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五·彭定求

        卷95_1 【芳树(一作宋之问)】沈佺期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卷95_2 【长安道(一作宋之问诗)】沈佺期   秦地平如掌,层城

  • 任昱·隋树森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同时,相交好。工曲,善诗。少年时风流倜傥,游于市井间,所作曲多流布于裙衩间。曲作多游宴、送别、怀古之类,虽境界不广,但真情可咏,曲词清新流丽,不失自然

  •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张廷玉

        韩文 张敷华 杨守随 许进雍泰 陈寿 樊莹 熊绣 潘蕃 胡富 张泰 张鼐 王璟 李钦   韩文,字贯道,洪洞人,宋宰相琦后也。生时,父梦紫衣人抱送文彦博至其家,故名之曰文。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核韦州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顺二年二月庚寅朔赐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钱僧护保定府高阳县田五十顷○沈世子幼土学奏父康王薨蒙 圣恩遣官安葬但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乞于坟外复赐空地数亩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亩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景泰二年八月丙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直隶杨州府泰州如皋县并四川越嶲卫各奏去秋薄收今夏民饥已发廪赈济俟秋成偿官从之○丁卯释奠先师孔子命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循行礼○敕大同提督军务副都御史年富等曰顷者据夜

  • 卷之一百一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读史记十表卷十·汪越

    南阳 汪越 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黄履翁曰将相名臣表以六事为主所以观君臣之职分】 读史记十表卷十读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此表年经而人纬冠年于上以元起数者高祖孝惠高后孝文孝景孝武即位之年也列年于中以

  • 元胄传·魏徵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六部尚书表尚书非周官也自秦寄国事于丞相而内庭有尚书其为令丞不可考但其职仅以通章奏而已汉兴至武帝而始削丞相权躬自揽断而设中书令以叅尚书至临崩而始命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裁断万几可否保护万乗兼驭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 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诏修《元史》。上谓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

  • 卷五·佚名

    尚忠王童名、神號不傳。明洪武二十四年辛未降誕。父:尚巴志王【尚忠係第二子】母、妃不傳。世子:尚思達。附紀尚忠王英明仁厚,深有作爲。永樂二十年壬寅,尚巴志王恐山北恃固而復有變,特命尚忠監守山北,稱今歸仁王子。後尚忠

  • 卷九·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九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魏序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笺俭啬而无德是其所以见侵削音义【屦俱具反褊必浅反陿音洽本或作狭依字应作陜隘于懈反巧

  • 卷二十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八  宋 时澜 撰多方第二十      周书自大诰讫于多方所以经理殷民者何其劳也盖商家贤圣之君六七作德泽在民者深而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奔播窜匿幸灾伺变者尚多有之不幸而武王

  • 决疑品第三·释法海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

  • 道行品法句经第二十八(二十有八章)·佚名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八直最上道,四谛为法迹。不淫行之尊,施灯必得眼。是道无复畏,见净乃度世。此能坏魔兵,力行灭邪苦。我已开正道,为大现异明。已闻当自行,行乃解邪缚。生死非常苦,能观见为慧。欲离一切苦,行

  •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夫真如无念,非念想能知。实相无生,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则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八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八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八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第三出与西晋法护道真出者同本见王宗僧佑李廓法上等录及高僧传)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沙门释法勇。名昙无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