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浮石禪師語錄卷十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

詩偈(共計一百六十二首)

五言四句(計十三首)

龍池十景

禹門橋

為鎖清溪水,虹蜺駕碧空,遊魚如過此,頭角自崢嶸。

娑羅樹

禪林多古樹,絕少是娑羅,殿角亭亭立,心空綠蔭多。

中龍池

水靜知龍隱,山高暑亦寒,乘時雷雨動,變化入雲端。

分賓嶺

道人絕迎送,賓主若為分,極目遙千里,相看嶺上雲。

白雲巖

片片風難動,玲瓏若墜雲,幾多人過此?入眼不能分。

避暑窟

石窟藏深處,炎蒸氣不侵,涼風何日至?颯颯動長林。

試心石

塊石懸空半,雲根萬丈深,未能忘我相,到此盡沉吟。

憑虛閣

奇崖搆小閣,時被白雲埋,拾級聊憑眺,天風腳下來。

伏虎石

怪石形如虎,當途也畏人,一朝能覷破,從此兩忘情。

玉昜臺(玉陽本名預昜,以日出先炤得名,因字音相似,遂誤為玉)

朝登玉陽臺,上下一輪日,俯仰萬波紅,令人動心魄。

丁堰往如皋

聯舟風送穩,天晚趁晴和,行盡千株柳,如皋路不多。

大林五旬

一片清涼地,大林為所依,從來塵不染,何用更知非?

送白巖

不惜燈前別,何勞訂晤期?但依松竹老,遠隔未曾離。

五言八句(計十三首)

賦莖虀庵

濁富人多競,清貧世見遺,只知千石酒,誰顧一莖虀?道向淡中得,詩從閒裡思,二途雖見徹,取舍貴能離。

次荅藍田叔(用古韻)

崔白登山暖,頭陀入寺寒,昨朝千嶂雪,今午一溪湍。凍解承和惠,情忘仗力參,人心多好智,誰似石頭頑?

留別松陵眾居士

依依解纜日,握別病來慵,身汎嘉禾棹,情留舊隱蓬。巖花空自玩,蘿月暗相通,千里休云隔,雲開露碧峰。

侍師過虎溪

不辭肩負錫,且喜命隨舟,蒼翠雨中樹,飛鳴水上鳩。但將心並洽,莫論事難周,山色湖光裡,寧堪作浪遊。

宿雲岫庵遇雪

高臥不成寐,唯嫌衾尚單,幾翻爐內火,頻壓枕邊寒。窗色疑殘月,籬聲誰折竿?曉來山寺外,一片白林巒。

過祇園庵

一入祇園路,迢迢直向前,不經樵父指,獨往杏花天。抱拙應忘世,尋賢豈論年?蓬門三下響,打透竹籬邊。

過青螺庵

一村又一村,過盡見籬門,野路依然闊,閒花元不繁。雨添新水漲,風起晚鴉翻,若問青螺事,波心印月痕。

送鼓峰之徑山

解瓢分碧澗,冷處自能知,未得同山住,臨行怨路歧。崚嶒蠻石面,屈曲老杉枝,泉水聲長暗,雲中聽者誰?

師住三仙,眾以詩賀,次韻酬之。

老朽多飄泊,恬然了宿緣,豈耽塵世欲?猶寄海門天。廣惠前朝寺,三仙昔日賢,逢人恁麼舉,離此別無禪。

賦得有約不來,過夜半。

白日空閒放,故將今夕期,琪花難獨賞,珂月待聯詩。風響如敲戶,月移疑到墀,三更空倚望,不省竟何之?

寄族兄

殊居無百里,相見每更年,自覺情疏淡,誰知惜比肩?鶴髮成閒事,童心了舊緣,一條家裡路,須省快加鞭。

次詹叔臧居士

於世惟甘弱,干戈不用持,失猶吾所貴,得豈彼能遺?道自情空著,才因壓眾辭,毋煩他處覓,只禮自心師。

秋雨赴請

好日晴偏少,貪程帶雨過,黃花庭賞未?紅蓼岸看多。否極時當泰,年高志不磨,世緣唯我薄,難免笑懡㦬。

七言四句(計七十三首)

