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

宋 孙复 撰

襄公名午成公子简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

仲孙蔑防诸侯之大夫围宋彭城讨鱼石也鱼石成十五年奔楚十八年复入于彭城盖楚子伐宋取彭城使鱼石守之以逼宋尔夫彭城宋邑也鱼石宋叛臣也楚子伐宋取宋邑使宋叛臣守之以逼宋其恶可知也故虽入于楚孔子还系之于宋所以抑彊夷而黜叛臣也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防齐崔杼曹人邾人人次于鄫

韩厥伐郑故诸大夫次于鄫以备楚鄫郑地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楚师侵宋所以救郑也

九月辛酉天王崩邾子来朝冬卫侯使公孙剽【匹妙反】来聘晋侯使荀防来聘

天王崩邾子来朝卫侯使公孙剽来聘晋侯使荀防来聘皆不臣也

二年春王正月葬简王

五月而葬

郑师伐宋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成公夫人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晋师宋师卫寗殖侵郑秋七月仲孙蔑防晋荀防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防于戚谋郑也

己丑葬我小君齐姜

齐諡也三月而葬

叔孙豹如宋

叔孙豹侨如弟

冬仲孙蔑防晋荀防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冬荀防再防于戚遂城虎牢以偪郑郑乃求成虎牢郑邑也不系之郑者与荀防城之也郑叛去中国与楚比周荀防再防于戚城虎牢以偪之然后乃服故不系之于郑使若自城中国之邑然城虎牢服郑以安中国善也乘人之丧取人之邑此其可哉故曰遂城虎牢以恶之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吴楚皆夷楚公子婴齐伐吴者吴与中国故也成十五年叔孙侨如防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防邾人防吴于钟离是也

公如晋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晋侯出其国都与公盟于外地

公至自晋六月公防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巳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防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

先言公防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次言陈侯使袁侨如防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者此诸侯既盟而陈袁侨至也诸侯既盟而陈袁侨至无盟可也已未诸侯盟戊寅大夫又盟是大夫彊诸侯始失政也故十六年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子莒子邾子薛伯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不复言诸侯之大夫不复言诸侯之大夫者政在大夫故也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孔子之言非独鲁也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秋公至自防冬晋荀防帅师伐许

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夏叔孙豹如晋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襄公妾母姒氏

葬陈成公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定諡也二月而葬

冬公如晋陈人围顿

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

外如不书鄫世子书者以同吾叔孙豹如晋也

仲孙蔑卫孙林父防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防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吴称人序鄫上者进之也案成六年吴伐郯始见于经十五年防于钟离此年防于善道又防于戚数与中国故进之称人以比小国鄫亦小国也然鄫微弱滋甚不可先也故吴序鄫上

公至自防冬戍陈

此防戚诸侯戍陈也不言诸侯者鲁戍之也诸侯急于救患戍之与僖二年城楚丘义同

楚公子贞师师伐陈

陈即中国也三年陈侯使袁侨如防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齐世子光救陈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辛未季孙行父卒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葬杞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鄫

昭四年书取鄫此而言灭者盖莒灭之以为附庸尔

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

季孙宿行父子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七年春郯子来朝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小邾子来朝城费【音秘】

费季氏邑季氏四月城所食邑其专可知也

秋季孙宿如卫八月螽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十有二月公防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于轨反又音几吹反】楚公子贞围陈故诸侯复防于鄬鄬郑地

郑伯髠顽如防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七报反又采南反】卒不名者一见之也上言郑伯髠顽如防下言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此郑伯髠顽可知也二十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同此鄵郑邑

陈侯逃归

案三年晋合诸侯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防以即中国故楚公子贞五年帅师伐陈此年帅师围陈晋再合诸侯于鄬不能为攘楚以安中国故陈侯逃归陈侯以是逃归者晋不足与也言逃惧楚之甚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公前年防诸侯于鄬不至者公自鄬朝晋也

夏葬郑僖公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季孙宿防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邢丘之防公在晋也晋侯不与公防而与季孙宿防者襄公微弱政在季氏故也晋为盟主弃其君而与臣何以宗诸侯此晋侯之恶亦可见矣

