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行,北宋人。有田中行集,不传。   失调名   为谁和泪倚阑干。   风入松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尽日凭阑意,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敛愁眉。塞鸿不到 
-   克家字任伯,上蔡人。绍圣四年(1097)中第。建炎四年(1130)参知政事。绍兴四年(1134)卒。   忆君王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二首【丁丑八】南廵回銮驻跸圆明园之作麦登秋穰黍全耕喜气迎銮达帝京又此南廵成北返恰看夜雨值朝晴【是夜微雨】康功灾壤怜羣赤勤政明廷 
-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赠别文章妙,分携六见秋。
    真书藏相府,循吏 
-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禅,积德累功,治于百姓,摄位行政,孝之于天,经数十年,然后在位。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修仁行义,历十余世,至于汤、武,然后放杀。秦起襄公,章文、缪、献、孝、昭、严,稍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 
- 大上海沦入魔堂后,租界已成孤岛,周围都是魑魅魍魉蠢动着。大家指落水为“过桥”,因为那时敌伪的一切大本营还在四川路桥之北,故有此称。而傅彦长“先生”以暨大“名”教授资格为文人最早投 
-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六元 胡一桂 撰唐【下】德宗【文帝】适【代宗长子己未五月即位庚申建中四兴元一贞元二十在位二十六年】即位之初罢贡献罢黎园使【及乐工三百人余隷太常】却祥瑞却金银贡器出宫人【三百人】 
- 王纟林,字方庆,以字为人所知。其先人从丹阳迁到雍地咸阳。父亲名弘直,是汉王元昌之友。王爱好游玩田猎,上书恳切地劝谏,王略有收敛,不过也就疏远他了。后来为荆王友。王方庆自越王府参军起家。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司马迁、班固 
-  墨子緒聞第四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宋 孙复 撰襄公名午成公子简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仲孙蔑防诸侯之大夫围宋彭城讨鱼石也鱼石成十 
-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汝应当知。如是等辈。作少善根终不虚设。乃至发心生一念信。说是人皆得涅槃尽涅槃际。以是义故。故作譬喻。令诸清信男子女人深得净信。转复敬重大爱乐欢喜踊跃。阿难。如捕鱼师。为得鱼故在大池水 
- 维摩经略疏序今兹疏文即隋炀帝。请天台大师出之。用为心要敕文具在国清百录。因令侍者随录奏闻。但至佛道品后分。章安私述续成。初文既笔在侍人。不无繁广。每有缁素诸深见者。咸欣慕之。但云弊其文多。故辄于其录而 
- 第一释名者通标五意。已具前科。就此释名分为二别。一释别名。二释通名。一释别名者。此经以维摩罗诘所说标名。名异众经故云别也。二释通名者。经之一字即是通名也。所以通别二者略为三义。一约教二约行三约理。一约 
- 	嘉兴大藏经 憨予暹禅师语录憨予暹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 法云 广学 等编小参小参云开炉结制上祖遗规打七打三今时程范到这红炉焰上须是纯刚打就生铁铸成的汉子管取指日成功顷时了办蓦地玄关透脱恍尔顶眼豁开便 
- 全国总志。清顾祖禹(1631—1692)撰。一百三十卷。祖禹字景范,自号宛溪子,人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廊下人。聪敏好学,尤功地理。受父嘱考历代著述, “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至二十九岁(1659)以复明意愿始撰是书 
- 此书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唐朝麟德元年(664)。记载炼丹矿物45种,强调鉴别矿物对炼丹的重要性。书中除了记载矿物产地外,还记载各种矿物的鉴别方法。比如颜色、光泽、形状、透明度、反射光的颜色、粗细感觉程度、敲击声 
- 十二卷。金李霖(生卒年不详)撰。李霖认为性命兼全、道德一致,赞同司马光 “道德连体,不可偏举”的看法,坚持道德合而为一,不可分而为二的观点。他称赞《老子》具内圣外王之道,是群言之首,万物之宗。认为前人注解多不 
- 五卷。明梅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用古文字书写而成,因称古文《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