山居

一庵結搆四山中,面面芙蓉插碧空,秪許野人歌白雪,更無遊客駐青驄。

掃除轇轕坐山窗,列祖因之建法幢,大道本無取舍執,初機習重要渠降。

巢雲野鳥下階墀,知我生臺有法施,漸近僧雛就手食,一回食飽上高枝。

抬頭秪見白雲飛,舒卷無心為發機,塵點劫來何所住?隨風聚散竟忘歸。

烽煙不到此山居,墾土栽蔬得自如,時摘野花供佛眼,清香滿室襲人裾。

霜飛木落孰無吁?道者隨時卻自娛,黃獨深深埋糞火,不知山雪壓吾廬。

山深午夜不聞雞,暗揣人間夢不齊,誰得此時能自醒?轉迷成智不勞提。

居山豈是把頭埋?要把工夫自己揩,一得此心渣滓盡,縱橫三界了無乖。

山居無主亦無賓,清理田園亦認真,身寄閻浮如旅泊,肯將夢事較疏親。

一身謝事似浮雲,雲去雲來莫與群,不用安排延歲月,徑松窗竹自成文。

終朝默默坐蒲團,澗水山花代我言,不識此時誰領悟?頓教直下息心猿。

屏絕夤緣夢亦安,山窗簾卷看巑岏,不愁貧到無衣食,荷可為衣松可餐。

徙倚門前只見山,層層積翠隔人間,吾生居此非圖靜,要養天機出等閒。

山居無事學栽蓮,看取花開盛夏天,一陣好風池面過,清香送到鼻頭邊。

門外漻漻水一條,參差榆柳夾谿橋,過橋飲水眠雲去,不厭風吹樹上瓢。

莫道山廚太寂寥,客來野菜作佳餚,天生一種真滋味,嚼著令伊不肯拋。

獨行獨坐意何豪?聖見凡情俱已消,日夕閒閒無所事,逢場作戲似兒曹。

不覺山翁髮已皤,閒消歲月在巖阿,柴門綠蔭啼黃鳥,一段天機會也麼?

亂雲堆裏我為家,遶戶寒梅歲歲花,坐對清香消瞌睡,不知人世換年華。

閒攜竹杖步高崗,遠見車塵亂夕陽,富貴目前誰不競?到頭輸我善修藏。

野鳥關關弄巧聲,山床猶未道天明,窗前積翠翳朝日,不是耽安懶惰生。

萬緣無染始相應,擬重些些便不能,取舍兩忘方契道,順吾取舍可分燈。

繩床不動坐長林,細聽枝頭自語禽,恰是老僧談不到,好從徹證祖師心。

山居道者沒虛譚,截去浮詞住冷庵,信重一言追年布,生全五語效瞿曇。

野草閒花驀地拈,毋容擬議涉廉纖,造車合轍從來少,為道求人自要嚴。

煙雲抹過老松杉,一軸丹青卷入函,妍醜不分消息斷,飛來燕子自喃喃。

玅理玄言水瀉缾,何曾用得一星星?任他惹動天花落,蚤力何能振祖庭?

門前一徑向雲開,萬壑千崖腳下來,行到翠微深絕處,數聲啼鳥喚人回。

丹青描得舊時容,掛向空堂覿面逢,心境相融何所見?黃花翠竹滿庭中。

閒看青山青幾層,短笻隨步一身輕,莫言此事沉空寂,到處風光總現成。

碌碌奔馳沒了期,不如歸隱得便宜,山林一段悠然意,未許寰中達者知。

心空事事皆無礙,日用何曾不現成?野叟盡情言不及,山禽啼處太分明。

岌岌峰巒四悄然,就中別是一壺天,現成祖意無人會,寫作山居詩百聯。

夏日送雪竇和尚還山

蓬門深掩為誰開?雨歇黃梅法駕來,瀹茗正堪談契闊,匆匆冒暑又南回。

雪頂髼鬆驚老顏,同參能幾導人間?東南法道惟兄振,攜杖應須歸故山。

次佛慈禪師蜜蜂五韻

一年活計在春時,李白桃紅盡采歸,眾口嗷嗷何所倚?豈貪遊戲向空飛?