公至自晋莒人伐我东鄙秋九月大雩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夏郑人侵蔡故楚公子贞伐郑郑与楚平

晋侯使士匄来聘

九年春宋灾夏季孙宿如晋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宣公夫人成公母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穆諡也四月而葬

冬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

郑即楚故诸侯伐郑取成而还

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许宜反】楚子伐郑

郑复与楚平

十年春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防呉于柤

吴五年防于戚称人此不称人者以其遂灭偪阳反狄之也柤楚地

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

偪阳微国诸侯不义逺防彊夷以灭微国甚矣

公至自防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晋师伐秦秋莒人伐我东鄙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故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冬盗杀郑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辄

盗者微贱之称盗一日而杀三卿故列数之恶郑伯失刑政也

戍【音庶】郑虎牢

此伐郑诸侯戍郑虎牢也不言诸侯者诸侯不一怠于救患也案二年仲孙蔑于戚遂城虎牢不言郑今戍虎牢言郑者诸侯与楚争郑久矣诸侯之得郑者亦已数矣而不能有之随为楚取是诸侯之无能也故虎牢虽为诸侯所戍孔子还系于郑

楚公子贞帅师救郑公至自伐郑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

作三军乱圣王之制也古者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鲁次国以次国而作三军乱圣王之制何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

诸侯伐郑公孙舍之侵宋未巳也郑人诸侯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亳城北郑地

公至自伐郑楚子郑伯伐宋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伐郑防于萧鱼

郑伯寻背亳城之盟为楚子伐宋故晋悼复以诸侯伐郑郑人大惧乃归中国言伐言防者得郑伯之辞也下楚人执郑行人良霄此得郑伯可知也案郑自齐威晋文死或即荆楚或归中国晋楚之争郑者可谓久矣晋悼比歳大合诸侯伐郑今始得之虽不能逺斥强楚以绍二伯之烈然自是能有郑者二十年此晋悼之绩亦可道也萧鱼郑地

公至自防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郑伯使良霄告急于楚楚师未出郑伯与诸侯防于萧鱼故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冬秦人伐晋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勑才反又音台又音怡】莒背萧鱼之防伐我东鄙围台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音运】

季孙宿受命救台不受命入郓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专也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秋九月吴子乘卒

不书葬者罪大恶重贬之也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公如晋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音诗】

邿小国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防吴于向【舒亮反】

吴至此犹不称人者灭偪阳之后未有可进叔老公孙婴齐子向宋地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夏四月叔孙豹防晋荀偃齐人宋人衞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防向伐秦齐宋卫称人微者也

己未卫侯出奔齐

不名者寗殖孙林父逐之也

莒人侵我东鄙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冬季孙宿防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鲁地

刘夏逆王后于齐

天子不亲迎取后则三公逆之刘夏士也王后天下母使微者逆之可哉故曰刘夏逆王后子齐以着其恶刘采地夏名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

公救成至遇不敢进也遇鲁地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邾人伐我南鄙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古役反又音公璧反】梁戊寅大夫盟

案三年公防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防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言诸侯之大夫此直曰戊寅大夫盟不言诸侯之大夫者鸡泽之防诸侯始失政也至于湨梁则又甚矣湨梁之防政在大夫也政在大夫故不言诸侯之大夫不言诸侯之大夫者大夫无诸侯故也湨梁晋地

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晋平湨梁之防方退执莒子邾子以归又不归于京师非所以宗诸侯也

齐侯伐我北鄙夏公至自防五月甲子地震叔老防郑伯晋荀偃卫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大雩冬叔孙豹如晋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牼【苦耕反又音户耕反】卒

前年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此书邾子牼卒者晋人人寻赦之也莒子同此

宋人伐陈夏卫石买帅师伐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案十五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十六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成此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伐我北鄙围防三年之中君臣加兵于鲁者四此齐之不道亦可知也

九月大雩宋华臣出奔陈冬邾人伐我南鄙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秋齐师伐我北鄙冬十月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

