜识汉官仪羽檄从天下于今久未回如何半年内不见一人来周室仍遭变宣王且遇灾犹存九庙在咫尺得祈哀主辱臣当死时危命亦轻谋吞豫让炭肯结仲由缨洒血瞻行殿伤心望敌营尚留仪卫否早晚复神京

兵乱寓小巷中作

城北杀人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江河梦断不得往问君此住何因【一作夤】缘窜身穷巷米如玉翁寻湿薪媪?粥明日开门雪到檐隔墙更听邻家哭

围城中故人多避寇在邻巷者雪晴往访问之坐语既久意亦暂适也

雪泥春既融晓日初破雾出门寻故人来往不数步共谈江南胜闭眼想去路松风被茅屋稻壠立白鹭行看长围解春水即可渡先当上锺山次第入庐阜生平泉石念久受尘土汚况今九死余转觉处事悞豫怀岩壑里所至陪杖屦可行君莫辞行李我已具

城中纪事

生平足艰窘可叹不可言两遭重城闭再因羣盗奔今兹所值遇我岂不与闻脱身保儿女恐辜明主恩傍徨不忍去敢计生理存昨者城破日延烧东郭门中夜半天赤所忧惊至尊是日雪正作疾风飘大云十室九经盗巨家多见焚至今驰道中但行塞马羣翠华久不返魏阙横烟氛都人向天泣欲语声复吞我病未即死尔来春既分剥床供晨炊两眼烟已昏岂无好少年可与共殊勲志士或不耻有身期报君塞水须塞源伐木须伐根子莫笑短拙荆蛮生伍员

读易

江北江南公不归人言公懒笑公痴闭门端坐读周易直过新春围闭时

无题

敌国安知鼎重轻祸胎元是汉公卿襄阳耆旧唯龎老受禅碑中无姓名【祸胎一作指纵】

怀京师

北风作霜秋已寒长江浪生船去难客愁不断若江水朝思莫思在长安长安城外高十丈此地岂容塞马傍亲见去年城破时至今銕马黄河上小臣位下才则拙有谋未献空惆怅汉家宗庙有神灵但语戈鋋莫狂荡

读司马公集解大玄

京城半年围道路三月病轻舟过江来所向复未定客房夜凉冷气体亦粗胜月穿窻罅白风入桐叶劲挑灯读太玄爱此顷刻静物数极三甲此理本天命首赞则分行故未及世应古历汉则亡易实更三圣哀哉扬子云上与数子竞虽云耗心力固自有捷径後来司马公独敛衆说盛锱铢判讹谬一宗蒙是正读玄则知易此实公所证如何少年子便欲献讥评我老未知学读此知不称掩卷坐搔首一洗肝肺净明朝寻故人此语殊未竟

黄池西阻风

乌云衔日日不出骤雨飘风吼三日扁舟寸步不得行坐叹轻鸥如箭疾我行去家秋复冬故园囘思春梦中客愁茫茫若江水生计渺渺随征鸿三年京城共憔悴一杯此地难从容长溪卷浪雪花碎远山横空眉黛浓故人别我上江去亦有书来唤同住破屋数间君有余太仓五升吾已具严霜未放鹰隼击盘涡恐致蛟龙怒片帆欲挂任篙师君但徐行莫深惧

景德北窻

云横树阴浓雨涨溪水白故人唤我出已度蒸暑厄北窻非不佳尚苦眼界窄小楼隐床後自与尘雾隔更怜昭亭山相向有佳色君能具鷄黍畧不厌须索我能知子穷子亦能爱客人生要如是一举乃讽百我病思远引未塞交友责便当约诸公归耕作长策囊无一钱赢岁晚会有获