穿花過柳快生涯,趁此春光采入衙,兩腿酸麻安敢息?只愁天雨未回家。

同餐同作又同時,去去來來不斷飛,義氣十分成一夥,人能如此快心脾。

正逢三月好風光,努力營為日夜忙,採滿花心應足食,隆冬天氣自相當。

君臣道合眾和同,少有參差便不通,彼此掉頭施冷刺,難教傷處不流紅。

贈既明禪人

劫初收得光明鏡,蘊在靈臺方寸中,若也一鎚都擊碎,是非形相盡皆空。

贈慧幢禪人

掀翻般若悟天真,閒卜幽居遠世塵,不動舌根渾吐露,從教花雨自紛紛。

送德合省親

秋風吹汝上歸程,我有何言贈汝行?明月杖頭能著眼,面痕端不負娘生。

落梅

零落枝頭春已窮,或沾泥上或飄空,莫言桃李多顏色,盡在東風幾日中。

其二

才見東君嫁玉真,惡風毒雨妒來頻,莫愁香色消磨盡,更有枝頭無盡春。

登煙雨樓

買得扁舟度上樓,遠煙浮碧水悠悠,憑闌有意何人薦?忽見沙邊數點鷗。

其二

石級層層仰面看,野花無數雨漫漫,客心盡向波心泊,只恐朱顏不耐寒。

其三

湖鳥湖雲盡悄然,何人得意晚樓前?看來個個皆遊客,誰得憑欄到暝天?

其四

徙倚樓前見遠村,煙花雨色混無痕,時時變換湖中景,白鳥飛來不厭繁。

登軍山

楊子江邊石一團,誰人錯指喚軍山?若非野衲藏修上,鶴冷雲孤孰往還?

其二

海水周遭路不通,恍如蓬島在波中,若非買個漁船渡,那得親聞頂上鐘?

其三

危危卓立亂波中,盡日寒當八面風,振古如斯常不動,性情恰與道人同。

贈雪爐

道人舉步絕無蹤,不與時人行處同,焰起紅爐消積雪,誰知雪積燄爐紅?

贈百峰

頂笠腰包到石鷗,劈空一棒若冤讎,峰頭百朵通皆占,恰落尋常第二頭。

天台老僧乞偈

滿頭黑髮已成霜,何事區區下石梁?不是住山心不了,秪因未了度人腸。

體素乞偈,壽乃師圓朗五旬。

一段孤光炤剎塵,剎塵圓朗孰為塵?從來壽量原無筭,誰道伊師五十春?

示慈音

萬象之中獨露身,鳥啼花落盡慈音,不能箇裡承當去,徒用工夫向外尋。

送聚之遊黃山

七十二灘一客舟,上崖不必問徽州,白雲成片風吹散,三十六峰多露頭。

其二

怪松怪石兩爭奇,如此黃山誰得知?他日吾兄停策處,春鶯也要索吟詩。

送一拙歸徑山

白雲堆裡冷難辭,鍊得身心百不知,試問凌霄峰頂月,何人先見上松時?

送初弟之吳門

折得梅花滿袖還,春風吹上虎丘山,為余問取松頭月,誰是生公昔日顏?

送林野和尚赴請

數載參隨太白山,神珠瑩淨絕追攀,萬松關裡春雷動,草木昆蟲盡展顏。

送僧

離離黃葉滿山秋,干木隨身信步遊,踏得故鄉田地穩,清光炤徹萬人頭。

荅偶僧居士,戲題蝴蝶入窗。

纔過西園又復東,穿花戲蕊興無窮,誰教誤入閒房內?紙上尋門卒未通。

其二

逗入窗櫺作網羅,倉忙求脫奈情何,趁時斂翅凝神去,應發天機透露多。

扇語

出入從君秪半年,面皮粧點也徒然,願存他日思今日,不自輕拋鼠糞邊。

示熙凡居士

靜把浮生世景看,有誰能保此身安?尋常閱遍古今事,寵辱憂歡幾萬端。

示永侯居士

拜相封侯身世雄,百年富貴剎那中,何如修省祈真悟,頓使多生業性空。

詠萱花

任他桃李鬥芳菲,且自藏頭靜養機,直待一朝時雨至,滿身披出赭黃衣。

示本源居士

本來自性天真佛,不假修為向別求,但要尋常無愧已,自然處處徹源頭。

贈勇蓮老禪師

握別鹽官二十秋,知公白髮已盈頭,熾然重整參尋念,世上新添一趙州。

示習之顧居士

一點靈機觸處陳,百工技藝習來純,龍官雖具千般寶,采者須求如意珍。

示玄穎朱居士

尋常日用占機先,擬議相違路八千,但得此中親薦取,寒林仍舊百花鮮。

七言八句(計六十二首)

