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图》。佛教著述。明智旭撰。一卷。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是一部阐述天台宗“依教设观”教义的著作。全书分为五部分:(1)五时八教权实总图;(2)通别五时论;(3)化仪四教说;(4)化法四教说;(5)附转接同会借说。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概说天台教义枢要之化仪、化法四教及十乘观。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因长幅难阅,乃改为书册。卷头有云(大四六·九三六下):‘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故知本书系以教观兼备之天台教学立场阐释教观二门之纲要。智旭鉴于‘天台四教仪’之修行止观部门过于简略,故作本书补充之。若将本书与天台四教仪并读,即可把握天台教义之真髓。

《教观纲宗》全部章节目录

(1)教观纲宗释义

猜你喜欢
  大乘显识经·佚名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佚名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佚名
  佛印三昧经·佚名
  思益梵天所问经·佚名
  请观音经疏·智顗
  佛三身赞·佚名
  疗痔病经·佚名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佚名
  三论玄义·吉藏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佚名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华严经持验记·佚名
  月幢了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施岳·唐圭璋

      岳字仲山,号梅川。吴(今苏州)人。   水龙吟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

  • 四库全书提要·朱熹

    楚辞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六卷,宋朱子撰。以后汉王逸章句及洪兴祖补注二书详于训诂,未得意旨,乃櫽括旧编定为此本。以屈原所著二十五篇为离骚,宋玉以下十六篇为续离骚。随文诠释,每章各系以兴比赋字,如毛诗传例。其订正

  • ●卷一·先著

    ○江南春寇准波渺渺宋初去五代不远,莱公江南春、点绛唇二调,体制高妙,不减花间。○生查子姚宽郎如陌上尘生查子,以浑成为工。○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於所咏之意,该括略尽,高远无痕,得神之作。五禹雨恨云愁。缀字是古人拙处。

  • 白云樵唱集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歌行赋髙漫士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小隠翻成大隠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峯南松际开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髙野鹤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

  • 卷七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五岭类五言古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唐】宋之问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隠德所薄归来可退耕早上五盘岭       【唐】岑 参

  • 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十二·柯劭忞

      李士赡 张桢 陈祖仁   李士赡,字彦闻,南阳新野人,后徙汉阳。幼英敏好学。至正初,以布衣游京师,平章政事悟良合台、右丞乌古孙良桢皆以王佐许之。寻用度支监卿柳嘉荐,为知印,复以大都籍登至正十一年进士第。知印历十九

  • ●明朝小史卷十六 天启记·吕毖

    ○宗室开科 帝在位,从大学士何宗彦等奏,特著为宗室开科之令,自列圣以来未有之事也。 ○鼠怪 三年陕西有鼠怪,凤县东关外,飞鼠成群,在地食谷甚速,其状如捕鸡之狸,自首至尾,约长一丈八尺,阔横一丈,两旁肉翅,腹下无足,足在肉翅之四角,

  •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徐弼。○徐弼利川人性通敏。 始以刀笔进累官至大匡内议令。 光宗赐宰臣王咸敏皇甫光谦及弼金酒器弼独不受曰: "臣谬居宰辅已 宠恩又赐金器

  • 嗣曹王李皋传·欧阳修

    李皋字子兰,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袭封为曹王。他侍奉其母郑太妃以孝闻名。安禄山叛乱时,他侍奉母亲逃往民间,乘便跑到蜀郡,拜见玄宗,由都水使者迁任左领军将军。肃宗上元初年因天旱歉收,李皋的俸禄不够养家,

  • 安重霸传·薛居正

    安重霸,云州人。生性狡猾,多有智谋。起初,从代北和明宗一起在武皇手下供事,因为犯罪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蜀地,蜀人看他是蕃人擅长骑射,便任为亲将。蜀后主王衍,幼年时继承王位,政治多有弊端。宦官王承休在宫中掌权,和成都

  • 彭庭坚传·宋濂

    彭庭坚字允诚,温州端安人。至正四年(1344)进士及第,授承事郎、沂州同知。任职期间,曾捣毁牛皇神祠、赶走邻郡马贼、免除对民众的横征暴敛,百姓甚以为便。不久,因为狱囚平反而得罪了上司,便弃官归里。至正十年,朝廷诏选地方官

  • 生平述略·梁漱溟

    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前一年(1893年)。此次战争以后,国际侵略日加,国势危殆。1937年“七七”事变,我国又遭受日寇长达八年之久的入侵。我的大半生恰是在这两次中日之战中度过的。我原名焕鼎,祖籍广西桂林。但自曾祖

  • 附录下·赵汸

    黄楚望先生行状先生讳泽字楚望其先长安人唐末有官于蜀者知资州内江县曰舒艺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后遂为资州人师明长子知权知丹山县事知权长子延节宋初以徳行道艺闻拜宣徳郎通判渠州讨宼有功召入面奏当世利害剀切太祖

  • 卷四十七(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三毗梨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三复次舍利子,如是勇猛无倦正勤菩萨摩诃萨。成就五种增进之法。便能速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何等名为成就五种增进之法。所谓值佛出世为增进法。得近善友为增进法

  • 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太虚

    凡学问必须讲论,凡讲论必须团聚,凡团聚必须处所,三者相为因缘,不可偏废。故我佛出世,必有鹿苑、祇园等道场,而后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而后有阿含、般若等说法;有阿含、般若等说法,而后乃有所谓佛学者流通

  • 卷第七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七说一切有部有四大论师。各别建立二世有异。谓尊者法救说类有异。尊者妙音说相有异。尊者世友说位有异。尊者觉天说待有

  • 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元玉清隐书经·佚名

    《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元玉清隐书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中一篇,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称此经乃高上之诀辞,玉帝之灵章。经文为一长篇韵文,后附修行方法。学者依法诵经,思

  • 弥沙塞五分戒本·佚名

    一卷,宋佛陀什译。列举五分律之戒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