昭亭广教寺

故人唤我去【一作出】久雨值新晴草暗鼯鼠出山深鶗鴂鸣斋厨半盂粥草具一杯羮尚肯频来否门前春笋生

昨日之热一首赠赵彦强

昨日之热未为热凉风颇随团扇发今日之热不可言西山火炎尘障天高楼坚坐若燔炙常恐秋到无夤缘与君相从今几日欲度一日如长年忆昔京城值秋雨人家邂逅得细语不愁归舍少薪米且喜尊前好宾主去年君自云中归隔巷寻君相劳苦是时强敌在城下耳犹厌听列营鼓岂知丧乱到江南同向宣城过残暑晚来一雨天遂凉便思约君来对床床前适有新酒熟君醉可舞吾能狂醉中谈天亦未妨回船吴中君勿忙

又赠

日日住叠嶂君能同此游黑云才映日白雨忽穿楼盗贼何时定溪山且自幽炎蒸不须厌俄顷是新秋

题泾县水西

江东住已厌又却【一作度】过江西急雨投泾县穷秋渡赏溪稻田犹少水山路已多泥珍重高僧意求诗索自题

宿秋霜阁後方丈

秋霜阁後山屈蟠【一作盘】行人冲泥脚未乾正是水西佳絶处不辞风雨夜深寒

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於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

水西投宿返秋霜起听晨钟厌【一作促】束装尚惜故人轻作别乱山深处过重阳

村场路僻多无酒野菊寒深亦未花底事中原归不得又扶衰病过天涯

白头嬾入少年场二老追随却味长预喜尊前听清话夜窻相对一炉香

休寜县与汪致道诸公别後晚宿黟县界鱼亭驿二首

竹密如云不见天好山无数簇溪田秪应黟县溪山胜尽在鱼亭驿舍前

故人相继别休寜山路篮舆睡复醒所恨溪山正佳处不能同我到鱼亭

寄宣城故旧

宣城经岁无它事尚喜交游不弃遗叠嶂楼头纳凉处宛陵堂下探梅时君今尚要一囊粟我去亦无三径资归卧云山更深处因书频报故人知

祁门道中四首

去程归雁两悠悠行到荒山尽上头试问中原何处是只言东些是宣州

风落千山雨夜鸣时因归梦识宣城欲知溪路行多少已过徽州第五程

宣城人物未全衰四士风流世不【一作未】知别後畧无佳语寄道中才有数篇诗

詹郎逸气今谁似李令清言久不闻独立共传摩诘後隐居还见伯仁孙

桂林别珂首座二首

故人相望马牛风世事波涛滉漾中漓水东边两年住往还才有一珂公

北归我已办行纒久约相从却未然何处云山堪着子乱松回首岭南天

答赵祖文陈梦授

岭海畏深入江湖成远游犹怀不活怖少为故人留苦乏琼琚报虚蒙札翰投因来问消息不必计沈浮

寄赵十一弟

亲朋虽近懒追寻湖岭归来病至今寄语洪州赵从事忍令无酒过冬深

东莱诗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彭止·唐圭璋
  许及之·唐圭璋
  张纲·唐圭璋
  赵子崧·唐圭璋
  卷十二·何汶
  第二十五出 争购·李渔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Excter)·徐志摩
  续集巻七·黄昇
  卷209 ·佚名
  卷七十四·吴之振
  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御选元诗卷七十九·康熙
  花部农谭·焦循
  叶清臣词作鉴赏·佚名
  友林乙稿·史弥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出 荣晤·孟称舜

    【西地锦】〔末上〕绣幌斜迎日色,数枝花影横阶。檐前鹊语忙催煞,未知好客谁来?窗外日光弹指过,庭前花影暗中移。我前遣院子,去贺二甥,兼召他同来,如何目下还未见到也?〔生冠带同净上〕【夜行船】绿柳长亭妨翠盖,骑瘦马,远走天涯

  • 附录留庵文选·卢若腾

    序书疏露布传序骆亦至诗序许而鉴诗序林子濩诗序君常弟诗序喜达集序曾二云(名樱)师奏章序纪南书尚华集序望山义盟序白业自序焚余小引骆亦至诗序自兴义师以来,吾乡志节之士,咸集海上。其中贫困弥甚而耿介不渝者,莫如骆子亦至

