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字干臣,一衢(今浙江衢县)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还思纤手,薰彻金炉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沉
◎乙酉三月〖梅花引〗(生敝衣愁容上)宫槐古树阅沧田,挂寒烟,倚颓垣。末后春风,才绿到幽院。两个知心常步影,说新恨,向谁借酒钱。小生侯方域,被逮狱中,已经半月。只因证据无人,暂羁候审,幸亏故人联床,颇不寂寞。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八 文徵明 秋夜 忽忽故园梦悠悠滁上城一夜耳不息水边疎柳声开门月如昼千里秋盈盈中心乱无执散上冈头行吴山望不
宋 蒲积中 编冬至冬至日小防 张 华日月不畱四气回周节庆代序万国同休庶尹羣后奉夀升朝我有嘉礼式宴百僚繁肴绮错防酒泉渟笙镛和奏磬管流声上隆其爱下尽其心宣其壅滞咏之德音乃宣乃训配享交泰永载仁风长抚无外冬至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
续後汉书原序 曹氏代汉名禅实簒特新莽之流亚丕登坛自形舜禹之言固不敢欺其心矣今向千载人之好恶岂复相沿而苏轼记王彭之说以为涂巷谈三国时事儿童听者闻刘败则颦蹙曹败则称快遂谓君子小人之泽百
忠义传五代○五代(臣)等谨案欧阳修五代史死节传序谓得全节之士三人死事传序谓士不幸生其时欲全节而不二者固鲜矣然终以死人之事者 得十有五人其不能立传者马彦超宋令询李遐张彦卿郑昭业五人见于本纪则其搜罗亦云博矣独
陶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潜自小情怀高尚,博学多才,善于文章;为人洒脱不群,不拘于世情,真率任性,自得其乐,被乡邻所称道。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我描状道:“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不知姓名,因为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一盛事【七 千叟宴二】御制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陛髫垂日 【皇祖于壬寅岁举行千叟宴实从古未有之旷典维时与宴王大臣 命 诸皇子赐觞以示慈惠至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战国策校注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吴师道撰师道字正传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事蹟具元史儒学传战国策旧有高诱注宋绍兴间缙云鲍彪病其阙略重为之注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徽宗即位殿中侍御史龚夬论青唐状奏曰臣窃闻敌人之势分而不一则为中国之利自顷敌人强盛必赖比近部族自相携贰侦伺敌情为国藩翰臣伏见青唐一族世受封爵坚心
杂署 ◆杂署 两院条陈折稿 科场条议 社仓记 经界图说 到任告城隍文 饮冰堂记 丈量告城隍文 升任辞城隍文 亲催绅衿完粮说 一件催取绅衿供给城工引 劝绅衿捐粟赈济引 劝比邱出粟赈济引 
圣人之气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礼二也,刑三也。《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与刑,皆器也。孔子生于周末,内与门弟子言,外与诸侯大夫言,言及于道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谓道之不可以轻授人也。盖尝言之矣。曰:“参乎
谭福 字廷辉。年三十岁。生于江西九江。未婚。本籍住址。江西九江孝子坊。初学于九江同文学院。及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于九江南伟烈大学。任该校及九江官立中学堂教员。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中央威斯林学校。习
──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山门:刹海无边,不离岐山当处;人天普会,同入不二法门。(举杖指门云):入。 关帝:好凭忠烈气,永护法王城。 韦天:驱天役海逢今日,护法安僧仗将军。 佛殿礼佛:虚空消殒,何处睹后夜明星?华藏庄严,即今
陈真 谛译如实论反质难品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反质难品中无道理难品第一论曰。汝称我言说无道理。若如此者。汝言说亦无道理。若汝言说无道理。我言说则有道理。若汝言说有道理。称我言说无道理者。是义不然。复次无
宋濂天生东鲁西竺二圣人化导烝民。虽设教不同。其使人趋於善道则一而已。为东鲁之学者则曰我存心养性也。为西竺之学者则曰我明心见性也。究其实。虽若稍殊世间之理。其有出一心之外者哉。传有之。东海有圣人出焉。其
四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修史书。《辽史》、《金史》末卷原附有简略的国语解;明初宋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四库全书总目》)此书即厘定辽、金、元三史国语之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