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八

嗣法門人行瑫編

小參

小參。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古人與麼道,鈍置殺人。黃檗門下貴在一火鑄就一槌便當。有麼?有麼?出來與汝證明。一僧拂袖而出。師云:又恁麼去也。乃云:大道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卓拄杖云:磕著者個端倪,驀然

猜你喜欢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卷第三·应庵昙华
  卷第六·佚名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澄观
  卷第五十·霁仑超永
  教学品第二·佚名
  卷第二·佚名
  金刚仙论 第四卷·佚名
  一乘决疑论·彭绍升
  净土圣贤录目次·彭希涑
  卷二·佚名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希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二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题郪【七积切】原【一作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顾注此广德元年从梓州徃阆州时作 唐志梓州治郪县一统志废郪县在潼川州治东明并入州州西一百里有汉废郪县故城卢注茅屋

  • 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脱脱

        王存 孙固 赵瞻 傅尧俞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

  • 卷之一千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三月。甲午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行宫问安。至还宫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许庚身、孙毓汶、均着赏穿黄马褂。现月  ○赏恭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

  • 四六 生病前·周作人

    癸卯暑假的日记改了体例,不再是按日填注,改为纪事体,有事情的时候写它一段,以详实为主,因此这半年——实在只有一个月半里的日记显得比较实在。起头是记鲁迅的从家出发,到上海上轮船的情形,第一节是七月十六日,题目为“冒雨之

  • 王尧臣传·脱脱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后被召回京应试,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遇上叔父王氵中犯法受牵连,王尧臣被调离京城出任光州知府。后为父服丧,服丧完毕,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做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七·高晋

    阅武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杭州将军福禄闽浙总督杨廷璋浙江巡抚庄有恭浙江提督王无党同奏言浙江满营绿营各官兵马步技勇自乾隆二十二年荷防皇上校阅后迄今又歴五载经【臣】等督饬将备勤加训练不时操演不敢稍有懈弛兹

  • 卷91·陈邦瞻

    ○会蒙古兵灭金理宗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楫来京湖,议夹攻金,史嵩之以闻。朝臣皆以为可遂复仇之举,独赵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坚,迄以取祸,不可不鉴。”帝不从,命嵩之报使许之。嵩之乃遣邹伸之往报,蒙古许俟成功,以河

  • 卷二【起隐公三年尽五年】·杜预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注无传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一岁凡十二交会然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故有

  • 第八章 18·辜鸿铭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辜讲孔子说:“远古的帝王舜和禹 当于中国历史上的以扫和雅各。">,因为道德上的伟岸,是那么高大而无人能比,所以才能够入主帝国政府。而他们本人对此却毫无意识。”编者注以扫和雅各

  • 提要·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集注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集注四十卷宋高闶撰闶字抑崇明州鄞县人绍兴元年以上舍选赐进士第历官礼部侍郎事蹟具宋史儒林传是书以程子春秋传为本故其序直引伊川传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三卷耆婆劝阇世王诣佛 广说杂缘起事 出频婆娑罗于空中劝阇世事 释月爱三昧义 为阐提作一柱殿义梵行品之第八王今且听释提桓因(至)所有重罪必当得除案。僧亮曰。昔未说治罪人有验。今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二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二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悉地出现品第六之余复次凡加持法。如前云加持风等。作七点等法犹未尽。此中具足明之。凡一切为障害道者。皆用此法令不动也。一切一境者。令一切住心而体也。作此

  • 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喜乐山顶。天宫不远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童子及贤护菩萨等。十六大士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三昧正受。

  • 东窗集·张扩

    宋代诗文别集。张扩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有张扩《东窗集》40卷,又诗10卷。但其书后来罕见传本,惟《永乐大典》尚多存其诗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其中所收采掇编辑,整理为

  • 少阳集·陈东

    宋代诗文别集。陈东撰。本集元代大德年间刊本及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刊本均为8卷,名为《尽忠录》。编次颇嫌错杂;明代天启五年(1625)贺懋忠刻本及清代康熙年间刻本又为10卷。《四库全书》据康熙刻本著录,但因其“前五

  • 闽海纪略·佚名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亦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略称金刚顶发菩提心论、发菩提心论、菩提心论、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义。乃密宗所依据之重要论部。立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门,记述菩提心之行相。以行愿菩提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