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道

    某学来三十年,自来作文字说义理无限,其有是者皆只是亿则屡中。譬之穿窬之盗,将窃取室中之物而未知物之所藏处,或探知于外人,或隔墙听人之言,终不能自到,说得皆未是实。观古人之书,如探知于外人,闻朋友之论,如闻隔墙之言,皆未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室家之好。比岁方似入至其中,知其中是美是善,不肯复出,天下之议论莫能易此。譬如既凿一穴已有见,又若既至其中却无烛,未能尽室中之有,须索移动方有所见。言移动者,谓逐事要思,譬之昏者观一物必贮目于一,不如明者举目皆见。此某不敢自欺,亦不敢自谦,所言皆实事。学者又譬之知有物而不肯舍去者有之,以为难入不济事而去者有之。

    祭祀用分至四时,正祭也,其礼,特牲行三献之礼,朔望用一献之礼,取时之新物,因荐以是日,无食味也。元日用一献之礼,不特杀,有食;寒食、十月朔日皆一献之礼。丧自齐衰以下,[朔]不可废祭。

    某向时谩说以为已成,今观之全未也,然而得一门庭,知圣人可以学而至。更自期一年如何,今且专与圣人之言为学,闲书未用阅,阅闲书者盖不知学之不足。

    思虑要简省,烦则所存都昏惑,中夜因思虑不寐则惊魇不安。某近来虽终夕不寐,亦能安静,却求不寐,此其验也。

    家中有孔子真,尝欲置于左右,对而坐又不可,焚香又不可,拜而瞻礼皆不可,无以为容,思之不若卷而藏之,尊其道。若召伯之甘棠,始也勿伐,及教益明于南国,则至于不敢(伐)[拜]。

    近作十诗,信知不济事,然不敢决道不济事。若孔子于石门,是信其不可为,然且为之者何也?仁术也。如周礼救日之弓,救月之矢,岂不知无益于救?但不可坐视其薄蚀而不救,意不安也。

    凡忌日必告庙,为设诸位,不可独享,故迎出庙,设于他次,既出则当告诸位,虽尊者之忌亦迎出。此虽无古,可以意推。荐用酒食,不焚楮币,其子孙食素。

    书启称台候,或以此言无义理。众人皆台,安得不台!

    上曰:“慕尧舜者不必慕尧舜之迹。”有是心则有是迹,如是则岂可无其迹!上又曰:“尝谓孝宣能总人君之权,绳汉之弊。”曰:“但观(升)[陛]下志在甚处。假使孝宣能尽其力,亦不过整齐得汉法,汉法出于秦法而已。”

    祭用分至,取其阴阳往来,又取其气之中,又贵其时之均。寒食者,周礼四时变火,惟季春最严,以其大火心星,其时太高,故先禁火以防其太盛。既禁火须为数日粮,既有食复思其祖先祭祀。寒食与十月朔日展墓亦可,为草木初生初死。

    某自今日欲正经为事,不奈何须着从此去,自古圣贤莫不由此始也。况如今远者大者又难及得,惟于家庭间行之,庶可见也。今左右前后无尊长可事,欲经之正,故不免须(贵)[责]于家人辈,家人辈须不喜亦不奈何,或以为自尊大亦不奈何。盖不如此则经不明,若便行之,不徒其身之有益,亦为其子孙之益者也。

    今衣服以朝、燕、齐、祭四等分之,朝则朝服也,燕则寻常衣服也,齐则深衣,祭则缁帛,通裁宽袖,须是教不可便用。

    某既闻居横渠说此义理,自有横渠未尝如此。如此地又非会众教化之所,或有贤者经过,若此则似系着在此,其虽欲去此,自是未有一道理去得。如诸葛孔明在南阳,便逢先主相召入蜀,居了许多时日,作得许多功业。又如周家发迹于邠,迁于岐,迁于镐。春积渐向冬,(汉)[周]积渐入秦,皆是气使之然。大凡能发见即是气至,若仲尼在洙、泗之间,修仁义,兴教化,历后千有余年用之不已。今倡此道不知如何,自来元不曾有人说着,如扬雄、王通又皆不见,韩愈又只尚闲言词。今则此道亦有与闻者,其已乎?其有遇乎?

