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五

岭类

五言古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唐】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隠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早上五盘岭       【唐】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鬪日隠羣峰攅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疎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已不觉蜀道难

秋云岭         【唐】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孤峰夕阳后翠积秋天外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不知今逺近到处犹相对

峥嵘岭         【唐】孟 郊

疏凿顺高下结构红烟霞坐啸郡斋肃玩奇石路斜古

树浮緑气高门结朱华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

过分水岭         孟 郊

山壮马力短路行石齿中十步九举辔廻还失西东谿水变为雨悬厓隂蒙蒙客衣飘揺秋葛花零落风白日舍我去征途忽然穷

桑干岭         【元】袁 桷

兹山西北来旋转十二雷昔人望乡处特立何崔嵬我来坐絶顶云汉森昭回出日腾金钲积露流银台长空不受暑雪花散皑皑氊车引绳过屈曲腹九廻微踪媿三至南望心低徊长风马耳迅何当赋归来

五言律

松山岭         【唐】宋之问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尘消清跸路云湿侍臣衣白羽揺丹壑天营逼翠微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防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緑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逰凤林寺西岭      【唐】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逰水石间烟容开逺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玉山岭上作       【唐】皇甫曽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苔浄石梁荻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逺空郊下夕阳

韶州送窦司直出岭    【唐】罗 邺

江曲山如画贪程亦驻舟果随岩狖落槎带水禽流客散他乡夜人归故国秋樽前挂帆去风雨下西楼

过秦岭         【唐】孟 贯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苍苔留虎迹碧树障谿声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千秋岭上        【宋】晁补之

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谿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隂崖不可度谁此搆长梯

过黄塘岭        【宋】朱 子

屈曲危塍转沈隂山气昏蝉声高树暗石瀬浅流喧已过黄塘岭欲觅桃花源无为此留滞驱马逾山樊

登梅岭          朱 子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往还无防日景物变千林晓磴初移屐寒云欲满襟玉梅疎半落犹足慰幽寻

枪竿岭         【元】贡 奎

薄宦辞家逺经秋未得归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川静白云起郊平红叶微忆曽留宿处立马认还非

将干岭         【元】贡师泰

絶顶低南斗重关壮北门陇云浮地白谷水带泥浑宇宙神功大山河帝业尊小臣叨载笔华髪感深恩

灵峰岭         【明】樊 阜

岭路青林杪盘廻出白云寺楼当坞见野碓隔谿闻屐润苔花积衣香药草熏崖隂仙洞在遥见鹿成羣

七言律

度东山岭        【明】程敏政

石桥驻马问田翁一坞深深隔树东帝子阁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疎松古磵风微动细草隂厓雪半融回望红尘才数里不知身在乱山中

五言絶句

登岭望         【唐】许 鼎

淼淼三江水悠悠五岭关雁飞犹不度人去若为还

七言絶句

岭南路         【唐】朱庆余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説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大散岭         【唐】罗 邺

过往长逢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王干三岭        【元】方 回

澄练平臯水屈盘青苍松栎拥峰峦霜晴邨落全如画一见都忘上岭难

枪竿岭         【元】贡 奎

百折廻冈势欲迷举头山寺与云齐经行絶似江南路落日青林杜宇啼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零六·彭定求
  徐明仲·唐圭璋
  朱敦儒·唐圭璋
  ◎卷下·钟嵘
  歴代诗话卷十四·吴景旭
  ●卷二六·陈衍
  太和正音谱·朱权
  老圃集巻下·洪刍
  卷一百九十六·曹学佺
  提要·李庚
  卷四十四·陈邦彦
  卷五百十八·佚名
  卷二十四·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缩手·唐圭璋

      缩手,普州士人。   浪淘沙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 第二折·贾仲明

    (卜儿上,云)老身是李素兰的母亲。自从去年清明时,俺那女孩儿领将一个秀才来家,他两个过的绸缪,不离寸步。那厮初未时,使了些钱钞。如今筛子里喂驴——漏豆了,赶也赶不将他出去。似这般呵,俺家里吃甚么?近日有个客人,姓甚唤做甚