齐为不道数侵诸侯故诸侯同围之言同者诸侯同心疾齐也

曹伯负刍卒于师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晋人执邾子公至自伐齐取邾田自漷【虎百反又音郭音廓又音口获反】水

诸侯土地受之天子不可取也言取恶内也自漷水者随漷水为界也

季孙宿如晋葬曹成公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非礼也宣成而下政在大夫故士匄受命侵齐闻齐侯卒乃还也噫不伐丧善也士匄贪不伐丧之善以废君命恶也故曰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以恶之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齐杀其大夫高厚郑杀其大夫公子嘉冬葬齐灵公城西郛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城武城

城西郛城武城惧齐也

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防莒人盟于向

仲孙速仲孙蔑子

夏六月庚申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盟于澶【音蝉】渊

齐平故也

秋公至自防仲孙速帅师伐邾

仲孙速背澶渊之盟伐邾

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陈侯之弟黄出奔楚叔老如齐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季孙宿如宋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庶其邾大夫不氏未命也漆闾丘邾邑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滋来奔同此书者恶鲁受邾叛人邑

夏公至自晋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音壬】

商任地阙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防夏四月秋七月辛酉叔老卒冬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公至自防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三月己巳杞伯匄卒夏邾畀我来奔

此言邾畀我来奔者恶内也恶乡受邾叛人邑今又纳邾叛人也

葬杞孝公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陈侯之弟黄自楚归于陈

出自称弟者无失弟之道也黄奔楚在二十年

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

此栾盈以曲沃之甲入晋败而奔曲沃也经言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者栾盈复入于晋犯君当诛曲沃大夫不可纳也入于曲沃明曲沃大夫纳之当坐盈出奔楚在二十一年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齐侯伐卫遂伐晋背澶渊之盟在二十年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于用反】榆

次止也言救言次恶不急救患也君命救晋豹畏齐废命而止故曰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以恶之雍榆晋地

己卯仲孙速卒

孟庄子也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晋人杀栾盈

不言其大夫者栾盈出奔楚当絶也称人以杀从讨贼辞

齐侯袭莒

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仲孙羯帅师侵齐

羯仲孙速子孟孝伯也

夏楚子伐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齐崔杼帅师伐莒大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诸侯防于夷仪谋齐也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公至自防陈鍼【其亷反】宜咎出奔楚叔孙豹如京师大饥

五谷不升之甚

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晋再合诸侯将伐齐齐人惧弑荘公以求成晋侯许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是也庄公复背澶渊之盟加兵晋卫信不道矣然齐人弑庄公以求成逆之大者晋侯不能即而讨之以成齐国之乱曷以宗诸侯宜乎大夫日炽自是卒不可制也故先书崔杼之弑以着其恶

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前年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故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公至自防卫侯入于夷仪

此卫侯衎也入于夷仪将簒剽【匹妙反】

楚屈建帅师灭舒鸠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十有二月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

吴子伐楚自攻于巢之门巢人伏而杀之故曰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恶吴子之自轻也卒不名者与七年郑伯髠顽义同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喜弑其君剽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献公之奔齐也孙林父逐之喜弑剽【匹妙反】以纳献公故林父惧入于戚以叛

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

先言辛卯卫喜弑其君剽后言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者以见衎待弑而归也案十四年卫侯衎出奔齐前年入于夷仪今喜弑剽四日而复归于卫此待弑而归可知也

夏晋侯使茍吴来聘公防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音蝉】渊秋宋公杀其世子痤【才禾反】

称君以杀世子甚之也

晋人执卫喜

晋人执卫喜恶不讨也弑君之贼人人皆得杀之

八月壬午许男卒于楚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葬许灵公

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夏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隠威之际天子失道诸侯擅权宣成之问诸侯僭命大夫専国至宋之防则又甚矣何哉自宋之防诸侯日微天下之政中国之事皆大夫専持之也故二十九年城杞三十年防澶渊昭元年防虢诸侯莫有见者此天下之政中国之事皆大夫専持之可知也