  • 静思集巻八·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律晚眺眼看淮海待澄清骨满邉城苦战争老大不堪思徃事饥寒乆已厌吾生烟深薜荔栖乌急风响蒹葭落雁鸣惆怅故人书不到别来十载最闗情去年中秋与郭怡饮舍弟处酒半以事散去今年余饮桐江上乃以羣不逞又走渡东

  • 卷二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二十五地理江赋          【晋】郭 璞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沫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济江津而起涨极?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总括汉泗

  • 列传第三十七 韦粲 江子一 弟子四 子五 张嵊 沈浚 柳敬礼·姚思廉

    韦粲,字长蒨,车骑将军睿之孙,北徐州刺史放之子也。有父风,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初为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俄署法曹,迁外兵参军,兼中兵。时颍川庾仲容、吴郡张率,前辈知名,与粲同府,并忘年交好。及王迁镇雍州,随转记室,兼中兵如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杨士奇

    洪熙元年秋七月戊辰朔汉王高煦赵王高燧遣指挥康良葛昇奉表贺即位礼部尚书吕震请如例各赐钞二十锭彩币二表里上命加赐钞二百锭彩币二表里 怀庆大长公主薨公主太祖皇帝苐六女母成穆贵妃孙氏洪武中册封下嫁驸马都尉王宁

  • 卷二【八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二【八则】     宋 岳珂 撰 近属名制 国朝宗属本未定联名之制艺祖友悌因心凡宣祖本支之在子行者皆冠德字赐名授爵俱无等差熙陵继序初更用元字以别大统自是而後真皇

  • 第三节学事·佚名

    第一 谕示第二 谕示第三 碑文第四 碑文第五 碑文第六 碑文第七 执照第八 执照第九 典字人第一○ 谕示(谕董事金兴文)第一一 执照第一二 恳批字第一三 垦批字第一四 执照第一五 执照第一六 执照第一七 执照第一八 退耕杜

  • 卷四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六乾隆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乙未谕定边将军成衮扎布等来京请训上谕军机大臣曰现在逆贼阿睦尔撒纳已逃入俄罗斯俄罗斯与喀尔喀毗连一应侦探防范事宜甚关要成衮扎布素得喀尔喀之心为

  • 民国女子·胡兰成

    民国女子一前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我觉和仪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陽看书。先看发刊辞,原来冯和仪又叫苏青,女娘笔下这样大方利落,倒是难为她。翻到一篇

  • 第二十六章 进军江西·李宗仁

    一当我军自汨罗江向武汉疾进时,吴佩孚曾檄请“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前来湘鄂应援,以便夹击我军。孰知孙氏此时却作坐山观虎斗的打算。意图等待我军和吴军两败俱伤后,一石二鸟,取吴氏而代为华中之主。至于我军,因

  • 孟子集注大全卷八·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八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三章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问舜卒于鸣条则汤与桀战之地也而竹书有南廵

  • 卷一·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一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国风 孔氏曰诗者一部之大名国风者十五国之总称国是风化之界诗以当国爲别故谓之国风朱子曰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

  • 原序·范处义

    诗补传原序 经以经世为义传以传业为名毛氏诗谓之诂训传故於诂训则详於文义则略韩氏有外传乃依仿左氏国语非诗传也惟诗序先儒比之易系辞谓之诗大传近世诸儒或为小传集传疏义注记论说类解其名不一既於诂训文义互有得失

  • 墨子卷二·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二尚贤上第八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衆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衆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

  • 证治要诀·戴思恭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十二卷。明 ·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

  • 锋剑春秋·佚名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

  • 人本欲生经·佚名

    亦称《佛说人本欲生经》。佛教经典。东汉安世高译(或作“似安世高译”)。一卷。内杂有晋道安释。其内容与《中阿含》卷二四《大因经》相同。谓“本者,痴也;欲者,爱也;生者,生死也”。中心内容是论说人的本原,为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