  • 五集卷五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七古今体六十四首【庚戌七】天津启程回跸之作东巡蒇事沐天恩【予庚子七旬时矢愿得邀  昊贶至八旬正夀之年当敬叩 岱宗 阙里兹幸东巡蒇礼诸事顺成实仰蒙  上苍恩佑感激之深不能言喻

  • ◎杀奸奇计·李定夷

    浙省塘栖镇,有王某者,系前清武举人。娶妻秦氏,年已四十,丰韵犹存。家有桑田甚富,每年收获约有四五千元之谱。雇一家人,名小四子,甚倜傥。秦氏私与通焉,被王窥破。欲举发,恐失面子,于是思得一暗杀法。近当收桑之际,王雇一船,率小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纪昀

    列传宋 【一百十三】○宋一百十三吴潜 程元凤 江万里王爚 章鉴陈宜中文天祥吴潜程元凤江万里王爚章鉴陈宜中文天祥△吴潜吴潜字毅夫宣州寍国人秘阁修撰柔胜之季子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

  • 卷十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一(宋)吴缜 撰○十一曰载述脱误衡王传误唐义识字误常山及薛谭字误程处亮名不同韦伦传记襄州事误严善思传误王同皎传误狄仁杰传误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宁王传

  • 卷四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史记卷四十九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外戚世家第十九 【索隐外戚纪后妃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

  • 河间王李孝恭传·欧阳修

    河间元王李孝恭,小时沉着机敏,有见识气量。高祖既已平定京师之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孝恭说

  • 耶律重元传·脱脱

    重元,乳名孛吉只,圣宗次子。有才能且勇武过人,眉目秀美俊朗,很少谈笑,人望之而生畏。太平三年(1023),封秦国王。圣宗崩逝,钦哀皇后称制摄政,密谋立重元为帝。重元将皇后之谋划告知于兴宗,兴宗更加看重他,封为皇太弟。历任北院枢

  • 完颜永功传·脱脱

    越王完颜永功,本名完颜宋葛,又名完颜广孙,贞元二年(1154)生。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勇敢健壮超人,广泛涉猎历史书籍,爱好书法名画。大定四年(1164),他被封为郑王。大定七年(1167),他进封为隋王。大定十一年(1171),他进封为曹王。

  • 卷二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十九宋 宋敏求 编皇太子册太子赦景云元年册皇太子赦开元三年册皇太子赦开元二十六年册皇太子赦立成王为皇太子德音贞元二十一年册皇太子赦元和四年册皇太子赦元和七年册皇太子赦长庆二年

  • 34.燕昭王求贤·林汉达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

  • 卷十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四明 胡广等 撰明堂位第十四【严陵方氏曰孔子言宗祀文王於明堂则祀事以之明故也孟子言行王政於明堂则政事以之明故也此言朝诸侯於明堂则朝事以之明故也谓之明则一所以谓之明则有三焉此主朝

  • 轻重乙第八十一·管仲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

  • 卷第十二·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欲盖部第二十(此有三缘)四生部第二十一  ·述意缘  ·五欲缘  ·五盖缘述意缘第一窃寻经论。行者修道。皆云五欲是障道本。若不学断。无由证圣。欲知根本

  • 卷第十二·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二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潭州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全州李氏子。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汾阳道望。遂往谒焉。阳顾而默器之。经二年未许入室。每见必骂诟。或毁

  • 涅槃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 药师三昧行法·天溪受登

    全一卷。明代僧受登纂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九册。本书系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之忏法书。旨在说明依药师如来之誓愿而离苦得乐之行法。内容包括:(一)定名,叙述药师三昧名称之缘由。(二)劝修,劝诫修习本三昧,则所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