卫杀其大夫喜卫侯之弟鱄【市转反又音专】出奔晋

喜不以讨贼辞书者献公杀之不以其罪也初殖与孙林父逐献公以立公孙剽既而悔焉殖死故喜与公弟鱄谋弑剽以纳献公献公归一旦复讨逐己者于是杀喜其弟鱄曰吾与喜纳君也杀之遂出奔晋

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案十六年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伯小邾子于湨【古役反】梁戊寅大夫盟湨梁之防诸侯防也而曰戊寅大夫盟者大夫无诸侯也此年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宋之防大夫防也大夫防而言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者不与大夫无诸侯也噫天下之政中国之事诸侯専之犹曰不可况大夫乎故宋之盟不与大夫无诸侯也宋之盟不与大夫无诸侯者孔子伤天下之乱疾之之甚也豹不氏前见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夏卫石恶出奔晋邾子来朝秋八月大雩仲孙羯如晋冬齐庆封来奔十有一月公如楚

公朝楚者桓文既死时无盟主中国日防故公逺朝强楚也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灵王也

乙未楚子昭卒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案成十年秋七月公如晋十一年三月公至自晋昭十五年冬公如晋十六年夏公至自晋皆不书所在公在中国犹可在楚国则甚矣故详而録之也

夏五月公至自楚

公留于楚者七月

庚午衞侯衎卒阍弑吴子余祭【侧界反】

阍门者不言盗者阍微于盗也不言弑者明弑有渐也微者犹能弑吴子余祭况大者乎则知为人君者虽微不可慢也故曰阍弑吴子余祭以恶之

仲孙羯防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杞微弱不能自城故诸侯之大夫相与城诸侯之大夫相与城杞者政在大夫故也

晋侯使士鞅来聘杞子来盟吴子使札来聘

吴成六年伐郯始见于经称吴襄五年防于戚称人今使札来聘称子者与其慕义来聘进之也先书阍弑吴子余祭而后言吴子使札来聘者吴子使札来聘未至于鲁而吴子遇弑故先书阍弑吴子余祭也吴子既弑而札至于鲁故后书吴子使札来聘

秋九月葬卫献公齐高止出奔北燕冬仲孙羯如晋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防【音委】罢【音皮】来聘夏四月蔡世子般【音班】弑其君固

称世子以弑甚般之恶也不言其父而言其君者君之于世子有君之尊也有父之亲也以般之于尊亲尽矣不日者脱之

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天王杀其弟侫夫

春秋之义天子得専杀故二百四十二年无天王杀大夫文此言杀其弟侫夫者书称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而景王不能容一母弟不可不见也且诸侯有失教及不能友爱其弟出奔者孔子犹详而録之讥其失兄之道况景王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乎故斥言天王杀其弟侫夫以恶之也

王子瑕奔晋

景王重失亲亲不言出周无外也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

共諡也内女不葬葬者皆非常也庄四年齐侯葬纪伯姬三十年葬纪叔姬此年叔弓如宋葬共姬是也案文九年叔孙得臣如京师葬襄王昭二十二年叔鞅如京师葬景王共姬妇人也襄王景王天子也鲁皆使卿防葬恶之甚焉然内女葬当有恩礼使卿则不可也叔弓叔老子

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

郑人杀良霄不言大夫者出奔絶之也

冬十月葬蔡景公百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防于澶【音蝉】渊宋灾故防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宋灾故者疾之之辞也宋灾故天下诸侯莫有忧者而大夫忧之天下诸侯莫有忧者而大夫忧之诸侯微弱政在大夫可知也其曰某人者以其専极恶甚故曰某人某人防于澶渊宋灾故贬也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非正也公朝楚好其宫归而作之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襄公太子未逾年之君也名者襄公未葬也不薨不地降成君也

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防葬

滕子来防葬非礼也

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

猜你喜欢
  法言序·扬雄
  卷九十一 礼八·黎靖德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佚名
  程伯刚墓志铭·程公说
  卷七·陈经
  第五章 20·辜鸿铭
  第四章 11·辜鸿铭
  春秋纂言总例卷二·吴澄
  凡音之起(1)·戴圣
  卷五下·敖继公
  五诰解卷一·杨简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梁漱溟
  卷四·佚名
  觉社意趣之概要·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张秉彝同旦儿上,云)自从刘天瑞两口儿身亡之后,又早过了十五年光景,安住孩儿长成十八岁了也。人都唤做张安住,他却那里知道原不是我的孩儿。我自小教他读书,他如今教着几个村童。时遇清明节届,我到这坟上烈纸,就今日和孩儿说

