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定性书》原文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一作物),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孟氏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 。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如何哉?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道近求远,古人所非,惟聪明裁之。

猜你喜欢
  宣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卷六下 滕文公章句下·孙奭
  平书订卷五 建官第三下·李塨
  卷六·陆陇其
  卷二十二·程公说
  待轩诗记卷六·张次仲
  卷一百二十二·卫湜
  卷七十九·程川
  卷一百五十七·秦蕙田
  卷四十·王昭禹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卷第十七·智旭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四 明 陈耀文 辑 中调 摊破南乡子【一名青杏儿】      程正伯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恠杜?啼真

  • 赵以夫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郓(今属山东)人。居长乐。赵彦括第四子。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漳州,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两浙转运判官。嘉熙元年(1237),以直焕章阁、枢密院副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除沿

  • 列传五·薛居正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击张浚军于平阳。

  • 卷四十八 志二十三·赵尔巽

      ◎时宪四   △康熙甲子元法中   日躔用数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天正冬至为法元。癸亥年十一月冬至。   周天三百六十度。平分之为半周,四分之为象限,十二分之为宫,每度六十分,秒微纤以下皆以六十递析。周天入算

  • 卷三十四·连横

    列传六循吏列传流寓列传乡贤列传文苑列传循吏列传陈璸陈璸,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人也。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古田知县。四十一年调台湾。清操刻苦,慈惠爱民。公务之暇,时引诸生考课,与谈立品敦行。夜自巡行,询父老疾苦。闻织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隆庆二年正月辛亥朔 上行拜天礼于宫中谒 奉天殿 世宗皇帝几筵 弘孝 神霄二殿毕出御皇极殿文武群臣及朝 觐官四夷贡使行庆 贺礼免宣表免命妇朝 贺免百官宴赐节钱钞○直隶巡按御史顾廷对条陈六事一治贪墨言近来贪墨有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卷之四百七十四万历三十八年八月癸酉朔○乙亥朝鲜国王李珲遣陪臣工曹参判黄是等贡马及方物庆贺 皇太子千秋令节赐宴赏金织衣彩叚有差○礼科右给事中周永春因 圣寿引古麦丘邑人之祝请俞讲学行枚卜补大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八四 谕内阁着于敏中等编《日下旧闻考》·佚名

    八四 谕内阁着于敏中等编《日下旧闻考》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十六日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本朝朱彝尊《日下旧闻》一书,博采史乘,旁及稗官杂说,荟萃而成。视《帝京景物略》、《燕都游览志》诸编,较为该备,数典者多

  • 第九章 论幽默·林语堂

    西方人,对幽默这一词,当然是毫无疑问,是人人接受的。可是对中国读者而言,一个报章杂志的编者会留一页,用以登载生活的轻松方面的文字,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高级官员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说句幽默的话,也是一样不可想象的。美国

  • 夏言传·张廷玉

    夏言,字公谨,贵溪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本人考取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被任命为行人,继而升任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警灵敏,善于写文章。等他做到谏官,便以直言为己任。世宗继位后,他上书说:“正德以来,上下消息不

  • 秦淮画舫录跋·捧花生

    画舫肇于卢陵,湖船沿于樊榭。一则因斋作记,一则在水征名。烟素横飞,工矣未也。生面独开,奇文共赏。居今况昔,断手其谁。捧花生琢钉慧早,抱璧名迟;枕葄之余,殚心述造,固已掷金声而腾纸贾矣。间综平安之游,足志建康之缺。属以秦淮

  • 卷第五·黄绾

      典籍所载,乃天地万物之理,及圣贤君子言行,恶可不讲求?但要知古人远取诸物,则必近取诸身,理义人心所同,彼特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必于吾心独知之地实致其力,必求仁,必求道,必求德,不使一毫不尽,则此心之理,建诸天地,考诸三王,徵诸庶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章 治大国·林语堂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语译治大国好像烹小鱼不能常常翻动,常常翻动小鱼就会破碎;不可以朝令夕改,过于多事,否则人民不堪其扰,便会

  • 卷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九      婺源江永撰補服    凶禮二補【黄氏曰補服有五有見本經傳記者有見它記者有見注疏者又有心喪有弔服悉類而分之以補經文之缺】父卒為祖後者服斬【詳見不杖期章為君之父母妻長

  •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一·无准师范

    佛鉴禅师初住庆元府清凉禅寺语录  侍者 宗会 智折 编师於嘉定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入院。指三门云。平直道路。敲磕门庭。竖四横三。是人知有。新清凉到这里又作么生。入寺看额。佛殿。你坐我立。尺短寸长。口耳不

  •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胡适

    胡适著。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4号。后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作者从文学进化观念出发,将中国戏剧与外国文学、戏剧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中国戏剧改良之必要性。作者将文学进化观念的意义,分四层

  • 还丹歌诀·元阳子

    还丹歌诀,原题「元阳子集」。元阳子似为晚唐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还丹诀二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此书为诸家还丹歌诀之选辑。上卷辑录《古神仙身事歌》、《吴真君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