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衍

圣人之气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礼二也,刑三也。《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与刑,皆器也。孔子生于周末,内与门弟子言,外与诸侯大夫言,言及于道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谓道之不可以轻授人也。盖尝言之矣。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夫道以无为体,而入于群有,在仁而非仁,在义而非礼,在智而非智。惟其非形器也,故目不可以视而见,耳不可以听而知。惟君子得之于心,以之御物,应变无方,而不失其正,则所谓时中也。小人不知,而窃其名,与物相遇,辄捐理而徇欲,则所谓无忌惮也。故孔子不以道语人,其所以语人者必以礼。礼者,器也。而孔子必以教人,非吝之也。盖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由礼以达其道,而小人由礼以达其器。由礼以达道,则自得而不眩;由礼以达器,则有守而不狂,此孔子之所以寡言道而言礼也。若其下者视之,以礼而不格,然后待之以刑辟。三者具,而圣人之所以御物者尽矣。三代已远,汉之儒者,虽不闻道,而犹能守礼,故在朝廷则危言,在乡党则危行,皆不失其正。至魏武始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始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相乘不已,而虚无放荡之论盈于朝野。何晏、邓飏导其源,阮籍父子涨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乱天下。要其终皆以济邪佞,成淫欲,恶礼法之绳其奸也。故蔑弃礼法,而以道自命。天下小人便之,君臣奢纵于上,男女淫佚于下,风俗大坏,至于中原为墟而不悟。王导、谢安,江东之贤臣也。王导无礼于成帝而不知惧,谢安作乐于期丧而不受教,则废礼慕道之俗然矣。东晋以来,天下学者,分而为南北。南方简约,得其精华;北方深芜,穷其枝叶。至唐始以义疏通南北之异,虽未闻圣人之大道,而形器之说备矣。上自郊庙朝廷之仪,下至冠婚丧祭之法,何所不取于此?然以其不言道也,故学者小之,于是舍之而求道,冥冥而不可得也,则至于礼乐度数之间,字书形声之际,无不指以为道之极。然反而察其所以施于世者,内则谗谀以求进,外则聚敛以求售,废端良,聚苟合,杜忠言之门,辟邪说之路,而皆以诗书文饰其为,要之与王衍无异。呜呼,世无孔、孟,使杨、墨塞路而莫之辟,吾则罪人尔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欧阳修
  卷三百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川土司二·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张廷玉
  卷五百二十六 列传三百十三·赵尔巽
  卷二十·王夫之
  ◎学校(下)·徐天麟
  曾军后篇第五·王闿运
  后汉书补逸卷十九·姚之骃
  卷九·宇文懋昭
  御制历代纪事年表序·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呼延赞传·脱脱
  卷一百三·阿桂
  提要·马文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蜀中妓·唐圭璋

      市桥柳   送行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敬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 第一齣~第十齣·单本

    第一齣 开场【满庭芳】〔末上〕淨洗铅华。单塡本色。从来曲有他肠。作诗容易。此道久荒唐。屈指当今海内。论词手几个周郞。笑他行。非伤绮语。便落腐儒鄕。不才嗟落魄。胸中无字。一味疎狂。但酒间花畔。长听商量。

  • 曹贞吉·龙榆生

    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山东安邱人。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生。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进士,官礼部郎中。诗格遒练,宋荦极推许之。著有《珂雪诗词集》。其论词谓:“离而得合,乃为大家。若优孟衣冠,天壤间只生古人已足

  • 卷五十九·谷应泰

      ○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夏六月,俺答寇大同境,溃墙入。悉精兵伏沟壑中,而以老弱百骑往来为饵。侦骑信之,报总兵张达。达素以果锐敢入至大将,意轻之。合兵,兵未合,而遽率麾下驰击之。伏发,   围达数匝。马蹶,遂见杀。副帅

  • 稽古録卷七·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殷下王武丁思复兴殷道亮隂三年不言羣臣咸諌王曰予恭黙思道梦帝赉予良弼【梦天与我良佐】乃以形求于天下傅説筑傅岩之野惟肖【傅岩在今陜州平陆界傅説贤而隠代胥靡刑人筑此道以供食肖似也】王召与语果圣

  • 第一六一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三三·佚名

    抚院行营中军府周、北右营游府翁、新竹知县方,会禀巡抚刘:处理兵下滋闹经过,并请示销案敬会禀者,本年四月二十五日,奉宪台批据标下等,会禀监提犯兵吴瑞启正法日期,并查讯滋事大概情形由,奉批:「据禀已悉,(云

  • 绎史卷八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吴入郢左传【昭公十三年】吴灭州来令尹子旗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 【十七年】吴伐楚阳匄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

  • 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 第十三·班固

    (陆贾,朱建,刘敬,叔孙通)【原文】郦食其,陈留高陽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陽者数十人,食其闻其将皆握龊好荷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食其乃自匿。后

  • ●皇朝通典卷五十三·佚名

    禮十三 ○禮十三 嘉三 △嘉三 冊立皇后 冊封妃嬪二 聖祖 世宗聖諭 皇上諭旨 冊封諸王貝勒貝子 冊封公主 婚禮 ·冊立皇后 冊封妃嬪二 崇德元年孝莊文皇后肇封西永福宮莊妃暨冊封東關睢宮宸妃西麟趾宮貴妃東行慶宮

  •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吕思勉

    凡事总有相当的代价。两汉时代,异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把许多种族和文化不同的人民,融合为一,自非旦夕间事;且总不免有若干的冲突。五胡之乱,就是我民族融合异族的代价。晋时,北方割据之国,共有十六之多。然而其中有关大势的,也

  • 由天热想到从前皇帝的避暑·齐如山

    古来的皇帝,都愿驻离宫,清朝皇帝更甚;人们都以为驻离宫,是专为避暑,所以夏天才去,连西洋人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把中国颐和园,翻成夏宫字样。我个人从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听到老辈人谈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 六、释器·佚名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盎谓之缶,瓯瓿谓之瓵,康瓠谓之甈。 斪劚谓之定,斫谓之?,谓之[1234]。 緵罟谓之九罭,九罭,鱼网也。 嫠妇之笱谓之罶。 罺谓之汕。 篧谓之罩,椮谓之涔。 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罝,麋罟谓之罞,彘罟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法狐疑法一名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饭孤独精舍。与大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及诸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刻贤首五教仪跋·续法

    昔世尊正觉始成。十身初满。即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由众生妄想执着。故如来於无言说中。示其言说。一以畅自本怀。显人人有此德相。一以机之利钝不同。教设偏圆。接引有

  • 三家医案合刻·吴金寿

    清吴金寿辑。三种,附二种。五卷。金寿有 《温热赘言》 已著录。此书包括清代苏州著名医家叶桂《叶天士医案》一卷、缪遵义《缪宜亭医案》一卷、薛雪《薛生白医案》一卷。附《医效秘传》一卷、《温热赘言》一卷。三家

  • 崔鸣吾纪事·崔嘉祥

    明崔嘉祥撰。一卷。记嘉靖、隆庆、万历间浙江海盐一带民事、风俗,尤详于倭乱及当地抗倭斗争。

  •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燕