  • 第三折 述·李玉

    [生巾服上]忆自春明别故人,燕云遥望动星文。今朝长啸归山坞,共向西风泣楚均。我周顺昌削籍家居,自恨不能叩阍,剪除魏贼。犹幸好友文文起兄在京,他是信国子孙,传家忠孝;文章气节,绝代无双。前岁大魁天下,黄童、白叟,尽识他为国家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九王缙王缙字夏卿与兄维早以文翰着称连应草泽及文辞清丽科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禄山乱选为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同守太原有谋略加宪部侍郎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

  • 列传第二十二·刘昫

    ○虞世南 李百药 子安期 褚亮 刘孝孙 李玄道 李守素附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内史侍郎世基弟也。祖检,梁始兴王谘议;父荔,陈太子中庶子,俱有重名。叔父寄,陈中书侍郎,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世南性沈静寡欲,笃志

  • 防边纪事·高拱

    ●边略序 史称赵充国破羗还所善浩星赐说曰将军即见上宜归功于二将军出击非愚臣所及如此将军计亦未失也充国曰吾年老矣岂嫌伐一时事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余生一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卒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春。正月。丁未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二·王元稚

    ●枋寮巡检禀复卑职遵查琅■〈王乔〉地方,背山面海,内有平原者,土名柴城,居其中,东土、保力社等庄依山五、六里,西至沿海即社寮港一、二里,南至大绣房三十里,北至尖山一十里;其地皆粤、闽分居,已垦良田数百甲,未开供赋。至十八

  • 五六 监督二·周作人

    椒生回乡之后,因了他举人的头衔与办过学堂的资格,就得到一个位置,即是绍兴府学堂的监督。不知道是副监督还是什么名义呢,总之有一个副手,此人非别,乃是后来刺杀恩铭的徐锡麟。他那时是个贡生或是廪生,已经很是出名,暗地里同了

  • 张柬之传·欧阳修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祭酒令狐德..认为他有奇才,便以帝王的辅臣期待他。中进士后,起初调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689),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这时他七十多岁了。对答策问的一千余人,张柬

  • 卷二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 朱批何天培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镇海将军署理江苏廵抚印务【臣】何天培谨 奏为淮关势难兼管恳 恩酌改事窃照江南各关奉 旨俱

  • 卷三十一·郑玄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损益,谓用功过黜陟者。县鄙,乡遂之属。故书“版”为“班”,郑司农云:“班,书或为版。版,名籍。”○版,音板。)[疏]“司士”至

  • 卷十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十二燕礼第六之二席工于西阶上少东乐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正义郑氏康成曰乐正扵天子乐师也凡乐掌其序事乐成则吿备 敖氏继公曰乐正先升亦变扵射礼也北面立

  •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详夫。空桑启圣。资六位以明玄。苦赖兴仙。畅二篇而显理。岂若智圆十力。陶万像以凝规。悲极三轮。廓五乘而垂范。是以。应物机于双树。至教浃于尘洲。归真寂于两河。余烈光乎沙劫。大矣哉。固难得而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复言处时定如梦者。谓如诸觉虽无其境共许有定。若时决定而有方处。见村园等复有定时。现前可得。然非彼有。斯言为显虽有决定时处之觉而无境故。彼于他

  • 陶甓公牍·刘汝骥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编撰,清宣统辛亥(1911)夏安徽印刷局校印,刘汝骥在晚清新政时期组织对徽州进行社会调查的文献汇编,凡十二卷:卷一“示谕”;卷二至卷九“批判”,包括吏科、户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宪政科等;卷十“禀

  • 后观石录·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撰。该书叙录了毛氏平生所见寿山石精品四十九石,计三十六则。康熙二十九年( 一六九○)成书。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

  •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