日中食

望煙乞食向前村,出缽平持立近門,但得一餐隨厚薄,便收雙足度黃昏。不徒磨我驕奢習,更要知人榮辱根,人世盡緣謀食苦,眼看湯火競頭奔。

樹下宿

遠承遺範宿林墟,午夜悠悠得自如,細草成茵趺坐軟,野花為帳夢魂舒。微微月出懸枝後,淡淡風來動葉初,為省長安珠履蹟,陶然于此絕躊躇。

糞掃衣

淨洗堆頭搕

猜你喜欢
  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三卷·慧远
  序听迷诗所经·佚名
  大机大用·佚名
  卷第三(地部)·宝唱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五卷·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玄奘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净慈要语目次·永觉元贤
  雕胜鬘宝窟叙·吉藏
  卷下·熊十力
  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费长房
  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七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起仁宗嘉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八月   春正月己卯,以福州進士陳烈為安州司戶參軍。烈性介僻,篤于孝友。慶曆初,預鄉薦,黜于禮部,遂不復踐場屋。從學者常數百人。天章閣待制曹穎叔知福州,薦之,授試校書郎、本州州學教授。于

  • 卷七 前赵录七·崔鸿

    刘曜下 光初九年春三月曜立刘氏为皇后遣将军康平冦魏兴及南阳石勒将石他自雁门出上郡袭安国将军北羌王盆句除俘三千余落获牛马羊百余万而去曜大怒投袂而起即日次于渭城遣中山王岳追之曜进次富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中兴小纪卷一·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元年【嵗在丁未】夏五月庚寅朔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母曰贤妃韦氏以大观元年五月乙巳夜生于宫中红光照室初赐名授武定军节度封蜀国公二年进封广平郡王宣和四年正月冠于文徳殿赐

  • 第四五六谕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五·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北埔等庄总理何廷辉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据乡耆曾德友、生员曾学熙等举称:「窃查大隘北埔等庄,地方辽阔,公事繁剧,向来各庄

  • 廉吏传卷上·费枢

    (宋)费枢 撰○周列国尝观周官以六计弊羣吏之治皆以廉为言夫察其治而谓之廉则吏治以廉为本也然当是时为吏者不闻有可纪之人何也盖上以节俭化臣下下以行义励风俗人有士君子之行况于在位乎是则人人皆廉吏也自周之东礼义废

  • 钦定金史语解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六【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职官【军名附】特哩衮 【蒙古语头目也卷一作惕隐】贝勒 【管理衆人之称

  • 卷四十五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五上 朱批沈廷正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遵 旨回奏事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抚【臣】田文镜传【

  • 纲鉴易知录卷八二·吴楚材

    南宋纪高宗皇帝纲 癸酉,二十三年,春三月,金迁都于燕。目 金主自上京至燕京,初备法驾,下诏改元。以燕,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汴京为南京,削上京之名止称会宁府。又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而东京辽阳府、西京

  • 卷一·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一 明 何楷 撰 夏少康之世诗八篇 公刘始迁豳也夏道衰公刘变于西戎邑于豳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故诗人歌乐思其德【自夏道衰下俱出史记匈奴

  • 兵令上第二十三·尉缭

    本篇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是&ldquo;伐暴乱,本仁义,战国则以立威&rdquo;。战争的实质是&ldquo;以武为植,以文为种&rdquo;。此外,还论述了临敌布阵的方法、纪律和要求。88、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故王者伐暴乱

  • 我的信念·梁漱溟

    第一个信念:我觉得每人最初的动机都是好的,人与人都是可以合得来的,都可以相通的。不过同时每一个人亦都有些小的毛病。因人人都有毛病(不过有多少轻重之分),故让人与人之间,常有不合不通的现象。虽不合不通之事常有,但人在根

  • 卷三·佚名

    是时尊者舍利弗。白妙吉祥童子言:善男子,如此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如此三毒贪瞋痴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贪瞋痴住当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此三毒住由如地界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地界复住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

  • 鸠摩罗什译·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七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应发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其有

  •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一卷,失译,法华经陀罗尼品所列十罗刹女之修法也。

  • 缁门崇行录·祩宏

    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

  • 义释·佚名

    巴利名Niddesa 。音译作尼涕娑。属巴利文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本书系注解同属小部经之经集(巴Sutta-nipa^ta )。内容分为大义释(巴Maha^-niddesa )与小义释(巴Cu^l!a-niddesa )两部分。其中,大义释系注释经集第四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