    某始持期丧,恐人非笑,己亦自若羞耻,自后虽大功小功亦服之,人亦以为熟,己亦熟之。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养车马,食粗衣恶,居贫贱,皆恐人非笑。不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亦不恤,惟义所在。

    人在外姻,于其妇氏之庙,朔望当拜。古者虽无服之人,同爨犹缌,盖同爨则有恩,重于朋友也。故壻之同居者当拜,以其门内之事,异居则否。“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近使家人为之。世学泯没久矣,今试力推行之。

    祭堂后作一室,都藏位板,如朔望荐新只设于堂,惟分至之祭设于堂。位板,正(世)[位]与配位宜有差。

    日无事,夜未深便寝,中夜已觉,心中平旷,思虑逮晓。加我数年,六十道行于家人足矣。

    某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大凡事不惟于法有不得,更有义之不可,尤所当避。

    忌日变服,为曾祖、祖皆布冠而素带麻衣,为曾祖、祖之妣皆素冠布带麻衣,为父布冠带麻衣麻履,为母素冠布带麻衣麻履,为伯叔父皆素冠带麻衣,为伯叔母麻衣素带,为兄麻衣素带,为弟侄易褐不肉,为庶母及嫂亦不肉。

猜你喜欢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晏婴
  大学衍义卷二十五·真德秀
  卷四 集灵·陈继儒
  周子抄释附録·吕柟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卷十三·吕祖谦
  卷四十三·胡广
  卷三十九·乾隆
  经书新语·胡兰成
  卷一百三十三·秦蕙田
  卷十四·吴廷华
  (一)·钱穆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佚名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御制心经序·宗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钱振锽

    乙卯春雪盛,数十年所未有。得一句云:“山中最好无人迹。”再作一句不得。梦遇仁卿兄弟于江船之上,见一纸书二句云:“梦觉江天同击楫”,下句醒失之。惜哉!予握柳湖手问曰:“君复何事乘舟?不能御风而

  • 卷之二名胜--庙祀·梁章钜

    台州城八仙岩,奇石布列,境绝幽胜。岩前吕祖殿中对联数十,惟临海严孝廉乘潮作最佳,句云:“看下方扰扰红尘,富贵几时,只抵五更炊黍梦;溯上界茫茫浩劫,神仙不老,全凭一点度人心。”赠僧联用佛家语,数见不鲜。钱塘吴薇客太

  • 一百二十四 曹寅奏陈江南岁底米价如常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入腊以来,瑞雪三尺,百姓预庆丰年之兆。岁底米价如常。 所有十一月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卷二百九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九下 朱批杨永斌奏摺 广东巡抚【臣】杨永斌谨 奏爲奏明筹画积贮事宜斟酌捐例事窃粤东雍正四年东莞等十一县田禾被淹赈给过灾民谷五万八千三百六十石零又雍正五年五月九卿会议海阳等六县

  • 劝垦例·佚名

    目录 民间零星报垦田地不及一亩,虽有一亩或系山头地角、不相联络,例免升科;老田相联、逐渐滋垦,虽不及一亩,仍行汇升 报垦零星地亩,免其升科,给发印照付据 各属垦升田地应由道府结转,随文请领垦照 民间零星报垦田地不及一亩,虽

  • 33.孟尝君的门客·林汉达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奔丧·戴圣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国竟哭。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

  • 四书留书原序·章世纯

    秦汉而后圣贤遗书存于世者尚多有诗有尚书有易象有曲礼有春秋有鲁论有孟子若夫大学中庸旧在记中宋始别而出之与论孟子竝表为四书见其方矣五经之教书记帝王之事礼乐详道之度数包于大小易寄爻象为言诛隂阳之过春秋是非已

  • 卷二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昭公【名稠襄公之子齐归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元年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戍衞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初分相引摄品第六十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安住布施波罗蜜多引摄净戒波罗蜜多。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摄受无慳吝心修布施时。持是布施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於诸有情住慈身业。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九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九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独一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七如是已说独地独天一种广大无二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独一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自在道路中  总有千重转谓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佛灭度后九百年间。无著菩萨挺生于世。往慈氏所请说大论。因缘如别处说。慈氏为说此论本颂。名辩中边颂。无著既受得已。便付世亲使为广释。故此长行世亲所造。名辩中边论。辩者显了分别异名。中者正善离

  • 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

    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撰宣律师感天侍传余曾见晋太常于宝撰搜神录述。晋故中牟令苏韶。有才识。感冥中卒。乃昼见形于其家。诸亲故知友闻之并同集。饮啖言笑不异于人。或有问者。中牟在生。多诸赋述。言出难寻。诸叙词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二侍者深极编五言古登老祖双峰巅复同诸禅者游水口瀑布泉奇胜不减匡庐诗以志之双峰赤骨立苍气欲摩天夜汗成川泽灌溉万山田潜寻间道出余石苦相煎水怒攻其腋格关成嚣

  • 天学会通·薛凤祚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俞琰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题「林屋山人全阳子注解」。全阳子即宋元之际著名学者俞琰。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按《沁园春词》相传为纯阳真人吕洞宾所作,言内丹功法。俞琰注引述全真道及南宗丹书,发明歌词本

  • 仁端录·徐谦[明]

    十六卷。明徐谦(生卒年不详)撰。陈葵删定。又名《仁端录痘疹》。徐谦字仲光,号澄观,嘉兴 (今属浙江)人。陈葵字尽夫,武水(今属山东)人。此书专论痘病诸法。徐氏认为治痘应分明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因证施治。

  • 续日本纪·佚名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