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决疑品第三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佚名
  卷六百·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七·圆悟克勤
  大智度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观音玄义记卷第三·知礼
  卷第二十五·李遵勖
  法华义疏卷第十·吉藏
  卷第十六·居顶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七卷·法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九·澄观
  重编曹洞五位卷中·慧霞
  弥陀经性乐义味序·太虚
  卷第二·昙噩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三卷·正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225_1 【喜达行在所三首(原注:自京窜至凤翔)】杜甫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 卷四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撰 明诗次集一百十八 殷云霄 餐梅 退食县斋静微雨亦复晴开樽梅花下啜醨泛其英残蕊自坠地更觉春草生重云生夕暝江城鸿雁鸣兀坐不忍去暂此息营营簿书非我事鞭笞非

  • 嵗时杂咏巻十二·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古诗】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懐元九白居易去嵗清眀日南巴古郡楼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并上新人直难随旧伴游诚知视草贵未免对花愁鬓髪茎茎白光隂寸寸流经春不同宿何异在忠州送李校书趂寒食归义兴山居

  • 卷八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四目録花卉类王伯敭所藏赵昌梅花【宋苏轼】赵昌折枝【元袁桷】题华光为曾公卷作水边梅【宋黄庭坚】观华光长老仲仁墨梅【宋邹浩】题华光墨梅【元王恽二首】题徽庙马麟梅【元郑东】

  • 九辩·屈原

    【原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①,憭慄兮若在远行②,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③,寂寥兮收潦而水清④。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⑤,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⑦,廓落兮羁旅而无

  •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脱脱

        神宗三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癸酉,升许州为颍昌府。丙子,降颍昌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戊寅,上太皇太后谥曰慈圣光献。戊子,诏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失入者,岁具数罚之。己丑,高丽国遣

  • 龙济光·陶菊隐

    龙济光,字子诚,滇人,生有异禀,耳作长方形。母号长乳夫人,哺儿时,以乳投于肩际,负儿就乳,乡人无不奇之。生三子,长觐光,次裕光,济光其季也。觐光袭蒙自土司,为云贵总督岑毓英(桂人,岑春煊之父)所器,得授四川会理州知州,让土司于济光。济

  • 卷一百三十二·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二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四上仁宗乞选用酋豪各守边郡 刘 平臣闻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四方用兵唯制西戎似得长策于时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兵远屯塞

  • 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黎靖德

      ◎训门人五   黄直卿会看文字,只是气象少,间或又有看得不好处。〔文蔚〕   因说正思小学字训,直卿云:"此等文字亦难做,如'中',只说得无倚之中,不曾说得无过不及之中。"曰:"便是此等文字难做,如'仁',只说得偏言之仁,不曾

  • 卷十二·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十二治道类二田赋吕氏大临曰横渠慨然有意三代之治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尝曰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问横渠谓世之病井田难行者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处之有术

  • 虞书·舜典·佚名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

  • 卷十二(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慳吝。四者於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

  • 法句經卷上·欧阳竟无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無常品第一[二]〈二十有一章〉   [三]無常品者.寤欲昏亂榮命難保惟道是真。   睡眠解寤  宜歡喜思  聽我所說 操集佛言。   所行非常  謂興衰法  夫

  •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一杨居士星森慧鉴:阅十三日惠书,获知北平近年佛化时况,至深欣慰!吾所著各书,虽颇切时要,过承各方推许,亦弥滋悚疚。顷病废日久,不惟艰于构思握笔,而口讲亦难,故真现实论讲录海刊者,未克完成也。世苑图书尚全,近将由苇舫返鄂恢复,但

  • 往生集卷之二·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王臣往生类乌苌国王乌苌国王。万机之暇。雅好佛法。尝谓侍臣曰。朕为国王。虽享福乐。不免无常。闻西方净土。可以栖神。朕当发愿求生彼国。于是六时行道念佛。每供佛饭僧。王及夫人。躬自行膳。

  • 卷第八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三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 杨七公公过年·叶紫

    稻草堆了一满船,大人、小孩子,简直没有地方可以站脚。 杨七公公从舱尾伸出了一颗头来,雪白的胡须、头发;失掉了光芒的,陷进去了的眼珠子;瘪了的嘴唇衬着朝天的下颚。要偶然不经心地看去,却很象一个倒竖在秧田里,拿来吓小雀子

  • 青宫译语·王成棣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金人王成棣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对于一路上所见北方刚经战乱的凄惨荒景,以及押送途中宋室王、妃、姬等人的事迹都详为记述。由此也可见他们北迁途中的坎坷经历。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女真族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